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据《洛书》之文将其整理为九类,成为天子治理天下所依据《洪范九畴》,而《洪范九畴》正是对《洛书》中治天下之理的总结。(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如果说后世历代帝王是以礼乐政刑来治世,那么,我们在有关夏代的史料中,更多看到的却是乐治天下的盛美,而礼、政、刑在那个时代似乎并未与乐相提并重。这是因为帝禹时代,道德更为高尚,民风更为质朴,相应的,乐的内涵远比后世礼乐之乐更为精深。此外,除了以乐沟通天地,教化天下,天子治世还要依据远比后世礼乐政刑更为内涵博大的治世法则《洪范》,而礼,政,刑的内容也都涵盖在这《洪范》之中,也就无需特别提出了。
《洪范》,可以理解为人间版的《洛书》。
按《尚书正义》所载,大禹治水时,一只神龟从洛水中负文而出,正是上天所赐的《洛书》。大禹据《洛书》之文将其整理为九类,成为天子治理天下所依据《洪范九畴》。所以说,《洛书》不仅包含了治水的道理,也包含了治天下的道理。而《洪范九畴》就是对《洛书》中治天下之理的总结。
《尚书》中专有《洪范》一篇,开篇写到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向商纣王的叔父箕子询问天道,箕子就将《洪范九畴》写了下来,呈给武王。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帝禹《洪范》不止于夏代,历经商代,直至周代还一直做为天子治理天下的重要参照,是为三代治世之法典。
箕子就将《洪范九畴》写了下来,呈给武王。(图片来源:072 Ji Zi/维基百科)
《洪范九畴》,望文知义,洪,即是大,范,即是法则,九畴,意思是有九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一、五行;二、五事;三、八政;四、五纪;五、皇极;六、三德;七、稽疑;八、庶征;九、五福六极。
《洪范》第一是“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那金木水火土又是什么呢,是金属,木头,江河之水吗,又或是金元素,水分子之类的东西吗?其实都不是。所谓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的概念。按现代物理学的概念,我们可以将五行理解为某一微观层面上的五种基础粒子。在那一境界中看,万事万物莫不由这五种基础粒子构成,从而在那一境界中分属于五种基本属性,而阴阳变化之道,五行生克之理则借此制约于万物。于人而言,五行之理正是天道的一层展现。《洪范》将五行列为第一,即是将天道列为第一。无论治水还是治世,都要顺应其道才行。所大禹治水时,是顺应水势地脉,加以疏通引导,治理天下也是同样的道理,要顺应五行的特性,顺应万物自然之理,去合理疏通引导。所以从这《洪范》第一义上,我们已可感受到那时人的境界有多高,他们超越纷繁的表象,以天道为依据,去洞体察世界。
《洪范》第二是“五事”,即貌、言、视、听、思五个方面,天子须做到容仪要恭,出言而人皆遵从,所视须明察,所听须明听,所思能洞见入微,于事则无所不通。按《尚书正义》引《五行传》所载“貌属木,言属金,视属火,听属水,思属土。”,又可知“五事”正是“五行”于天子自身的一种对应,这也正是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说过了天,就要说人,所以这天子五事被列为《洪范》第二。此外,天子能正自身,方能正天下,而后世读书人所讲的内圣外王之理,正由此一脉相承。
第三是“八政”,即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八个内容。食,是指教民务农。货是解决资用。祀是敬事神明先祖。司空是负责安置民居,大禹当年治水时,就是被尧封为司空的。司徒是教民以礼义,司寇是负责惩治奸盗。宾是教民以礼待宾客,也就是外交活动,师则是军旅之官。这是国家政务最为重要的八个方面。后世礼乐政刑中,政的内容也就发源于此。政在当时的地位,没有后世那么高,因为政是表面的东西,而在表面之上,还有天道,上古之人更重天道,能够顺应天道,表面的东西才能理顺。至于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离天道,离神明,离自然越来越远,也就越来越重视表象,才会将政特别的重视起来。但因为这种对政的重视从源头上讲是以对天道的偏离而起的,所以不只政的内涵不断变小,其实际的效果上也大打折扣,到了今天,从政者都以政务为第一要务,却常因偏离天道而乱政不绝。
《洪范》第四是“五纪”。即岁、月、日、星、历数。古人用这五项来纪录天时,而八政之施要遵从天时。所以,从此亦可看出,当时的八政,虽然讲的是具体事务,但内涵不离天道,而今天政务则完全是人事了。
《洪范》第五是“皇极”。中国人有句话叫“过犹不及”,主张不走极端,要行中正之道。而所谓建皇极,是指天子要行大中之道,是以立极于天下。那是一种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的状态。能够立极于天下,九州万姓皆尊天子之德。此外,皇极这一项被排《洪范》第五位,也有其深意。《洪范》共有九项,第五项是中间的一项,“皇极”位列第五,正合于“大中”之意。所以这个极,不是极端之极,而是中正之极,这才是天子所立之极。
第六是“三德”,即正直,刚克,与柔克。这说的是天子立极的具体治世方法。当世道太平时,天子治世以正直之道,当世道不平时,天子需克之以刚,当世道和顺时,天子需御之以柔。针对不同的情况刚柔并济以治世,这就是施人政而用天道。
如果这些都已做到,但还有疑虑未决,那么就要通过占卜的方法请示天意,这也就是《洪范九畴》的第七个内容:“稽疑”。所以古时宫廷里都设有卜筮之官。
第八为“庶征”,就是说根据天子的德行与施政,五行之气会有相应的验征。天子有德,施善政,则风调雨顺,天子失德,施恶政,则引来天灾异像。这些吉征与凶征,也都是天子治理天下时所应参照的。
其九为“五福”,“六极”。神明在上,人有所为,皆有报应。行善者得五种善报,是为“五福”,行恶者得六种恶报,是为“六极”。
虽然,今人难以完全理解《洪范九畴》中的道理,但是,这些泛泛的了解也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这部贯穿于三代的治世法典,其内涵远远超过后世的礼、政、刑的概念。上古之人更接近于天道、神明、自然,整个社会呈现着天人相协的文明气象。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