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郑月娥2018年发布与次子林约希的合照。(图片来源:林郑月娥Facebook)
【看中果2021年5月16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何佳慧报导)近日传出美国拒绝向中国移民、国监、国安、公安部门现役人员及家属子女发放美国签证,引起大陆网民一片叫好。另一边厢,香港网友却叹助纣为虐的港官可借“一国两制”之便逃过一劫,特首林郑月娥的儿子林约希更传将于半年内返回美国史丹福大学就职。不过有评论认为,林郑除了是香港特首,也兼具“国家级”国安人员的身分,美国的新禁令随时祸及她的家人。
美国大使馆近日拒绝了一名中共公安部官员孩子的赴往美国签证,并附有一份决定书,列明停发商务、观光、留学、交流等美国签证予四类中共官员及家属,其中包括:中国移民管理局副局长或同级别及以上官员、配偶和21岁以下子女;国家监察委员会、国安部、公安部现职人员及其配偶和30岁以下子女。大陆《环球时报》以及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证实了有关消息。
对此,大陆网友一片叫好,纷纷讽刺“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的中共官员,“中国这么好,体制内的朋友为何要去美国?”、“官员的子女是最爱国的,不稀罕什么美利坚”、“应该加大力度,所有公务员子女不给美国签证”。
特首林郑次子返美会否受影响?
在香港,有网民罕有地喊起“香港都是中国一部分”,认为美国这项政策应该伸延至香港,不能漏掉替中共执行《港区国安法》的官员和暴力镇压学生的港警家属子女。
不少网民提起特首林郑月娥早前狂言“所有离开的人都是逃犯”,却被揭发她的27岁次子林约希,刚获得美国史丹福大学聘用为博士后研究员,林约希受聘后急需于183日内回到美国。网民纷纷呼吁美国不要向林郑月娥的儿子发放签证或让他入境美国,去当他母亲口中的“逃犯”。
林郑月娥因推行《港区国安法》,去年8月被美国财政部列入制裁名单,因此失去银行帐户,家中现金成堆,但该制裁并不针对直系亲属,故儿子仍可以前往美国。如今美国拒发签证的新措施,又会否影响到她?
林郑具国安官员身分 或被烧到
前香港《信报》副总编辑、网媒852邮报创办人游清源在网台节目分析,美国停止向大陆“官二代”发签证,表面上林郑不是大陆官员,“一国两制”下她的儿子不会受到影响。但林郑的另一重身分,却令她首当其冲“烧到应”。
游清源说,美方停发签证的表面理由,是中国拒绝接收遭美国“扫地出门”的中国人,但明眼人一看就知,美国拒发签证的中国人,绝大部分是国安机构、公安机构、情报机构官员和他们的家属子女,“是根据国家安全这个重要的理由而拒发签证。”这就跟林郑月娥母子息息相关了。他解释,林郑月娥除了拥有特首身分,还有一个更尊贵的“国家级角色”,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港区国安委)主席,“头衔比中联办主任骆惠宁的港区国安委顾问还要高,当然是否实权是另一回事。”
此外,港区国安委只有一个主席,没有设副主席,突显林郑“一力承担”如此重要的国家任务。说白一点,林郑实际是国家级的“国安高干人员”,具备内地官员身分。今次美国停发签证的对象正好是公安国安人员,她的儿子就是美国要针对的“官二代”,还哪里逃得掉?游清源笑言,美国是法治国家,有自己的规矩,中方也束手无策。唯今之计,林约希为了自己切身利益着想,要尽快飞回加州史丹福大学落户,否则只能在香港的史丹福游泳会泡水了。
美国已掌握中共敏感部门家属资料?
香港资深传媒人、《头条新闻》前主持吴志森也在Youtube频道评论事件,指美国拒发签证事件,凸显中国高官“口讲爱国,身体却很诚实”,十分向往美国的生活和教育制度,以至各地的美国驻华领事馆、大使馆签证部经常大排长龙。
另一方面,这也凸显美国的厉害之处,已掌握中国申请赴美人士的家庭背景,严格堵截大陆敏感部门维稳人员的家属子女出国。吴志森认为,这或会引起西方国家仿效,尤其是跟国家安全扣上关系之时。
反送中运动期间,港府和港警暴力镇压香港青年抗争者,中共再实施《港区国安法》,促使英、美、澳、加等纷纷推出不同程度的移民或“救生艇”安排,助港人逃离中共魔爪。但吴志森指,香港的高官、警察和蓝丝同样觊觎对这些门槛低的移民计划,有警察家属还在网上展示他们已续办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准备透过英国BNO 5+1移民计划移英,引起网民不满。
吴志森强调,BNO 5+1移民等“救生艇”计划,是香港年轻人牺牲自由乃至生命,满身是伤才换取的,“这是给香港一个特殊情况,特别是高危年轻人作为救生艇的。如果警察、高官子女都可以透过这些计划移民到彼邦,对这些打生打死的年轻人岂不极不公平?很多呼声认为要进行比较严格的筛选或审查,了解申请人家庭背景。”
他认为,当美国拒绝维稳部门人员的子女家人移民,这个做法有很大机会会应用到不同国家的移民计划之中。“当美国如此清楚来申请移民签证的人的背景时,而且跟(五眼联盟)英国、澳洲、加拿大、新西兰分享同一个情报网络,这些国家都可能会进行同样的筛选”,吴志森说。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