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虧損嚴重融資困難」,雲南省日前舉行高速公路通行費收費標準調整聽證會,擬提高通行費。在雲南省物價局提出的兩套調整方案中,雲南30條收費公路的費率均有較大幅度提高,最高漲幅達35.71%。雲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提高收費體現了社會公平原則,有利於改善投資環境,提高投資公路的積極性,有利於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
從微觀到宏觀,從數據到趨勢,從單一的高速公路建設到整個地方經濟的發展,既有小道理的算計,又有大道理的說教,看來,雲南省高速公路通行費是非漲不可了。聽證會云云,不過是給當地既定決策背書罷了。只是,高速公路通行費漲價,似乎並不能像某些官員所期待的那樣「一漲就靈」。
在高速公路建設熱情持續高漲的大背景下,僅僅依靠提高通行費,似乎很難真正緩解雲南高速公路虧損嚴重的局面。「十二五」期間,雲南全省高速公路續建以及新建路程為2615公里,資金需求約2400億元。在「十二五」剩下的3年多時間裏,當地每年需消化800億元建設資金,如此龐大的資金需求,怎麼可能通過提高收費來滿足?
更何況,雲南省處於全國公路末梢,交通流量本來就小,加之境內山川縱橫,公路建設成本本來就高,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出現預期的流量高峰。一旦提高收費,因為物流成本的提高,很可能還會使本來就不大的流量進一步萎縮。果如此,又如何能「改善投資環境」?
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什麼「低費率」的通行費,而與過於龐大的路橋建設規劃有關。既然處於公路網末端且車流量較小,那在高速公路的發展規劃上,就應該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選擇一個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比較匹配的規模。這樣,一方面也能切實推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另一方面,也不致於因為過於超前的投入而成為政府不堪承受的負累。
即便想「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網」,也應該首先考慮國家的財政支持和地方的財政配套,因為高速公路畢竟是重要的基礎設施,具有一定公益性,公共財政有義務、有責任提供一定的財力支持。不能總把融資的目光投向百姓腰包,動不動就想著收費、漲價。
去年6月,國家交通部等五部委聯合開展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其重點就是根治違規設站、超期收費、收費標準偏高等問題。這一清理工作成效顯著,相當一部分公路收費確有下降,但受到各種利益制約,這一政策的效果也不免打了折扣。像雲南省這樣試圖提高高速通行費的做法,就並非孤例。今年年中,廣東省廣深高速等多條高速也被曝漲價。
在高速公路收費問題上,公眾並非完全不同意漲價,但漲價應該有前提。除了合理的建設規模之外,還應向社會徹底公開收支賬目,看看收來的通行費的去向,這些花費是否合理,這中間的行政成本到底有多高,等等。沒有公開,卻動輒抱怨虧損,一抱怨虧損,立馬就醞釀漲價,這未免太輕鬆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