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肖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後蜀亡國前的那個新年,也就是公元964年的除夕,按照蜀國宮中的舊俗,宮門上要掛起桃符板,題寫上吉利的字句,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春聯。孟昶就親自在桃符板上題寫道:「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對聯寫得很好,很喜慶,但是,眾人没有想到的是,這副對聯竟然一語成讖。當時北宋正在攻打後蜀,新年過後,才十幾天,後蜀就兵敗國破,而宋朝派來到這做知府的官員居然就叫呂餘慶。真的就是「新年納餘慶」,一過年就迎來了呂餘慶。一個字都不差,就是這個餘,就是這個慶。至於「佳節號長春」則正應了宋太祖的生日長春節。這一天,大家會慶祝,本來只有宋朝的子民才會慶祝宋朝天子的生辰,跟別的地方沒有關係。但現在西蜀人也成了宋朝子民了,所以他們也要開始一起過這個長春節了。說起這些故事,非常有意思,可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後蜀之亡,是天意。但,天意也並非無來由的,所以,中國人講天人相應,天意在人事上都是有其對應的。
後蜀國破並不是一首詩造成的,這首詩只是天意的示警,而它的國破是在此之前就種下了前因。據歷史記載,後蜀國主孟昶不恤政務,非常奢侈。到了什麼程度呢?他居然用七寶裝飾溺器,也就是夜壺。七寶是金銀琉璃珊瑚瑪瑙珍珠之類的東西。所以宋太祖對此就很感慨,他說「以七寶飾此當以何器貯食?所為如是不亡何待?」意思是說,一個夜壺你竟然用七寶來裝飾,那你拿什麼東西來吃飯呢?這麼奢侈怎麼能不亡國呢。
與後蜀亡國相對的是北宋的興起。當時宋太祖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征服了周邊強藩大鎮。從天意上講,當然是天命歸宋,但對應到人事上,也有其體現。古人認爲國君的德行會影響一國國運。所以,就以宋與後蜀爲例,會看到宋太祖與後蜀孟昶在德行修爲形成鮮明對比。
在古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公元962年(建隆三年),汴梁新宮修成。宋太祖坐在正殿之上,命人把宮門層層打開。過去的宮門就是一層一層,排列成非常直的一條線。宋太祖就指著筆直一線的宮門對左右說:「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見之。」就是說,這條線啊,就像我的心一樣,稍有不正,所有人都能看到。其實他這句話,講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就是做為一國之君要注重道德修為,當爲道德之表率。
再舉個例子。宋太祖雖然出身戎武,不甚拘於小節。但卻能夠恭儉自律,不喜歡奢靡。他的皇宮不算豪華,所用的帷幔也都一律用樸素的青布製成。皇后曾建議他用黃金來裝飾肩輿,也就是他坐的轎子,乘之出入。太祖卻回答「我以四海之富,宮殿悉以金銀為飾,力亦可辦,但念我為天下守財耳,豈可妄用?古稱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意思是說「我用四海之富,就是把整座宮殿都用金銀來裝飾,也是可以辦得到的。但是,我要做的是為天下守財,豈可濫用財富,正如古人所說,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雖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但人在其中,並非無所能爲。如果人們平時能夠順天而行,遵道重德,天意也必然會福祐這樣的人與事。現代人在無神論的作用下很狂妄,竟然說什麼人定勝天。人永遠不會勝天,但順天而行的人,可以得到上天的庇護與賜福。
責任編輯: 古風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