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指,“江核心”让贪官们如鱼得水,他们反对“习核心”这个事不奇怪。(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16年08月21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李文隆综合报导)习近平重臣栗战书在中共“七一”前曾首度公开在政治局层面喊出“习核心”口号,不过在官方报导中被隐去。日前,曾因发表提醒习近平防政变文章爆红的微信公号“环球之音”,再发表栗战书有关“习核心”讲话原文。迹象显示,中南海博弈正在持续升级。
“习核心”仍在博弈?神秘微信公号再发栗战书讲话
8月20日,大陆背景神秘的微信公号“环球之音”以题为“栗战书: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核心”,发表栗战书6月底在中直机关会议上有关“习核心”讲话。并将“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这个核心,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核心。”这段放在文章前突出强调。
此前,8月10日,大陆微信公号“北京论坛”曾发文披露,栗战书在中办表彰大会上要求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这个核心,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核心。”
多家外媒报导认为,这是首个政治局委员公开喊出“习核心”,值得关注。
但8月12日,大陆官媒发表栗战书这一讲话时,只提到要坚决服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的指挥调遣,要牢固“核心意识”。栗战书所提的前述“习核心”直接说法蹊跷被隐去。由于江派刘云山掌管文宣,这一敏感删节动作引起外界猜测。
今年初,从邓小平时代开始,在江泽民之后,在胡锦涛时代销声匿迹的“领导核心”说法首现,地方、国企和军队以及官方报导均造势表态支持“习核心”。直至目前,官方的正式文件对“习核心”未有公开宣示。
公开报导显示,“习核心”受到贪官阵营的抵制。香港《明报》3月15日报导,在3月14日全国政协会议闭幕后,曾庆红秘书施芝鸿拒绝回应如何看待“习核心”的问题。当看到记者要拍照时,施芝鸿举手遮挡镜头并说:“你不要照。”
据港媒《前哨》杂志8月号报导,中央巡视组在2月巡视江派常委刘云山掌管的中宣部后,反馈其存在的五大问题。其中要害问题是看齐“习核心”意识不强,甚至暗自以消极模式反对“习核心”。
8月19日,“环球之音”发表署名墨宇的文章“生死度外:国家民族存亡之际,重现!使命!民族大义!”。文章指,在习近平反腐之下,官僚集团在整个官场的“不作为”,即政府“罢工”,甚至公然对“看齐意识核心意识”都保持着所谓观望态势;结果是在削弱执政权力的合法性与核心领导人的凝聚力。文章还指他们试图篡夺最高权力。苏联解体就是前车之鉴。
体制内学者辛子陵曾向海外媒体透露,中共执政党是分裂的,存在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习近平为首的改革派组成的司令部,一个是以“江核心”操纵的反对派的地下司令部。因为“江核心”纵容干部贪腐、拢络党羽、贪官们如鱼得水。体制内的这些贪官,他们本能的抗拒公正廉明的中央领导,所以反对“习核心”这个事不奇怪。
香港《明报》早前刊发孙嘉业评论认为,今年秋举行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据信习近平的党内核心地位将在会上正式确立。
呼应中南海博弈 “环球之音”频发挺习文章
旅美政论家陈破空8月16日在自由亚洲电台解读认为,检阅“环球之音”网站,发现主要言论,都是挺习,明显是习近平阵营专门设置的。
翻查“环球之音”近期文章,多呼应中南海激烈博弈作挺习姿态。如前述关于栗战书的“习核心”讲话,以及署名墨宇的文章“生死度外:国家民族存亡之际,重现!使命!民族大义!”
8月11日,该微信号刊发了习近平年初在中纪委会议上的讲话《党内存在野心家、阴谋家,这个必须说清楚》。
自由亚洲电台署名林保华的评论文章指出,“野心家、阴谋家”是文革时期形容林彪的。什么人够得上林彪的地位?要对外讲清楚,显然不是指周永康这只死老虎;而且起码是政治局常委级人物,不论是前任,还是现任,这都表明党内权力斗争还要深入进行,必将相当惊心动魄。
8月11日,“环球之音”则重发了提醒习近平“防政变”的《防政变是今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政治工作》一文,该文本是曾发于2014年6月的旧文,并再度引发网络热传。但该微信号随后删除了这一文章。
该文明确提出,政变应该是北京当局“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需要特别注意防范的”。并举例前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被政变下台的教训,探讨了可能发生的政变形式,并提供了对抗政变的政治策略。
旅美政论家陈破空在自由亚洲电台撰文解读指,“环球之音”有关政变的文章所列举中外历史对比,再次证实,中共党内高层斗争,你死我活的烈度,远超外界想象。
评论认为,在时下的时间点和背景下,对中共高层发生政变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怎样估计,都不为过。因为习近平与江泽民及其代理人的斗争,仍然没有结束。
8月12日,“环球之音”发表了习近平7月1日发表的“全力清除党内最大威胁”讲话。
体制内学者辛子陵早前在接受希望之声采访中曾指出,江是习的最大威胁,他认为,江泽民和曾庆红是这两个人是动乱的根源。习近平不拿下江曾,后患后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