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清 文章来源:BBC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08-6-20
中共政治体制改革从邓小平开始三起三落。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说,中共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既有战略,又有策略,并以经济改革的名义推进。 被称为"中共理论高参"的李君如最近应邀在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作了题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及其走势》的演讲。 他在演讲中说,多年来,一直有一种舆论,认为中国的改革是从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中国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似乎中国至今未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历史依据
李君如把十一届三中全会视为中国改革的标志,而且是政治体制改革打头,先是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然后才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他还举农村包产到户例子说,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设立县人大常委会,实现县和县以下直接选举都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 原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现任台湾综合研究院研究员的阮铭说,从历史角度上分析,李君如的观点有其一定的依据。
原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阮铭采访录音
阮铭说,在1978年到1980年之间,中国共产党的确是在把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的,而且政改也的确走在前头。 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并不像后来共产党所说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解放思想,要搞民主。 一直到1980年8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阮明认为,当时邓小平和胡耀邦的确是想把中国推向民主。但遭到胡乔木、邓力群和陈云等人的反对。他们借波兰团结工会事件说不能搞政治体制改革。到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提出的政改计划被冷藏起来。
三起三落: 民主来自人民还是执政党的恩惠?
当时,中央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而阮明认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实际上就是反对民主,反对政治体制改革。 1986年胡耀邦试图重提政治改革,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改为"一个中心三个坚定不移"。但胡耀邦因此被打成支持资产阶级自由化,被赶下台。
胡下台后,赵紫阳成立了一个政改办公室,还想继续政治改革的努力。但那时邓小平已经变了,他的政治体制改革已不再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了,而是机构改革或称行政改革。而且他特别强调不能搞西方民主,不能搞议会制度。 89年赵紫阳下台,天安门民主运动遭镇压后,中共提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基本上就再也不提政治体制改革了。
李君如认为,没有过分宣扬政治改革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高明之处。"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而且每一步推进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而不是像前苏联那样叫得很响,老百姓却没有任何实惠,结果国家都垮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的确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改方向。从过去的"积极稳妥推进"到"深化"。 但观察人士认为,到目前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阮铭认为,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延续了邓小平晚期的政改方针,即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进行机构改革或行政改革,而不搞西方式的议会民主。
台湾模式: 台湾国民党时隔八年又重新掌权
如果对中共来说西方式的议会民主不可取,那麽,台湾式的民主是否可取呢? 阮铭认为,台湾与中国大陆拥有同一文化,国民党与共产党从创立阶段看也本属同根生,都是共产国际的产物,在党的建制上极其相似。 台湾最后一个独裁者蒋经国在1986年开始推行包括开放党禁和报禁在内的一系列民主措施。 当时也有人担心,国民党会因此失去政权。蒋经国回答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 但20年之间,台湾的民主日趋成熟,台湾的经济也没有因为政治改革而垮掉。 在反对党民进党上台执政八年后,国民党现在又重新掌权。 国民党能搞立法院直选到总统直选,前后不过10年,为什麽共产党就不能?
阮铭认为,中国民主改革的问题是中共内部的开明派现在都被清洗到体制外,李君如和俞可平等中共党内理论家目前所吹捧的民主完全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不是真正意义的民主。
阮铭说,其实民主并无东西方之分,就是看权力是共产党赋予的,还是来自人民自己。
- 关键字搜索:
- 再议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