皮膚過度乾燥時,宜塗抹具保濕作用、含油性高的乳液或乳霜潤膚劑。(網路圖片)
冬季氣溫低,不時有寒流籠罩,許多與冬季相關的皮膚問題,例如:冬季痒、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紛紛出籠,造成健康和生活上的困擾。根據研究,溫度每下降1℃,皮脂腺的分泌就下降10%,皮膚出油量下降,表面的油脂保護層變薄,含水能力減少,就會引起冬季的皮膚病。
冬季痒的症狀
冬天最常見的皮膚疾病──冬季痒,又稱「冬季濕疹」、「乾燥性濕疹」或「缺脂性皮膚炎」,遇寒加重,暖和時則減輕。
人體的皮脂腺會隨年齡增長而退化,油脂分泌減少,所以容易發生在中年人和老年人身上,特別是下肢皮膚部分。病情較輕微的從小腿開始,皮膚表面乾燥、緊繃、粗糙、脫屑,產生不規則龜裂,從龜裂處開始發紅,產生搔痒,尤其是泡湯或洗過熱水澡以後更明顯,而且越抓越痒,容易引起傷口細菌感染。
有人以為冬季痒是因衛生習慣不好、皮膚不乾淨所引起,於是拚命搓洗,結果不僅洗掉皮膚表面的天然油脂,更刺激了角質層不正常增生,使皮膚更粗糙,甚至脫屑,相對防禦乾燥的能力也變低,形成更嚴重的搔痒。
預防要點
1、冬天氣溫較低、流汗量少,應減少沐浴次數,且以淋浴為佳。清潔皮膚千萬不可過度,水溫也避免過高,以免皮膚油脂因熱而過度流失。盡量避免泡澡,如果堅持要泡,可於水中加入一些沐浴油,或泡好後塗抹足夠的潤滑霜,補充皮膚洗去的油分,以減輕熱水對皮膚的傷害。
2、沐浴時選擇中性沐浴乳、溫和的乳霜香皂為佳,不要用消毒水,因為非中性的清潔用品容易帶走皮膚上的皮脂,會讓皮膚更痒、更乾燥。
3、沐浴後或皮膚過度乾燥時,宜塗抹具保濕作用、含油性高的乳液或乳霜潤膚劑,如:綿羊油、凡士林等,補充不足的油分。讓皮膚覆蓋一層薄薄的油脂,減少水分蒸發,維持濕潤狀態,皮膚保濕效果將更良好。
4、飲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膩、油炸食品、麻辣火鍋、咖啡、濃茶、酒等刺激食物,減少熬夜的機會。
(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5、貼身衣物以寬鬆的棉製品為佳,毛衣、尼龍類衣物最好穿在棉製品外層,避免刺激皮膚。
6、為了避免皮膚水分的蒸發,應提高室內濕度,使用空調、電暖器時,使用加濕裝置,或在室內放置一盆水,以提高空氣含水量,保持室內濕度,幫助保持皮膚的濕潤。
7、多運動,多補充水分,提高身體的代謝,促進血液循環,以減緩冬季皮膚發痒的不舒適感。老人家如果怕睡前喝太多水,晚上會經常起來上廁所,可以在白天多喝水。
8、皮膚發痒時避免搔抓,可改用輕拍或冷敷方式,尤其忌用指甲或其它器具用力猛抓。
9、若皮膚過分乾燥發紅、發炎或嚴重脫皮,出現明顯的濕疹樣病變,應盡速就醫,避免加重病情。治療上以富含油脂的外用類固醇藥膏塗抹患部,可減輕皮膚的發炎反應。症狀嚴重時,並用口服抗組織胺,或短期口服類固醇藥物,以減輕搔痒感,避免抓傷皮膚。
解決惱人的「冬季痒」並不難,謹記「溫和清潔、加強保濕」概念,治療與保養應雙管齊下,最重要的原則是讓乾燥的皮膚保持滋潤,避免併發成濕疹。如能做到以上幾點,便可有效緩解,讓患者安度寒冬。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