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半年財政收入大降,經濟卻增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7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財政部7月22日發布上半年財政收入數據,大部分稅收下降。但官方數據卻顯示,上半年經濟出現增長,分析人士評「太神奇」。
中國上半年稅收和財政支出情況
中國財政部7月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91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2.8%。分中央和地方看,上半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011億元,同比下降7.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65902億元,同比增長0.9%。分稅收和非稅收入看,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94080億元,同比下降5.6%;非稅收入21833億元,同比增長11.7%。
值得注意的是,歷年的非稅收入都處於高速增長的狀態。非稅收入包括政府的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等。
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
1.國內增值稅35400億元,同比下降5.6%。
2.國內消費稅8834億元,同比增長6.8%。
3.企業所得稅25384億元,同比下降5.5%。
4.個人所得稅7358億元,同比下降5.7%。
5.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9297億元,同比增長0.7%。關稅1185億元,同比下降5.2%。
6.出口退稅11380億元,同比增長14.4%。
7.城市維護建設稅2560億元,同比下降6.7%。
8.車輛購置稅1253億元,同比下降5.4%。
9.印花稅1632億元,同比下降22.9%。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509億元,同比下降54%。
10.資源稅1474億元,同比下降11%。
11.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2779億元,同比下降10.9%;房產稅2337億元,同比增長20.1%;城鎮土地使用稅1298億元,同比增長11%;土地增值稅3074億元,同比下降4.3%;耕地佔用稅840億元,同比增長22.6%。
12.環境保護稅121億元,同比增長18%。
13.車船稅、船舶噸稅、菸葉稅等其他各項稅收收入合計634億元,同比增長3.4%。
財政支出情況: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6571億元,同比增長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18267億元,同比增長9.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8304億元,同比增長0.9%。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X平臺(推特)上評論認為,2024年上半年財政稅收都出現明顯下降,而GDP卻保持5%的增長,「真是太神奇了」。
真是太神奇了,2024年上半年財政稅收都出現明顯下降,而GDP卻保持5%的增長。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913億元,同比下降2.8%,可比增長1.5%左右。其中中央收入50011億元,同比降7.2%,地方收入65902億元,同比增長0.9%。
企業所得稅25384億元,同比降5.5%;
個人所得稅7358億元,同比降5.7%。… pic.twitter.com/p8j0ZWrhjs— 蔡慎坤 (@cskun1989) July 22, 2024
中國經濟數據水分多
7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經濟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6168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0660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236530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349646億元,增長4.6%。
按照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計算方法,不變價格是指用同類產品某一基期年份的價格為固定的價格,來計算各年產品價值。按不變價格計算的產品價格消除了價格變動因素,不同時期對比可以反映生產的發展速度。
2023年7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經濟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0416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30682億元,增長4.3%;第三產業增加值331937億元,增長6.4%。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指出,按照上面兩組數據均以不變價格計算,實際上,2024年半年度GDP同比增長為4.0%,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僅增長0.8%,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可以說,沒有一項數據可以對的上,數據是一塌糊塗的,中國統計局數據兌水越來越無所顧忌了。
不過,中國的經濟數據歷來存在水分,這得到官方和官媒的證實,包括中國前總理李克強也不信任中國經濟數據。
李克強的名字曾被命名一項衡量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克強指數」,該概念最早由英國政經雜誌《經濟學人》於2010年提出。包括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組成,比重分別佔40%、25%及35%。源於李克強在2007年任職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時,認為當地經濟狀況的數據有人為修改痕跡,李克強告訴來訪的美國駐華大使,他更喜歡通過三個指標來追蹤經濟動向: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以擠掉統計數字的水分。而中國的GDP數字是人造的不可靠,僅供參考。
中國央行降低主要利率支持經濟
中國央行7月22日意外「降息」,降低主要短期和長期利率,讓市場吃驚,是去年8月以來首次此類廣泛舉動,顯示有意在中共三中全會後來提振中國經濟。
中國7月15日公布的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弱於預期,央行下調了關鍵的短期政策利率、市場操作利率和基準銀行貸款利率。
中國正面臨通貨緊縮、長期房地產危機、債務激增以及消費者和商業情緒疲軟。貿易緊張也在加劇,全球領導人愈發擔憂中國的出口主導地位。
據路透社報導,麥格理(Macquarie)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Larry Hu)說,「今天(22日)的降息出人意料,可能是因為第二季度增長勢頭急劇放緩,以及三中全會要求‘實現今年的增長目標’。」
中國央行7月22日說,將把七天期逆回購利率從1.8%下調至1.7%,並將改善公開市場操作機制。這是2023年8月以來首次下調這個利率。
幾分鐘後,中國央行在月度定價中將基準貸款利率下調了相同幅度。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從之前3.45%降3.35%,五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95%降到3.85%。
中國央行隨後將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下調了相同幅度。常備借貸便利是人行為滿足商業銀行的臨時現金需求而向其提供的貸款。
法國巴黎銀行大中華區外匯及利率策略負責人王菊(Ju Wang)說,鑒於人民幣與美元的利差較大,人民幣一直面臨壓力,市場對美聯儲開始降息的預期日益高漲,也給了中國央行放鬆政策的空間。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援引接近中國央行的匿名人士的話說,此次「果斷」降息表明瞭央行提振經濟復甦的決心,也是對全體會議提出實現今年增長目標的回應。
中國央行還對貸款計畫進行了調整,表示從7月開始將降低中期借貸便利(MLF)貸款的抵押要求。
分析師說,這意味著銀行需要持有更少的長期債券來滿足抵押需求,並可以出售或交易更多債券,從而幫助央行實現其使命,即為長期收益率設定底線,控制債券泡沫,並獲得更顯著的收益率曲線。
鼎暉資產管理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Zhang Zhiwei)說,「中國央行沒有等美聯儲先降息,表明政府認識到了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