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看封神】紂王最大逆不道的罪惡(视频)

第八回:君昏臣暗 杀子诛妻

 2021-08-05 07:2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妲己 纣王 封神演义
苏妲己及商纣王(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前言:《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共一百回。故事由商纣王题诗调戏女娲、苏妲己进宫魅惑纣王开端,以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的中国历史为背景,描写了商朝与周朝的对抗,以及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法、破阵封神的故事,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做结尾。

石涛: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和中国明朝的四大名著、《封神演义》等故事背后的内涵,对今人存在着借鉴意义(对生命的认识),共同影响着今人。也是这一番认识,所以觉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我个人对《封神演义》的理解:

第八回:君昏臣暗 杀子诛妻

方弼、方相在民间是门神,有一个说法:

当初纣王宫里头出妖怪,一到晚上就出妖怪事。方弼跟方相两个人身长三丈(三丈应该高达十米),是纣王殿前的护卫大将军,民间这么传说:只有方弼、方相他们两个人在这个殿上的时候,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就没了。

后来衍伸出方弼、方相就成了门神。《隋唐演义》,秦琼他们也是门神(后来演义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方弼、方相应该是最早的门神,拿着方天画戟。但是他们是反了朝歌,然后成为正神。

但他们两个人在《封神演义》里是肉身,他们不是一个真正修行的人——肉身修成了神。破“十绝阵”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各破了一个阵。等我们看到那儿,再跟大家说。

第八回他讲的就是方弼、方相反朝歌,而这里面的核心,再次展现纣王在狐狸的诱惑下,杀了自己的元配——皇后(正宫娘娘),然后又去追杀两个幼子。“害妻杀子”这是大逆不道的,后来姜子牙给纣王列十宗罪的时候,这是其中最主要的罪名之一。

这里就有一个很特别的概念:

我前两天在节目中跟大家分享过,其实你要注意到:妲己(狐狸)是有使命的。狐狸是女娲用招妖幡招来的,而《封神演义》讲的是封三百六十五个神。

另外一个概念:二郎神他们七个从肉身修成了神,与此同时,广成子这十二门徒他们经历了重新再修练,经历了相当大的磨难,“黄河阵”把他们的功力,一千五百年的功力都废了。

所以这里有几层人。还有一层人:方弼、方相他们就是在这种大的天象背景之下,站对了队,站队了边,一步登天成了神。

然后再有云中子、燃灯道人,他们就相当特别,他们没有经历“黄河阵”,有人说云中子是福将,南极仙翁也没遭此大难(主要是十二门人遭此大难)。

我们跟大家解释过,在很多的故事中,中、外宗教中都和十二有关,耶稣也是十二门徒,跟黄道十二宫其实是对应的。黄道十二宫是指太阳,如果能够冲出去的话,其实就是修成了,就是有天、地、人的道理在其中。

那同时,再往上走,就到了老子、元始天尊、截教的门徒,跟截教的创世者……所以他在讲述不同的层面……但是妖跟鬼就是低了。意思是,人的层面在改朝换代。潜台词就是:人的一生就是选择神、佛、道、鬼、妖、魔的过程,这是人生命的意义。所以“修炼”是人生命必然的选择。

后来流传到现在宗教的说法:上天堂。在宗教里都讲“上天堂”,其实都已经相当的人化和利益化,就是人的欲望化。我以为“上天堂”的本意就是“修炼”。

人的一生,本该是修炼的过程,而不是人间贪图享乐跟富贵的过程。人间的贪图享乐、富贵,努力的一切,正是迷障(掩盖自己的灵魂)。

换个角度说,神造了人的身体,而人的身体是按造神的结构,按照神的样子造的,所以就给进入这个身体里面的灵魂一个机会,借助祂,返回自己生命的本来,我以为这是生命的真谛了,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当中包括的涵义。

与此同时,就是在《封神演义》里,女娲把妖怪狐狸招来,出现在人间。妖怪的出来,是冲着人来的。在人的环境中,一个朝代走向败落时,人不趋向于善就是趋向于恶,没有中间路,我个人感觉是这样,是对应出现的。

就像咱们说现代似的,一些追逐名利的人、一些演员竟然去拜狐仙……所以人们趋逐于人体的享受的时候,生命就是邪恶的,因为他掩盖了、扼杀掉自己灵魂的部分。现在人们盯着的是范冰冰演的妲己,太多人在其中,暗含着一种内在阴邪、淫荡的想法。反过来,没有人去关注谁修成神。

国内节目中拍了哪吒,把哪吒拍成了魔,毫无人情。其实,毫无人情就是拍摄的人本身就是魔(编剧的人本身在我眼睛里是魔),把正的神给魔化,因为他站在人的贪婪、欲望上,去描写不具备肉身的哪吒。

抛掉肉身的哪吒,祂是真正有(天上)使命的,他的使命就是先锋官,过程就是斩妖除魔(地下),这是哪吒本来的生命涵义,他不会受到人的有形身体所携带的欲望与贪婪的干扰。

所以“人”是在“中间”(天、地、人),就像我们曾经说过的,要不然上天堂,要不然下地狱。《与神同行》的电影同样有着类似的成分。

就像我们说的:没有现在,现在是不存在的;而还没有到来的事情又会成为过去。将来、过去,这是站在不同的点上看,所以生命的意义在于他的过程、在于我们人在过程中的把握。这正是:“时间是个神”。

想到这儿我就说到这了。

诗曰:
美人祸国万民灾,驱逐忠良若草莱。
擅宠诛妻夫道绝;听谗杀子国储灰。
英雄弃主多亡去;俊彦怀才尽隐埋。
可笑纣王孤注立,纷纷兵甲起尘埃。

他把良臣、忠良就像杂草一样驱逐。而“美人祸国万民灾”, 他讲的就是人的欲望。人的阴邪跟欲望(情人眼里出西施),他带来的就是祸害。

所以强调人们道德的时候,都是指人的灵魂,而谈到美人的时候,都放在人的肉欲上。诛妻杀子,这是纣王最大的恶。宠爱妃子、宠爱妖怪,因为是妖怪,所以他看起来比人具有诱惑力。

为什么今天很多女人去弄狐狸脸、弄蛇精脸,很多女演员要去招狐仙,不正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肉身的诱惑吗?女人浑身做美容也一样。所以这是一个崩溃的年代。

“听谗杀子国储灰”,杀子的话,就是自绝后路,这是他的罪恶了。

因为有美人祸国,从而促成了所有忠臣、良将弃他而走,特别是武官。如果留在这里就是死路一条……而“可笑纣王孤注立”,在这种阴邪的诱惑下,他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在第七回的时候,妲己就出主意去把姜环(凶手)拉到西宫去跟姜皇后对质。所以从妲己所做的一切,在今天的中共体制中都可以看到……上酷刑!先挖眼睛后炮十指、栽赃陷害都是这么来的。

这种做法直接摧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是逼着不存在的东西,让它成为存在),最终,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一定做实。中共在香港问题上,在任何问题上都是以造假的方式、以栽赃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现实的环境中,然后它以权力作为依托,以法律作为说法,来维护国家统治。

所以你看到的《封神演义》妲己的邪恶,其实正是中共的邪恶,而这一份邪恶,人是做不出来的,只有妖、只有魔、只有鬼。

话言晁田、晁雷押姜环至西宫跪下。黄妃曰:“姜娘娘,你的对头来了。”姜后屈刑凌陷,一目睁开,骂曰:“你这贼子!是何人买嘱你陷害我,你敢诬执我主谋弑君!皇天后土,也不祐你!”

所以这姜环是做实了要整姜皇后她,而这一份攻击来自于费仲、又来自于妲己。费仲在交代的时候,当然也会提到妲己是纣王的宠妃。

姜环曰:“娘娘役使小人,小人怎敢违旨。娘娘不必推辞,此情是实。”黄妃大怒:“姜环,你这匹夫!你见姜娘娘这等身受惨刑,无辜绝命,皇天后土,天必杀汝!”

不言黄妃勘问,且说东宫太子殷郊、二殿下殷洪弟兄正在东宫无事弈棋。只见执掌东宫太监杨容来启:“千岁,祸事不小!”

太子殷郊此时年方十四岁,二殿下殷洪年方十二岁,年纪幼小,尚贪嬉戏,竟不在意。杨容复禀曰:“千岁不要弈棋了,今祸起宫闱,家亡国破!”殿下忙问曰:“有何大事,祸及宫闱?”

杨容含泪曰:“启千岁:皇后娘娘不知何人陷害,天子怒发西宫,剜去一目,炮烙二手,如今与刺客对词,请千岁速救娘娘!”殷郊一声大叫;同弟出东宫,竟进西宫。

殷郊是太子(纣王的儿子),纣王儿子出手的话,就像我们说的,今天中共贪官,老婆可以换,儿子是自己的,我相信在这种贪婪、淫荡的社会当中,在这点上(儿子出手)多少都是能起作用的!?

所以当时宦官同样是这种说法。

进得宫来,忙到殿前。太子一见母亲浑身血染,两手枯焦,臭不可闻,不觉心酸肉颤,近前俯伏姜后身上,跪而哭曰:“娘娘为何事受此惨刑!母亲,你总有大恶,正位中宫,何轻易加刑。”姜后闻子之声,睁开一目,母见其子,大叫一声:“我儿!你看我剜目烙手,刑甚杀戮。这个姜环做害我谋逆;妲己进献谗言残我手目;你当为母明冤洗恨,也是我养你一场!”言罢大叫一声“苦死我也!”呜咽而绝。

所以这是非常惨痛的……大家体会到:妲己做为妖,借着人身,展现出来那种惨绝人寰的手段,告诫后人:当人中出现类似的东西的时候,不是人!这一点在现实环境中,古时候人们能够意识到,现在的人很难。

太子殷郊见母气死,又见姜环跪在一旁,殿下问黄妃曰:“谁是姜环?”黄妃指姜环曰:“跪的这个恶人就是你母亲对头。”

殿下大怒,只见西宫门上挂一口宝剑,殿下取剑在手:“好逆贼!你欺心行刺,敢陷害国母!”把姜环一剑砍为两断,血溅满地。太子大叫曰:“我先杀妲己以报母仇!”提剑出宫,掉步如飞。

晁田、晁雷见殿下执剑前来,只说杀他,不知其故,转身就跑往寿仙宫去了。黄妃见殿下杀了姜环,持剑出宫,大惊曰:“这冤家不谙事体。”叫殷洪:“快赶回你哥哥来!说我有话说!”

殿前大臣也不敢对太子如何。这个很简单,对太子只能是大王下令了。

殷洪从命,出宫赶叫曰:“皇兄!黄娘娘叫你且回去,有话对你说!”殷郊听言,回来进宫。黄妃日:“殿下,你忒暴躁,如今杀了姜环,人死无对,你待我也将铜斗烙他的手,或用严刑拷讯,他自招成,也晓得谁人主谋,我好回旨。你又提剑出宫赶杀妲己,只怕晁田、晁雷到寿仙宫见那昏君,其祸不小!”黄妃言罢,殷郊与殷洪追悔不及。

黄妃本来是想对姜环下手,用同样的概念,不怕他不招。可是殷郊看到母亲已经死了,他自然就……这都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的做法,促成了现实环境中死无对证,因为人都死了。现实环境的死无对证,又促成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所以只能说写这本书的人具有非凡的能力。同时让《封神演义》演绎出这种以时间为轴,人们错过了事情的真相(因为中间的主要的人都死了,当无法水落石出的时候),反过来,又是商朝灭亡的过程。也是给人们看到什么叫恶。换句话说,真正人中的恶就是妖、就是鬼,而不是人本身。

晁田、晁雷跑至宫门,慌忙传进宫中,言:“二殿下持剑赶来!”纣王闻奏大怒:“好逆子!姜后谋逆行刺,尚未正法。这逆子敢持剑进宫弑父,总是逆种,不可留。着晁田、晁雷取龙凤剑,将二逆子首级取来,以正国法!”

龙凤剑,只有纣王有。领了龙凤剑就等于是尚方宝剑,否则的话,晁田、晁雷也不敢如何,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道理:大王下命去杀儿子,那就杀啰!

晁田、晁雷领剑出宫,已到西宫。时有西宫奉御官来报黄妃曰:“天子命晁田、晁雷捧剑来诛殿下。”黄妃急至宫门,只见晁田兄弟二人,捧天子龙凤剑而来。黄妃问曰:“你二人何故又至我西宫?”晁田二人便对黄贵妃曰:“臣晁田、晁雷奉皇上命,欲取二位殿下首级,以正弑父之罪。”

黄妃大喝一声:“这匹夫!适才太子赶你同出西宫,你为何不往东宫去寻,却怎么往我西宫来寻?我晓得你这匹夫倚天子旨意,遍游内院,玩弄宫妃。你这欺君罔上的匹夫,若不是天子剑旨,立斩你这匹夫驴头,还不速退!”

晁田兄弟二人只吓得魂散魄消,喏喏而退,不敢仰视,竟往东宫而来。

他们是押着姜环去西宫,所以当然他们也就看到两位太子是在西宫杀了姜环……他们知道纣王两个儿子在西宫。那黄妃太智慧、太聪明,扭过脸来说这是西宫,姜皇后是在东宫,两个儿子也在东宫,你要杀纣王儿子,你到东宫去,你为什么跑我西宫来,这是内宫,全是女眷,全是女人。所以你两个大男人,你玩弄宫妃。

那两个普通的大臣,即使殿前大臣一听这也吓坏了,魂不守舍,不敢仰视,竟往东宫而来。他只能跑,那没招了!先到东宫,没有命令哪能到西宫去啊!那西宫那是黄妃啊!当然就犯错。

黄妃忙进宫中,急唤殷郊兄弟二人。黄妃泣曰:“昏君杀子诛妻,我这西宫救不得你,你可往馨庆宫杨贵妃那里,可避一二日。若有大臣谏救,方保无事。”

因为出事情是东宫、西宫这两边嘛!所以他到杨贵妃那儿就没事,没人敢去那里边。

二位殿下双双跪下,口称:“贵妃娘娘,此恩何日得报。只是母死,尸骸暴露,望娘娘开天地之心,念母死冤枉,替他讨得片板遮身,此恩天高地厚,莫敢有忘!”

那个时候大家都是这么个讲究、说法:人死之后如果曝尸的话,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黄妃曰:“你作速去,此事俱在我,我回旨自有区处。”

就是在西宫,我自知如何处理。

二殿下出宫门,径往馨庆宫来,只见杨妃身倚宫门,望姜皇后信息。二殿下向前哭拜在地。杨贵妃大惊,问曰:“二位殿下,娘娘的事怎样了?”殷郊哭诉曰:“父王听信妲己之言,不知何人买嘱姜环架捏诬害,将母亲剜去一目,炮烙二手,死于非命。今又听妲己谗言,欲杀我兄弟二人。望姨母救我二人性命!”

这事是瞬息万变,用现在的话叫:纣王失控了。大家要记得,当时云中子在形容妲己的时候叫“妖氛笼罩深宫”。我以为今天的人要能够懂得这个含意。

纣王在当时其实就在妲己妖怪“气场”的控制之下,所以纣王不可能有任何“人”的概念。而他糊涂时发出的恶念、阴邪的一切,都是出自于保护他自己,认为自己的老婆、儿子都要来杀自己。

所以当人们的“自我”如此强盛、贪婪的时候,跟妖、鬼是一样的。反过来,你看到云中子讲自己的“十不思”。真正善良的人,他不会动任何心思,他是随波而走的。反过来,恶的东西,就是在人这一层面想尽一切办法维护自己。而跟这个恶配在一起的,是妖。

杨妃听罢,泪流满面,呜咽言曰:“殿下,你快进宫来!”二位殿下进宫。杨妃沉思:“晁田、晁雷至东宫,不见太子,必往此处追寻。待我把二人打发回去,再作区处。”

杨妃站立宫门,只见晁田兄弟二人行如狼虎,飞奔前来。杨妃命:“传宫官,与我拿了来人!此乃深宫内阙,外官焉敢在此,法当夷族!”

那是!这是内宫耶!

晁田听罢,向前口称:“娘娘千岁!臣乃晁田、晁雷;奉天子旨,找寻二位殿下。上有龙凤剑在,臣不敢行礼。”杨妃大喝曰:“殿下在东宫,你怎往馨庆宫来?若非天子之命,拿问贼臣才好。还不快退去!”

晁田不敢回言,只得退走。兄弟计较:“这件事怎了?晁雷曰:“三宫全无,宫内生疏,不知内庭路径,且回寿仙宫见天子回旨。”二人回去。不表。

这是因为外臣他不知道内宫里头是怎么样,他也没权力进那一块。只是当时情急之下,纣王的阴邪命令他们去。他们两去,当然在里面会栽跟斗。而作为西宫的娘娘、杨贵妃来讲,当然很容易打发他们。

且言杨妃进宫,二位殿下来见。杨妃曰:“此间不是你弟兄所居之地,眼目且多,君昏臣暗,杀子诛妻,大变纲常,人伦尽灭。二位殿下可往九间殿去,合朝文武末散;你去见皇伯微子、箕子、比干、微子启、微子衍、武成王黄飞虎,就是你父亲要为难你兄弟,也有大臣保你。”二位殿下听罢,叩头拜谢姨母指点活命之恩,洒泪而别。

见皇伯,就是见纣王的哥哥。作为内宫女人来讲,当然没有什么办法,也保不了他们,因为纣王可以过来查。而在这个时候如果纣王出头的话,那么,那些宫人同样会向着纣王,不会向着这些娘娘、妃子。

杨妃送二位殿下出宫。杨妃坐于绣墩之上,自思叹曰:“姜后元配,被奸臣做陷,遭此横刑,何况偏宫!今妲己恃宠,蛊惑昏君,倘有人传说二位殿下自我宫中放出去,那时归罪于我,也是如此行径,我怎经得这般惨刑。况我侍奉昏君多年,并无一男半女;东宫太子乃自己亲生之子,父子天性,也不过如此,三纲已绝,不久必有祸乱。我以后必不能有甚好结果。”杨妃思想半日,凄惶自伤,掩了深宫,自缢而死。

杨妃竟然自尽而死。所以出现了巨大的变动,一切都是源自于妲己之手。而灾祸的出现,又源自于当时姜皇后以自己正宫娘娘之身,教训妲己所致。

在人的层面,她讲述了正当的道理,但是却违背了“天意”。

有宫官报入寿仙宫中。纣王闻杨妃自缢,不知何故,传旨:“用棺椁停于白虎殿。”

也就是说,一天之间,乱到这份上!

且说晁田、晁雷来至寿仙宫,只见黄贵妃乘辇回旨。

纣王曰:“姜后死了?”黄妃奏曰:“姜后临绝,大叫数声道:‘妾待圣躬十有六载,生二子,位立东宫,自待罪宫闱,谨慎小心,夙夜匪懈,御下并无嫉妒。不知何人妒我,买刺客姜环,坐我一个大逆不道罪名,受此惨刑,十指枯焦,筋酥骨碎,生子一似浮云,恩爱付于流水,身死不如禽兽,这场冤枉无门可雪,只传与天下后世,自有公论。’万望妾身转达天听。姜后言罢气绝,尸卧西宫。望陛下念元配生太子之情,可赐棺椁,收停白虎殿,庶成其礼,使文武百官无议,亦不失主上之德。”

说起来非常惨。这是黄妃的讲法。

纣王传旨:“准行。”黄妃回宫。

这个时候纣王基本就是完了!你说是昏庸无道,或说什么都成,就完了。他已经没有任何回转之意,也不可能再反思了。所以很多事情当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完了,是有定数、劫数的。

只见晁田回旨,纣王问:“太子何在?”晁田等奏曰:“东宫寻觅,不知殿下下落。”王曰:“莫非只在西宫?”晁田对曰:“不在西宫;连馨庆宫也不在。”纣王言曰:“三宫不在,想在大殿。必须擒获,以正国法。”晁田领旨出宫来。不表。

且言二殿下往长朝殿来,两班文武俱不曾散朝,只等宫内信息。武成王黄飞虎听得脚步怆惶之声,望孔雀屏里一看,见二位殿下慌忙错乱,战战兢兢,黄飞虎迎上前曰:“殿下为何这等慌张?”

因为黄妃是黄飞虎的妹妹,中间有这样的关连。而黄妃救了两位殿下,所以两位殿下当然对武成王抱有希望。

殷郊看见武成王黄飞虎,大叫:“黄将军救我兄弟性命!”道罢大哭,一把拉住黄飞虎袍服,顿足曰:“父王听信妲己之言,不分皂白,将我母亲剜去一目,铜斗烧红,烙去二手,死于西宫。黄贵妃勘问,并无半点真情。我看见生身母亲受此惨酷之刑,那姜环跪在前面对词,那时心甚焦躁,不曾思忖,将姜环杀了;我复仗剑,欲杀妲己;不意晁田奏准父王,父王赐我二人死。望列位皇伯怜我母亲受屈身亡,救我殷郊,庶不失成汤之一脉!”言罢,二位殿下放声哭。

两班文武齐含泪上前曰:“国母受诬,我等如何坐视。可鸣钟击鼓,请天子上殿,声明其事;庶几罪人可得,洗雪皇后冤枉。”

方家兄弟反朝歌 殿下今朝出网罗

我早跟大家解释过:留下来的古书——《《封神演义》》、《西游记》里面,蕴藏了写书人相当深厚的生命文化,而且所有故事情节都应对了“方得始终”这句话(只有你看不出来的,没有他写不到的)。

所以说《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是个老道——表面看有这个人,实际可能没有这个人。那其它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咱们都可以找到一个标准的作者,但《封神演义》没有(标准的作者)。

在讲第六回、第七回谈到妲己的时候,其实我不太喜欢看,我心里说不上来的难受(人被妖怪残害),虽然我能跟大家讲清楚这个道理。包括姜皇后不该阻挠妲己,因为妲己是有上面的使命来的,她就是要一直(扮演角色)到商纣的完结。

而姜皇后也塑造了一个文化:她是一个“人”,所以在人中就有人中的正理,她表现出人中的正义,但是在命运中又成为一个阻挠天意的这么一个角色,从而遭此酷刑。因为她是以人应该有的道德角度去痛斥妲己,那妲己就怀恨在心。

都是相生相克。超越人的道德底限的都是动物。在历史上很少有动物、妖怪在朝廷主政的最上层,只有在商朝我们看到这个故事。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他的皇后、妃子是个动物?没听说。

我们能够知道的就是妲己。

夏朝是大禹建立的,大禹治水众所周知,而大禹治水的年代就是西方的大洪水年代。大洪水就是因为人的道德败落(主要是集中在性欲上)。这种乱性、乱交从而触怒了神,神降灾,出现大洪水。而在中国,同样出现大洪水,淹掉了所有那些在神的眼睛里不配成为神的人。

那个年代如果你横向比较的话,你发觉,是跟希腊神传文化那个时代对应的。那个时代就是人跟神、男、女的交往,神跟兽之间的交往,生出一些力大无比、智慧无常……

我看过一个东西,解释当时为什么出现大洪水,就是:在低境界的仙和神跟人之间出现了性上的放纵,那人的群落种族混了、乱来了(纵欲),这个东西是神不能接受的,从而毁掉他们。

我们看到:大禹治水,出现了商,而那个时候的前后就是仓颉造字时代,还在王八壳上刻字(甲骨文),还是王八拖着字上来的(洛书)年代。反正就是跟神有关系,所以人间出现了文字。人类故事的时间轴就是这么来的。

夏朝四百年,商朝六百年,周朝八百年,夏、商、周成为了最原始的朝代。可是现在的人只能够从一些留下的书中窥测当时的一点点状况,但我相信与完整的概念(历史真相)相差太远,而更多的是人们的传说。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在大洪水之后,“重新”出现了人类。

……全是我自己说的。大家不用找,全是我今天早上突然意识到的。

等到了商朝的时候,揭示了一个文化:

《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给了姜子牙封神榜,去封三百六十五个神,那原来的那个神上哪儿去了?元始天尊没说。书中没写那原来的神哪儿去了?(榜上)只说现在谁被封成神了。那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有空位(神位有空出)。为什么是空位?人都存在,怎么空位?对不对?天皇、地皇、人皇那时候都已经有了,那怎么会空位?但它空位了。

所以真正的生命文化是没有地域差距,只有文字上的差距。在不同地域的人,行为概念是等同的,那地域上的差距,是大洪水之后出现的“文字”上差距。应对了“一方水土一方人”。

而这种文字的差距不正是说:不让人去混种。(不同的)语言、文字正好造成这种(混种)障碍。其实在大洪水之前,人们可能不用语言,用类似的思维传感,它不妨碍人们内在的想法、交流。

所以我自己这么说:狐狸妲己搅和人,成为这一茬人的一种代表、一种象征,所以每到朝代完结的时候就出现一些动物(附人身)。

但是,在最顶层出现动物,只有商纣王。

今天在中国的社会中,共产党称自己叫:“高级动物”。它讲自己是动物,跟妲己那个动物是对等的。江泽民大家都承认它是蛤蟆(我早期节目说“蛤蟆”,人家乐了,现在大家都承认他是蛤蟆)、曾庆红是螃蟹。所以正好应对了《封神演义》里的妲己。

当时,杀妲己的时候(我们后头会讲),雷震子监斩,来了五个刀釜手,这刀釜手拿了刀离妲己老远,妲己一扭脸,刀釜手五个大老爷们淅沥哗啦,全哗啦了(书上就这么写)。

根本禁不住妲己那阴邪的眼神。妲己不用做任何表达,只要看他们,这男人就完了。那这五个刀釜手去砍她的时候,砍的可不是狐狸,可是砍妲己的身体。所以姜子牙急了,就骂了雷震子(差点杀了他):杀个女人你也杀不了,二郎神你去。

二郎神又带着五个去了,妲己又一回头……五个又哗啦了。二郎神悟性高,说:师叔!这事不成,还是得您来,这狐狸太阴邪了,人弄不了她。二郎神说,当初这陆压(不知道他们管陆压叫陆师伯还是……)给您留了一个葫芦,把那宝贝给取出来,杀掉妲己!

这就验证了:陆压跟女娲是同辈的。陆压应该比元始天尊他们高一辈,因为是女娲用招妖幡给招来了妲己,陆压的葫芦杀了她,这都叫法器。一定是有对等的条件,才能把这事做完了。

大家听懂我说的意思?这是在人间灭妖怪,用了神界的法器灭掉她。而那些修成神的人祂们的境界高,高过了妖怪,祂们不管人中事,早已经走了。相反,陆压跟当时的女娲、广成子却管了人间的事,这是一个错位,祂们留下的就是这整个“文化”。

现在大家喊出了“天灭中共”,那共产党怎么亡?天灭中共将意味着相当至高的神,将在人间进行大扫荡,去吻合这一个轮回的过程。祂有祂的法器,法的力量。当初妲己被杀时就告诉了今天的人,届时在人中,会出现至尊的神的法器,去杀掉一个外表是人、内在是妖的东西。

这是我想说的。时间是个神,(历史)前、后是对应的。这是在今天我们将要看到的。今天的人,很多人将会看到。

我们还是回到第八回。姜皇后已经死了。杨妃没有什么靠山,自思早晚她会死在妲己的手里面(当她看到姜皇后的悲惨模样),她干脆自己找个绫子,就死了。所以在一天之内,纣王的姜皇后和另外一个妃子死掉了。

那在这个背景之下,殷郊、殷洪就跑上了大殿,殷郊就把过程说了。结果方相、方弼(两个是后来被民间称为门神的)就说了~~

言未了,只听得殿西首一声喊叫,似空中霹雳,大呼曰:“天子失政,杀子诛妻,建造炮烙,阻塞忠良,恣行无道,大丈夫既不能为皇后洗冤,太子复仇,含泪悲啼,效儿女之态!古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今天子不道,三纲已绝,大义有乖,恐不能为天下之主,我等亦耻为之臣。我等不若反出朝歌,另择新君,去此无道之主,保全社稷!”

众人看时,却是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兄弟二人。

良禽,其实就像前面讲过的,如果这个朝代好的话,凤凰会停于都市、闹市之区,那儿的圣贤之道,足以使得凤凰来朝,反榇着人的道德水平。那今天的大都市,连麻雀都没了,甭说这个凤凰。

黄飞虎听说,大喝一声:“你多大官,敢如此乱言!满朝该多少大臣,岂到得你讲!本当拿了你这等乱臣贼子,还不退去!”方弼兄弟二人低头喏喏,不敢回言。

作为黄飞虎,从他的角度来讲,他是镇国大将军,镇国武侯王嘛!那他当然是以王为主,不可能以后为主。

黄飞虎见国政颠倒,叠现不祥,也知天意人心,俱有离乱之兆,心中沉郁不乐,咄咄无言;又见微子、比干、箕子诸位殿下,满朝文武,人人切齿,个个长吁,正无甚计策;只见一员官,身穿大红袍,腰系宝带,上前对诸位殿下言曰:

“今日之变,正应终南山云中子之言,古云‘君不正,则臣生奸佞’。今天子屈斩太师杜元铣,治炮烙坏谏官梅伯,今日又有这异事。皇上清白不分,杀子诛妻,我想起来,那定计奸臣,行事贼子,他反在旁暗笑。可怜成汤社稷,一旦丘墟,似我等不久终被他人所掳。”言者乃上大夫杨任。

黄飞虎长叹数声:“大夫之言是也!”百官默默。二位殿下悲哭不止。

只见方弼、方相分开众人,方弼夹住殷郊,方相夹住殷洪,厉声高叫曰:“纣王无道,杀子而绝宗庙,诛妻有坏纲常,今日保二位殿下往东鲁借兵,除了昏君,再立成汤之嗣。我等反了!”

因为姜皇后她的父亲是东伯侯,所以想借东鲁之兵把纣王灭了,让殷郊接班。大概就是有这概念。

二人背负殿下,迳出朝歌南门去了。
──大抵二人气力甚大,彼时不知跌倒几多官员,那里挡得住他!后人有诗为证,诗曰:
方家兄弟反朝歌,殿下今番脱网罗。
漫道美人能破舌,天心已去奈伊何。

这就是一种无可奈何!那纣王听了女人之话,促成了家破人亡。

话说众多文武见反了方弼、方相,大惊失色。独黄飞虎若为不知。亚相比干近前曰:“黄大人,方弼反了,大人为何独无一言?”黄飞虎答曰:“可惜文武之中,并无一位似方弼二人的。方弼乃一夯汉,尚知不忍国母负屈,太子枉死,自知卑小,不敢谏言,故此背负二位殿下去了。若圣旨追赶回来,殿下一死无疑,忠良尽皆屠戮。此事明知有死无生,只是迫于一腔忠义,故造此罪孽,然情甚可矜。”

当黄飞虎讲出这话之后,也就为他后面反朝歌奠定了基础。在他的眼中,更注重人生命的境界——人的忠义。人们在取善、取恶当中,他对善的尊重。

百官未及答,只听后殿奔逐之声。众官正看,只见晁田兄弟二人捧宝剑到殿前,言曰:“列位大人,二位殿下可曾往九间殿来?”

黄飞虎曰:“二位殿下方才上殿哭诉冤枉,国母屈勘遭诛,又欲赐死太子,有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听见,不忿沉冤,把二位殿下背负,反出都城,去尚未远。你既奉天子旨意,速去拿回,以正国法。”

晁田、晁雷听得是方弼兄弟反了,吓得魂不附体。话说那方弼身长三丈六尺,方相身长三丈四尺,晁田兄弟怎敢惹他?一拳也经不起。晁田自思:“此是黄飞虎明明奈何我。我有道理。”晁田曰:“方弼既反,保二位殿下出都城去了,末将进宫回旨。”

晁田、晁雷也不追了。这个时候都是各求自保,相比之下,唯利者必下贱。当王要晁田兄弟去杀掉国母的时候,他们不能这么鲁莽去干,但他们真的去干,还东宫、西宫的找。

晁田来至寿仙宫见纣王,奏曰:“臣奉旨到九间殿,见文武未散,找寻二位殿下不见。只听百官道:二位殿下见文武哭诉冤情,有镇殿将军方弼、方相保二位殿下反出都城,投东鲁借兵去了。请旨定夺。”

事情越闹越大、越闹越大!

大家看到纣王审姜皇后的时候他是有反复的,等到后来,打到这份上,就完了——一步错,步步歪!

在很多情况下,不应该轻易出手的(不去管这些事情),应对了我们曾经说过的“沉默是金,智者无语”。人要有毅力才能沉默,而智者(被称为智者的时候)不需要毅力,因为在他眼前的一切“都是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纣王大怒曰:“方弼反了,你速赶去拿来,毋得疏虞纵法!”晁田奏曰:“方弼力大勇猛,臣焉能拿得来。要拿方弼兄弟,陛下速发手诏,着武成王黄飞虎方可成功,殿下亦不致漏网。”纣王曰:“速行手敕,着黄飞虎速去拿来!”

晁田坏,反过来苛了黄飞虎。在君王旁边其实充满了利益之人。由此可以想见:今天习近平身边到处都这样的人。有正义的人,但邪恶的、利益的人更多。

──晁田将这个担儿卸与黄飞虎。晁田奉手敕至大殿,命武成王黄飞虎速擒反叛方弼、方相,并取二位殿下首级回旨。黄飞虎笑曰:“我晓的,这是晁田与我担儿挑。”即领剑敕出午门。

黄飞虎为什么大笑呢?其实他想保两位殿下。这里的玄机就是:楼外楼、山外山、天外天。他是为了保两位殿下,他也知道晁田不敢弄,而且他也知道晁田的为人——肯定反过来害我——别人也不插手。那我就能保了两位殿下。

只见黄明、周纪、龙环、吴炎曰:“小弟相随。”黄飞虎曰:“不必你们去。”自上五色神牛,催开坐下兽──两头见日,走八百里。

“两头见日”,就是他的耐力,可以走一天一宿,可以走八百里。

且言方弼、方相背负二位殿下,一口气跑了三十里,放下来。殿下曰:“二位将军,此恩何日报得。”方弼曰:“臣不忍千岁遭此屈陷,故此心下不平,一时反了朝歌。如今计议,前往何方投脱。”

正商议间,只见武成王黄飞虎坐五色神牛飞奔赶来。方弼、方相着慌,忙对二位殿下曰:“末将二人,一时卤莽,不自三思,如今性命休矣,如何是好!”殿下曰:“将军救我兄弟性命,无恩可酬,何出此言。”方弼曰:“黄将军来拿我等,此去一定伏诛。”殷郊急着,黄飞虎已赶到面前。

方弼、方相无论从武艺、官阶来讲,都是武将,他们对武成王都是尊敬的。

二位殿下轵道旁跪下曰:“黄将军此来,莫非捉获我等?”黄飞虎见二殿下跪于道旁,滚下神牛,亦跪于地上,口称:“臣该万死!殿下请起。”殷郊曰:“将军此来有甚事?”飞虎曰:“奉命差遣,天子赐龙凤剑前来,请二位殿下自决,臣方敢回旨意。非臣敢逼弑储君。请殿下速行。”

龙凤剑,就是皇上到了!

殷郊听罢,兄弟跪告曰:“将军尽知我母子衔冤负屈。母遭惨刑,沉魂莫白;再杀幼子,一门尽绝。乞将军可怜衔冤孤儿,开天地仁慈之心,赐一线再生之路。倘得寸土可安,生则衔环,死当结草,没世不敢忘将军之大德!”

那时候的书是这么写,话是这么说的,在谈到命运的时候,人们都谈到天和地(一般都这样)。

黄飞虎跪而言曰:“臣岂不知殿下冤枉,君命概不由己。臣欲要放殿下,便得欺君卖国之罪;欲要不放殿下,其实深负沉冤,臣心何忍。”

那时候就有欺君卖国之罪。

彼此筹画,再三沉思,俱无计策。只见殷郊自思,料不能脱此灾:“也罢,将军既奉君命,不敢违法,还有一言,望将军不知可施此德,周旋一脉生路?”黄飞虎曰:“殿下有何事?但说不妨。”郊曰:“将军可将我殷郊之首级回都城回旨。可怜我幼弟殷洪,放他逃往别国。倘他日长成,或得借兵报怨,得泄我母之沉冤。我殷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望将军可怜!”

这时出现了兄弟两人的生死之交,就是殷郊愿意为兄弟殷洪而死。也就奠定了后来申公豹骗了殷洪,殷洪死之后,殷郊就不问青红皂白要替兄弟报仇。这是前后对应的。

所以前面殷郊愿意替兄弟死,到后面,殷郊确实因兄弟死而死,可以说,同样他们死在一个手足之“情”上。

手足之情在人间是非常正当的,但是如果放在一个像《封神演义》这样大的天象变化背景之下,却成为了麻烦。

父亲纣王因贪女色而出事,兄弟两个一开始因母子之情(母亲含冤)从而逃出去,一定要杀父报仇,结果也正因为这样的兄弟之情、母子之情,反过来又听信了挑拨之言,却庖自己之父。

这讲述了一个人的七情六欲是个“恶的因素”——在现实的环境中,从生命的角度上来讲,它是恶的(可能有很多朋友不一定接受)。

就是为什么最终两人出事了,不能随着姜子牙(正义的这一方)把事情做完,这就是他们生命的劫数——在于他们的情感,而不是欲望。父子之情、兄弟之情、母子之情,交织在一起,全都栓在他们两人身上,而他们两人最后封的星座高,也是因为在人的现实环境中他们展现非常复杂的(且具有共通性的)这么一个角色。

殷洪上前急止之曰:“黄将军,此事不可。皇兄乃东宫太子;我不过一郡王。况我又年幼,无有大施展,黄将军可将我殷洪首级回旨,皇兄或往东鲁,或去西岐,借一旅之师。倘可报母弟之仇,弟何惜此一死!”

我们做事情有个说法:善始善终。任何事情一定会有一个结果,如果你善始,不能善终,在天意的背景之下,一定会因为这件事情(不能善终),你遭到某种结果,这是对所有人的一个告诫,这是做事情的天理。

一件事情不做则已,而做了却没有一个结果,你将遭到报应,这种报应是天意背景之下赋予这件事情的结果。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结果、一个结束。

中共为什么死定了?

习近平本来说了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是天经地义的,是顺应生命道理的。后来他改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死在“牢记使命”这句话,因为这东西是没有结果的。他一条路走到黑的——驴嘛!?

他的生命取向促使他毫无生路可言。

殷郊上前一把抱住兄弟殷洪,放声大哭曰:“我何忍幼弟遭此惨刑!”二人痛哭,彼此不忍,你推我让,那里肯舍。方弼、方相看见如此苦情疼切,二人一声叫:“苦杀人也!”泪如瓢倾。

泪如“瓢”倾,那得哭成什么样?

黄飞虎看见方弼有这等忠心,自是不忍见,甚是凄惶,乃含泪教“方弼不必啼哭,二位殿下不必伤心。此事唯有我五人共知。如有漏泄,我举族不保。方弼过来,保殿下往东鲁见姜桓楚;方相,你去见南伯侯鄂崇禹,就言我在中途放殿下往东鲁,传与他,救他两路调兵,靖奸洗冤。我黄飞虎那时自有处治。”

这里也就奠定了黄飞虎最后必反无疑,因为他已经反了。

方弼曰:“我弟兄二人今日早朝,不知有此异事,临朝保驾,不曾带有路费;如今欲分头往东南二路去,这事怎了?”飞虎曰:“此事你我俱不曾打点。”飞虎沉思半晌曰:“可将我内悬宝玦,拿来前途货卖,权作路费。上有金厢,价值百金。二位殿下,前途保重。方弼、方相,你兄弟宜当用心,其功不小。臣回宫复命。”

黄飞虎自己身上有个贴身宝玉,古时候很多人把这东西当成护身符一样。因为他们身上都没有带盘缠(钱),实际身上什么都没有带,那作为武侯王,有这些东西,所以把这东西给他。

飞虎上骑回朝歌。进城时日色已暮,百官尚在午门,黄飞虎下骑。比干曰:“黄将军,怎样了?”黄飞虎曰:“追赶不上,只得回旨。”百官大喜。且言黄飞虎进宫候旨。

纣王问曰:“逆子叛臣,可曾拿了?”黄飞虎曰:“臣奉手敕,追赶七十里,到三叉路口,问来往行人,俱言不曾见。臣恐有误回旨,只得回来。”纣王曰:“追袭不上,好了逆子叛臣!卿且暂退,明日再议。”黄飞虎谢恩出午门,与百官各归府第。

这是我们看到在宫中出现最激烈的场面。《封神演义》把前头在宫中这一部分作为事情的基础——人间出现了混乱,先从宫中内部出现了混乱(共产党的话叫:内斗)。宫中内斗,原因是出现了妖怪。

且说妲己见未曾拿住殷郊,复进言曰:“陛下,今日走脱了殷郊、殷洪,倘投了姜桓楚,只恐大兵不久即至,其祸不小。况闻太师远征,不在都城。不若速命殷破败、雷开,点三千飞骑,星夜拿来,斩草除根,恐生后患。”纣王听说:“美人此言,正合朕意。”忙传手诏:“命殷破败、雷开点飞骑三千,速拿殿下,毋得迟误取罪!”

妖怪办事从来不拖拉,而纣王从来没想过:要被他杀掉的是他自己的儿子,就因为一个女人。这个时候,他完全昏到浑噩不明了。

黄飞虎等于是总司令,所有兵马都得从他那儿拿。

殷、雷二将领诏,要往黄飞虎府内,来领兵符,调选兵马。黄飞虎坐在后厅,思想:“朝廷不正,将来民愁天怨,万姓皇皇,四海分崩,八方播乱,生民涂炭,日无宁宇,如何是好!”正思想间,军政司启:“老爷,殷、雷二将听令。”飞虎曰:“令来。”

二将进后厅,行礼毕。飞虎问曰:“方才散朝,又有何事?”二将启曰:“天子手诏,命末将领三千飞骑,星夜追赶殿下,捉方弼等以正国法;特来请发兵符。”

如果这两个人去,肯定就拿了殷郊兄弟,那刚才那番安排就全完了。

飞虎暗想:“此二将赶去,必定拿来;我把前面方便付与流水。”乃吩咐殷破败、雷开曰:“今日晚了,人马未齐;明日五更,领兵符速去。”殷、雷二将,不敢违令,只得退去。

黄飞虎就故意拖时间。那殷、雷二将,谁也惹不起黄飞虎!只得退下。

这黄飞虎乃是元戎,殷、雷二将乃是麾下,焉敢强辩,只得回去。不表。

且言黄飞虎对周纪曰:“殷破败来领兵符,调三千飞骑,追赶殿下。你明日五更,把左哨疾病、衰老、懦弱不堪的点三千与他去。”周纪领命。

次早五更,殷、雷二将等发兵符。周纪下教场,令左哨点三千飞骑,发与殷、雷二将领去。二将观之,皆老弱不堪,疾病之卒,又不敢违令,只得领人马出南门而去。一声炮响,催动三军,那老弱疾病之兵,如何行得快,急得二将没奈何,只得随军征进。有诗为证,诗曰:
三千飞骑出朝歌,呐喊摇旗擂鼓锣。
队伍不齐叫“难走”,行人拍手笑呵呵。

谁知国破人离散 方信倾城在女娘

不言殷破败、雷开追赶殿下;且言方弼、方相保二位殿下行了一二日,方弼与弟言曰:“我和你保二位殿下反出朝歌,囊箧空虚,路费毫无,如何是好!虽然黄老爷赐有玉玦,你我如何好用,倘有人盘诘,反为不便。来此正是东南二地,你我指引二位殿下前往;我兄弟再投他处,方可两全。”方相曰:“此言极是。”

东南二地,就是往东鲁去,还是往南去,因为东、西、南、北四面有四大诸侯。西岐是在西面,东面是姜桓楚、南面是南伯侯鄂崇禹。

方弼、方相两人给带到这个地方,让两个孩子分头跑了。他说:干脆咱们也分开,都分开。这样的话,就各奔东西了。

方弼请二位殿下,说曰:“臣有一言,启二位千岁:臣等乃一勇之夫,秉性愚卤;昨见殿下负此冤苦,一时性起,反了朝歌,并不曾想到路途窎远,盘费全无。今欲将黄将军所留玉玦货卖使用,又恐盘诘出来,反为不便。况逃灾避祸,须要隐秀些方是。适才臣想一法,必须分路各自潜行,方保万全。望二位千岁详察。非臣不能终始。”

其实这就透显出方弼、方相本身自己的缺憾。他们也承认自己是卤夫,不会从长计议,做什么事情只能讲:没有脑子。但反过来,这也是命里注定的事情,一切都是按照他们的性格而来。反出朝歌,就是他们一时兴起。

你把两位殿下——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二岁带出来,走了两天了,然后,你给扔了?两头都不收尾。可以说这是不成事的人。既然你是殿前大将军,不应该反叛!但是,他们反叛了(因为很正义)!反叛了得把反叛路走好啊!他们没有!

在现实的环境中,这样的人很多。而这样的人很具有蛊惑性。书中把这种人写得很真实,有血有肉,而且每个人的特点都在其中。整个反出朝歌的过程,写了一个完美的方弼、方相——也就做个门神!

殷郊曰:“将军之言极当。但我兄弟幼小,不知去路,奈何!”方弼曰:“这一条路往东鲁,这一条路往南都,俱是大路,人烟凑集,可以长行。”殷郊曰:“既然如此,二位将军不知往何方去?何时再能重会也?”方相曰:“臣此去,不管那镇诸侯处暂且安身;俟殿下借兵进朝歌时,臣自来投拜麾下,以作前驱耳。”四人各各洒泪而别。

四个人就分开了,为防止耳目过大。

不表方弼、方相别殿下,投小路而去;且说殷郊对殷洪曰:“兄弟,你投那一路去?”殷洪曰:“但凭哥哥。”殷郊曰:“我往东鲁,你往南都。我见外翁,哭诉这场冤苦,舅爷必定调兵。我差官知会你,你或借数万之师,齐伐朝歌,擒拿妲己,为母亲报仇。此事不可忘了!”

哥俩就分手了——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四岁。

殷洪垂泪点头:“哥哥,从此一别,不知何日再会?”兄弟二人放声大哭,执手难分。有诗为证,诗曰:
旅雁分飞实可伤,兄南弟北苦参商。
思亲痛有千行泪;失路愁添万结肠。
横笛几声催暮霭;孤云一片逐沧浪。
谁知国破人离散,方信倾城在女娘。

人们在探讨痛苦的时候,是会哭断心肠。《封神演义》凡是谈到苦的时候,大多谈到是因女人而来,讲的是妲己。而既讲女人的诱惑,又讲男人的淫荡。

话言殷洪上路,泪不能干,凄凄惨惨,愁怀万缕。况殿下年纪幼小,身居宫阙,那晓的跋涉长途。行行且止,后绊前思,腹内又饥。你想那殿下深居宫中,思衣则绫锦,思食则珍馐,那里会求乞于人!见一村舍人家,大小俱在那里吃饭。殿下走到跟前,便教:“拿饭与孤家用!”

众人看见殿下身着红衣,相貌非俗,忙起身曰:“请坐,有饭。”忙忙取饭放在桌上。殷洪吃了,起身谢曰:“承饭有扰,不知何时还报你们。”乡人曰:“小哥那里去?贵处?上姓?”殷洪曰:“吾非别人,纣王之子殷洪是也。如今往南都见鄂崇禹。”

十二岁的孩子不会撒谎。

那些人听是殿下,忙叩在地,口称:“千岁!小民不知,有失迎迓,望乞恕罪。”殿下曰:“此处可是往南都去的路?”乡民曰:“这是大路。”

殿下离了村庄,望前趱行,一日走不上二三十里。大抵殿下乃深宫娇养,那里会走路。此时来到前不巴村,后不把店,无处可歇,心下着慌。又行二三里,只见松阴密杂,路道分明,见一座古庙,殿下大喜,一迳奔至前面。见庙门一匾,上书轩辕庙。

《封神演义》都是对着写的。殷洪一跑出来,跑到了“轩辕庙”;那害殷洪妈妈的妲己是哪儿来的?是“轩辕洞”里面的狐狸。是这么对应着来的——一对一,就是命运之所致,也就是“方得始终”这句话的涵义。

在古书中就讲究“循环”——有来有去的结束。很有趣!人中的事情,当你懂得这个理之后,其实就变得很简单。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很乏味。其实在现实的环境中,有“欲望”,就会有“乏味”。有想法,就会有乏味。

尝试着用自己的魂魄、不在利益中看,你就会觉得这是生命的过程。没有什么高兴不高兴、喜欢不喜欢。就是一份“承诺”——尽你最大可能去兑现(扮演好你的角色)。能看通的,就全看通了!

殿下进庙,拜倒在地,言曰:“轩辕圣主,制度衣裳,礼乐冠冕,日中为市,乃上古之圣君也。殷洪乃成汤三十一代之孙,纣王之子。今父王无道,杀子诛妻,殷洪逃难,借圣帝庙宇安宿一夜,明日早行。望圣帝护祐!若得寸土安身,殷洪自当重修殿宇,再换金身。”

此时殿下一路行来,身体困倦,圣座下和衣睡倒。不表。

且言殷郊望东鲁大道一路行来,日色将暮,止走了四五十里。只见一府第,上昼“太师府”。殷郊曰:“此处乃是宦门,可以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殿下曰:“里边有人否?”问了一声,见里边无人答应,殿下只得又进一层门。只听的里面有人长叹,作诗曰:
“几年待罪掌丝纶,一片丹心岂白湮。
辅弼有心知为国,坚持无地伺私人。
孰知妖孽生宫室,致使黎民化鬼燐。
可惜野臣心魏阙,乞灵无计叩枫宸。”

话说殿下听毕里面作诗,殷郊复问曰:“里面有人么?”里面听有人声,问曰:“是谁?”天色已晚,黑影之中,看得不甚分明。

殷郊进到商容的家。商容自己也知道妲己是妖孽,但是,他为了求得自保,当时他没有提(当时梅伯、杜元铣提了)。当他知道妲己是妖孽的时候,他深信云中子所言。

殷郊曰:“我是过路投亲,天色晚了,借府上一宿,明日早行。”那里面老者问曰:“你声音好像朝歌人?”殷郊答曰:“正是。”老者问曰:“你在乡,在城?”殿下曰:“在城。”殿下曰:“在城。”──“你既在城,请住来问你一声。”

殿下向前一看:“呀,原来是老丞相!”

殷郊十四岁,比殷洪大两岁,他懂得撒谎。殷洪不懂得撒谎,但是撒谎的人见到的是商容。

商容见殷郊,下拜曰:“殿下何事到此?老臣有失迎迓,望乞恕罪。”商容又曰:“殿下乃国之储贰,岂有独行至此,必国有不祥之兆。请殿下坐了,老臣听说详细。”殷郊流泪,把纣王杀子诛妻事故细说一遍。

商容顿足大叫曰:“孰知昏君这等暴横,绝灭人伦,三纲尽失!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阙,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娘娘竟遭惨死,二位殿下流离涂炭。百官为何钳口结舌,不犯颜极谏,致令朝政颠倒!殿下放心,待老臣同进朝歌,直谏天子,改弦易辙,以救祸乱。”即唤左右:“吩咐整治酒席,款待殿下,候明日修本。”

很多事都坏在商容手里。商容在人的层面来论都是对的,结果每做对了一件事又都坏在他手里。所以我说:人中的对、错不重要,人中走一个过程。其实,整个过程,商容都是对的,但是所有的麻烦又都是他找的。

当现实的环境中,遇到更高生命的轮回劫难时,如果你看问题只局限在人的利益角度时,自然有麻烦。这也是朝廷崩溃的过程。一个朝代要崩解的时候,无论做对、做错,任何一件事情的走向,都归向朝代结束。就像今天的中共一样。

今天的中共来谁也救不了。原因是天要灭它。怎么做都是把它做死,做得多好的事也给它做死,最终起到的客观作用就是往死路上去。所以,当认识、接受天灭中共,对很多人来讲,是个福分。横比来说,你的选择比当年的商容强多了。

不言殷郊在商容府内,且说殷、雷二将领兵追赶二位殿下,虽有人马三千,俱是老弱不堪的,一日止行三十里,不能远走。行了三日,走上百里远近。一日,来到三叉路口,雷开曰:“长兄,且把人马安在此处,你领五十名精壮士卒,我领五十名精壮士卒,分头追赶;你往东鲁,我往南都。”

雷开自己也知道:这么追赶下去,就没戏了!

殷破败曰:“此意甚善。不然,日同老弱之卒,行走不上二三十里,如何赶得上,终是误事。”雷开曰:“如长兄先赶着,回来也在此等我。若是我先赶着回来,也在此等兄。”殷破败曰:“说得有理。”

二人将些老弱军卒屯札在此,另各领年壮士卒五十名,分头赶来,不知二位殿下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待续)

責任编辑: 陈锦缘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