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或者,包括你和我在內的「全國人民」,成了最鬱悶的投資者。
財政部前不久發布了一份報告,對全國的國有企業今年前5個月的運營做了一個盤點。
數據真的很不樂觀。在近半年的時間裏,國企雖然掙得更多了—總營收超過了16億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3%;但是淨利潤卻更少了—總共只有8301.3億元,同比下降了10.4%。
另一個數據就更讓人傻眼了:國企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只有2.4%。大家都知道,這是衡量公司對股東投入資本的利用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們沒指望國企能成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但是一筆巨大的投資所獲得的收益還比不過銀行定期利率,這種慷慨之景你也只能僥倖在親戚朋友身上見識一下了。
實際上,如果按照茅於軾的天則經濟研究所的演算法,情況還會更糟。早在去年,這個由多位經濟學家牽頭成立的研究機構就發布了一份關於國企的研究報告,它扣除了國企獲得的行政補貼和因行政壟斷產生的超額利潤,結果2001年至2008年的國企淨資產收益率為-6.2%。這當然沒有得到官方認可,但實際上,扣除每年政府給予國企的巨額行政補貼是有必要的。鑒於一些特殊的壟斷地位,一些央企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比如「三桶油」就佔去了整個央企1/3的收入。但在計算它們的投資回報率時,你不得不考慮到,它們每年在煉油業務上會獲得政府巨額的財政補貼。
投資人應該追問:在獲得了那麼多來自政府的特殊關照,佔用了各種各樣的資源後,國企為何還是不賺?錢?
其實,仔細研究國企利潤下滑的主因,稅費增長只是一方面,更多還是因為運營成本快速增加,其中財務費用增長最迅猛,幅度達到35.9%。國企對銀行貸款—那些中小企業難以企及的廉價貸款—的依存度很高,幾次加息的影響可謂立竿見影。
但這些也只是表面現象。國企低效的根源,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它的治理和管理問題。
經過了多年的改革,國企已經被包裝得足夠像「公司」了,但它仍存在很多政企不分家的情況。
最明顯的一條是國企高管是由中組部任命的,而後者的主要作用是任命政府官員。官員和國企管理層不應該混為一談。對於一家公司來說,如果股東不具備專業管理經驗,較有效率的做法是讓職業經理人來擔任管理層,國資委作為大股東可以在董事會中佔有席位,但直接讓政府官員負責管理公司顯然是不明智的。
當很多財富500強公司都在使用更有效的機制來管理公司時,中國的央企高管的任命卻還是計畫式的,儘管他們拿的薪酬是市場化的。
國企的人才流動是受到限制的,除了最高級別的管理者效仿省級官員定期輪換制度外,另一些中高層管理者並不能自由去到其他國企,一般需要獲得國資委批准,方可調動。外面的成熟人才要進入國企參與管理,也相對不是那麼容易。
一個尷尬的事實是,國資委既是出資人,又是監督者,而這兩個角色顯然是互為矛盾的。國企需要一個高效的董事會,引入獨立董事,確立好股東與CEO的明確決策權責。
其實,國企們不妨向可口可樂、IBM和西門子等大公司學習一下,後者已經普遍在採用一種經濟附加值(EVA)的評價機制,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價值,即衡量一個公司的剩餘收益—用息稅後淨利減去資本成本。
如果把它套在現有國企的經營數據上,顯然大部分是不及格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