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嫉心捲起亂世一頁風雲(圖)
不要小看妒嫉心,小至影響自身的命運,大至則可能影響一國的命運。
(圖片來源:合成圖 Adobe stock)
歷史上著名的千古一仗「圍魏救趙」,要我說,遠因是起於一顆妒嫉賢能的心。表面上看似微小的私心,隨著時空的演進,可以如蝴蝶效應般的改變自身的命運,甚至一國的運勢。
撕毀同門情誼的妒嫉心
孫臏與龐涓是同門師兄弟,一同拜鬼谷子為師學習兵法,兩人見學業有成,便向老師告別,準備投入大爭之世一展抱負。對於去處,龐涓選擇了當時天下一等一的強國魏國,也順利地受到魏惠王的賞識,被冊封為上將軍。在爭名奪權的驅使下,龐涓竟對師弟孫臏動了妒嫉之心。
龐涓知道自己的兵家大才不及孫臏,擔心孫臏受魏王重用或為他國重用,於是暗中策劃,公然陷害他入獄。孫臏在監牢被殘忍地挖掉膝蓋骨(稱臏刑),臉上也被刺了字(黥刑),面對毫無防備又突然降臨的災難,他以堅忍的意志等待一個機會,終於遊說齊國使臣將他祕密地載回齊國。
「因果」在局勢中發酵
戰國之世風起雲湧,上將軍龐涓率領魏國大軍大舉進攻趙國,趙國的將才兵力不敵魏國,於是派遣特使馳赴齊國求救。齊威王衡量大局後,決定出兵援救,於是向孫臏尋求良策。孫臏獻計說道:齊軍可以不用遠征至趙國邯鄲,而是直搗魏國大梁,讓正在趙國攻城的魏軍回兵救援,即可達到救趙的目的。
在戰況激烈的時候,龐涓接獲大梁危急的緊急王書,果然回師救援。孫臏算準「桂陵山地」是龐涓大軍的必經要道,於是派兵在此地等候伏擊。果然,這一擊讓龐涓大軍折損大半,狼狽地逃回魏國,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經典戰役「圍魏救趙」(桂陵之戰)。
魏國為了補償在桂陵之戰中的損失,便進攻弱小的韓國。同樣的,韓國向齊國告急;同樣的,齊威王向孫臏尋求良策;而孫臏故技重施,再次發動「圍魏救趙」的計謀,但是這次解救的是韓國。此戰成為龐涓與孫臏的最後一戰。
韓、魏之戰,韓國五戰五敗,元氣大傷,此時,龐涓再次接獲大梁危急的消息,果斷拔營回防大樑。大梁城下齊軍猛烈攻城,直至龐涓逼近時才突然撤兵,龐涓登高遙望仍可見到齊軍的火把旗幟,於是下令全力追擊,準備一舉殲滅。
追擊過程中,總能看見遠處旗幟散亂的齊軍,卻始終無法追上包抄,從齊軍留下的軍灶數量逐漸減少的情況看來,龐涓推斷齊軍的逃兵越來越多,兵力已大幅減弱。
其實這是孫臏「避戰示弱,退兵減灶」的誘敵之計,欲將龐涓誘入「馬陵山地」。馬陵山地道路崎嶇狹窄,當魏軍進入山谷後,隊形被縮排、拉長,蜿蜒在山谷之中,於是當齊軍如山洪般湧出時,魏軍被分割成無數小段,被各個擊滅。最後魏軍大敗,龐涓拔劍自刎,太子申被俘。
馬陵之戰以後,一等一的強國魏國損失了有統兵才能的龐涓及其精銳主力,後又被秦國趁虛而入,從此不再有逐鹿中原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