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記者被拒簽 美國商會表態揭示的香港經濟暗湧(組圖)

 2018-10-09 13: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中美貿易衝突近日有「升級」跡象,美擬限制由中資持股25%以上的企業收購美核心科技公司,預料有關方案本周五出爐,香港亦恐涉其中。李嘉誠就曾被美國點名禁購
示意圖。圖為香港首富李嘉誠(右)及兒子李澤鉅(左)在長和系股東大會上交頭接耳。(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0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香港外國記者會副主席、英國《金融時報》亞洲新聞主編馬凱(Victor Mallet)被港府拒簽、又無解釋原因一事,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美國商會罕有發表聲明,表明此舉損害香港經濟地位。有關消息更指向一件或許明年將在香港發生的危機

香港外國記者會副主席、英國《金融時報》亞洲新聞主編馬凱,被港府拒絕續簽工作簽證,其後僅獲發7天旅遊簽證、回到他居住超過7年的香港。他昨天在臉書感謝所有參與由香港六大新聞團體發起的聯署(威廉亚洲官网 聯署人數已超過1.5萬),並表示:「在過去超過七年,香港是他與家人的家。」

《金融時報》亞洲新聞編輯、香港外國記者會(FCC)副主席馬凱(Victor Mallet)
《金融時報》亞洲新聞編輯、香港外國記者會(FCC)副主席馬凱(Victor Mallet)。(Getty Images/Paul Yeung)

這份聯署的目的是為了促請港府解釋事件。《蘋果日報》報導,獨評人協會召集人呂秉權指斥,港府將政治紅線凌駕受《基本法》保障不同政見的言論及集會自由權利,是「莫須有做法,創下非常壞的先例,將大陸的做法搬到香港。」

除了傳媒組織關注事件外,在香港的外商商會也罕有就事件發聲。美國商會昨日發表聲明指出,這次事件向外界發出一個令人憂慮的信息:「沒有新聞自由,資本市場不能有效運作,商業和貿易也不能可靠地進行」。

聲明強調,「任何壓制新聞自由的舉動,均會破壞香港作為龍頭的金融和貿易中心的競爭力」,並表明「香港理應向國際商界說明,在香港這個世界級城市,言論自由、通訊自由仍是穩固,以讓商界考慮香港作為一個重要的中心」。

不僅如此,美國商會也特別提及,事件已經引起國際商界圈子注意。過去國際商界一直認為香港是一個開放、自由的社會,給本地記者與編輯新聞自由、「大型國際傳媒也因為香港有法治、聯繫性和言論自由,以香港作為總部」,如同國際的商業企業看待香港的角度一樣,「我們也是支持自由貿易、市場開放、有道德和負責任的商業行為,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是支持具透明度和資訊流通的核心價值。」

去年10月,一直關注中國及緬甸等地的人權問題的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哲斯,被港府拒絕入境,當時港府以「干預香港內政」為理由,引發國際爭議,但所引起的遠未及這次事件,因為羅哲斯乃政界人物,而馬凱只是一名新聞工作者,反映港府的政治紅線已經延伸到更多領域,越來越有「中國式」管治的影子。

羅哲斯英國地址的整條街道,包括母親及鄰居,都收到匿名恐嚇信
羅哲斯英國地址的整條街道,包括母親及鄰居,後來都收到匿名恐嚇信。(圖片來源:Paolo Valli推特截圖)

港媒指出,這次美國商會公開批評是「前所未有」、「絕無僅有」;親建制陣營的自由黨黨魁鍾國斌受訪也表示,香港美國商會向來很支持香港的發展,也是香港商界的「老朋友」,「為何這次會發展成美國商會也發聲?」

事件不但反映外資對事件的憂慮程度超越過往任何外籍人士被拒絕入境的事件,也因為世界正站在一個特殊的時間點上。

目前中美貿易關係緊張,貿易戰打得不可開交,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早前指出,過往香港都不會牽涉到中國與西方社會之間的問題,因為香港作為實行「一國兩制」的國際城市、有必要維持其「特殊地位」,但這次事件令人不禁要問:「香港在政治上還與中國有甚麼分別?」

蔡子強指出,過去香港都為中國擔任「窗口角色」,因為西方社會認為香港與中國有不同的政治體制、認為香港有獨特角色。他指出,然而這次香港當局的舉動甚不明智:「已經影響到貿易戰中,香港已不能再擔當中國的窗口角色,看似『愛國』的行為,完全是『害國』。」

不僅如此,美國商會高調批評事件,或許釋出另一個信號。

香港工業總會昨日舉行中美貿易戰研討會。《蘋果日報》引述主席郭振華表示,香港情況「並不樂觀」。他明言:「明年出口或更嚴峻......出現裁員潮是必然的事,不只涉及香港職工,內地裁員的數目會較大」。

他坦言,有些香港企業態度「不以為意」、「不懂得擔心,但其實有可能某些企業過年後發現再沒有定單」。

美國市場對香港來說至關重要,雖然理論上,香港並不屬於貿易戰範圍內,但今年6月多家國際媒體均指出,中資近年頻頻收購入股香港各領域企業與集團,中資、港資已經難以分清,因此早前美國向中國進口鋼鋁徵收額外關稅時,香港雖然在世貿屬於獨立成員,但仍然被納入徵稅範圍內。

面對美方公布的新一輪徵稅清單,有港商坦言:「沒有美國市場肯定要完蛋」
面對美方公布的新一輪徵稅清單,有在東莞設廠的港商坦言:「沒有美國市場肯定要完蛋」。(Getty Images)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經濟專家分析指,香港近年明顯偏重引入國內資本,創科公司企業良莠不齊,並成為這些中資邁向國際的平台,而且中資港資已經難以區分,海外科技公司對此敏感度並不大,但直言:「目前情況已經不同,貿易戰以及美國川普政府的一連串行動,已經令國際社會意識到香港的角色已經轉變。失去獨特性、與大陸其他城市同化的香港,很可能會失去她賴以維生的經濟命脈。」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