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被中國央行旗下的兩大官方機構網聯和銀聯收編。(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9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在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公布辭任計畫的當天,中國銀聯與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舉行內部簽約儀式。至此,支付寶被中國央行旗下的兩大官方機構網聯和銀聯收編。分析人士指中國央行後續還會進行行業洗牌等兩個動作。
早在今年3月,就有一份《微信與支付寶條碼支付業務接入銀聯平臺工作方案》在網路上流傳。該方案顯示,微信和支付寶的收單業務將接入中國銀聯。隨後在4月1日,中國銀聯發布公告,宣布與財付通開展微信支付條碼支付業務合作。而支付寶接入銀聯的消息卻遲遲沒有坐實。
9月10日,馬雲宣布一年後卸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
中國官媒《新華社》9月14日報導稱,中國銀聯與支付寶已於9月10日舉行內部簽約儀式,就支付清算業務達成了相關合作。「至此,兩大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均被合法清算組織‘收編’。」
接下來,支付寶將在無卡快捷支付、條碼支付等業務上與銀聯合作,由銀聯網路提供部分轉接清算服務。
從過往官媒報導和中國央行發布的通知來看,收編第三方支付機構已經布局良久。自2016年以來,中國央行連番發文表示要整肅第三方支付行業。2017年8月,中國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的《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其中,對第三方支付行業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硬性要求,便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在今年6月30日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官方平臺,即業內通稱的「6.30斷直連」。
官方解釋稱,之所以要求斷開直連,一則有利於監管部門掌握支付機構的資金流和信息流等,清理市場亂象;二則剪斷了支付機構與銀行之間的利益鏈,打破了支付行業十餘年的業務運行模式和經營生態。
不過,接下來中國央行還要進一步解決問題。
據《每日經濟新聞》9月17日報導,易觀分析師王蓬博表示仍存兩大問題待解。「從最初的‘6.30’大限到現在的低調推動,銀行端的安全測試是不是能按時完成是個疑問」;「全部切量需要時間過程,這個流程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行業還是要經歷一輪洗牌的過程」。
並且,以後行業費率統一,實際上行業成本會更高,行業全部重新運營以後面臨的競爭壓力會更加巨大。
蘇寧金融研究院網際網路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此前對媒體表示,在支付業務上,銀聯和網聯都可以做。按照監管要求,支付機構必須接入網聯,同時也可以接入銀聯,基於業務平穩過渡等角度考慮,一般會選擇同時接入兩家支付清算機構。
另據中國網聯官方公告,截至2018年3月13日,網聯清算平臺已接入341家商業銀行和101家支付機構,累計完成資金交易轉接清算91.85億筆,成功交易金額超過2.54萬億元人民幣。
網聯是由中國央行牽頭設立的一個線上支付清算平臺,主要處理由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路支付業務。簡單來說,網聯就像「線上版的銀聯」,主要為支付寶、財付通這種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一個統一的清算平臺,不發行銀行卡,也不做支付。
除了打破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模式之外,中國央行還著手客戶備付金的統一管理。所謂客戶備付金,是指客戶預存或留存在支付機構的貨幣資金以及由支付機構為客戶代收或代付的貨幣資金。
舉例來說,客戶備付金就是人們在進行網上購物或其它支付交易時,在買家確認收貨之前,存放在第三方支付機構賬戶上的那筆錢。此前,備付金可以被第三方支付機構分散存放在多家銀行內,並且可以通過交易的時間差為支付機構帶來「隱形收益」,因此存在監管盲區。
並且,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用戶和銀行之間增加了一個虛擬賬戶的環節,如果僅僅是用來網購支付,還是跟原來一樣沒有太大影響;但是由於第三方支付機構往往與各家銀行形成了合作關係,而且可以通過在各家銀行設立的備付金賬戶完成跨行清算,這就觸動了中國央行和發卡組織的利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