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如何减少伤害呢?(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受到小人的妒嫉和诽谤。那么如何减少伤害呢?古人提出了“三不”见解。:“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这“三不”能够做到了,那么灾祸自然就会减少。
小人通常都有强烈的嫉妒心,随意地责备他们可能会引来报复;揭露别人的隐私,换谁都会反弹,反过来他们也会揭发你的不足。过去的事情,忘掉不好吗?
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犯了一点错,被他的领导在众人面前责备,弄得这个人很没有面子。于是,这个人他处心积虑地报复那位领导,最后结局就是领导被免职。所以,对待那些小人,反而不宜过度责备。
下面讲一则唐朝名相裴度丢官印的故事,相信会给您带来启发。
裴度丢印的故事
唐朝中期有一名相叫裴度,他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不仅位高权重,而且在相位二十年。但你可知道,他的福德是因为积了大善而得的。
在《尧山堂外纪》中,裴度自评道:“尔身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一片灵台,丹青莫状。”他的一生都在修养自己的德行,虽然貌不惊人,但心向灵台。
裴度在担任门下侍郎时,前往吏部选拔官员。他对同行的给事中说:“我升官有很多侥幸,这些人升一级半级都很难,没有我这么幸运。我从未考虑过被贬官。”裴度不相信抽签占卜,也不追求穿得好、吃得好。他经常和人说,鸡肉和猪肉,有了就吃;生老病死,顺其自然。该死时也无法抗拒。他的度量大概如此。
裴度担任中书令时,有一次忽然有人说官印丢了,周围的人都惊慌失措。裴度却叫人设宴,跳舞唱歌。大家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私下里认为他很奇怪。
夜深了,下属禀报说官印找到了,并未丢失。裴度也不理会,尽兴而散。
有人问:“印丢了,你为什么还这么镇定?”
裴度回答:“这肯定是小官私自拿去盖印,处理慢一点,他就会悄悄送回来。处理急了,他可能就会把印丢到水里或火里,这样就真的找不到了。”当时的人都称赞他的大度和冷静。
一般来说,官印丢了往往是会丢官的。但裴度丢了官印后,不但没有去责备盘查,反而把自己喝的大醉,盖章后忘了还印的同僚趁机还了大印。或许,最终裴度也不知道是谁拿的官印。但那又如何呢?官印回来了,自己的官位保住了,也就够了。
世人做到“三不”,其实就是在做事时考虑别人的感受。人的善念出来了,灾祸自然也就没有了。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