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7月21日訊】今年以來,金融去槓桿儼然成為中國經濟工作的最重要內容。在7月14召開的五年一度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與歷來著重強調金融行業的發展與壯大不同,今年會議的重點轉向金融應服務實體經濟,尤其需要加強監管防範系統性風險。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與4月25日召開的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主題進行集體學習的政治局會議相輔相成,體現了自上而下對防範金融風險的高度重視。今年以來,一行三會紛紛下達文件,加強金融監管,以防範金融高槓桿風險。中國的金融槓桿問題到底有多嚴重?為何當下金融高槓桿值得重視,其表現形式又如何?
中國金融槓桿率已經處於高位
在對中國金融槓桿的描述上,此前已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提出量化評價指標。IMF在威廉亚洲官网 4月19日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FSR)中提到中國信貸快速增長使得金融穩定風險不斷增加。IMF報告中提到,當前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規模已達到GDP的三倍以上,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信貸敞口也有所增加。
中國許多金融機構資產負債存在著嚴重錯配,流動性風險和信貸風險處於較高水平。而在去年10月IMF的一篇《Resolving China’s Corporate Debt Problem》工作論文中,提到中國2009年-2015年間信貸平均增速高達20%,大幅超越名義GDP增速,需要防範西班牙、泰國以及日本這些信貸缺口類似經濟體的前車之鑒。
國際清算銀行BIS近年來也頻頻警示中國銀行業風險,根據BIS在2015年9月首次提出的以私人非金融部門信貸/GDP缺口測量各國債務水平的指標來看,中國在兩年前這一缺口指標便已經高達25%,超出2%-10%的正常範圍,是全球最高水平。以史為鑒,BIS提出一旦一國缺口指標超過10%,隨後三年,該國有2/3的概率發生「嚴重的銀行業緊張情況」,並預測中國會在三年內發生銀行業危機。
當然,不僅表內信貸增速較快,更加值得警惕的是,近年來中國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加劇了中國金融高槓桿的局面。以銀行為例,若以資產負債表內反映的槓桿率來看,截至2016年,中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3.28%,高於8%的資本充足率要求,處於非常健康的水平。但如果將表外業務考慮進來,銀行資金通過嵌套設計經由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信託,證券,保險,基金)逐級加槓桿,金融槓桿的實際水平則呈級數倍放大之勢。嵌套設計之複雜,金融體系內部來回空轉,導致實際的金融槓桿水平甚至難以準確測算。
《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7》中首次明確提及的中國影子銀行規模,也是十分巨大的。數據顯示,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表外業務餘額253.52萬億元(含託管資產表外部分),表外資產規模相當於表內總資產規模的109.16%,比上年末提高12.04個百分點。其中,擔保類19.03萬億元,承諾類16.08萬億元,金融資產服務類164.63萬元。
金融高槓桿下的諸多風險
在筆者看來,中國金融高槓桿的情況,特別是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發展較快,管理較為薄弱的情況需要加以重視。在筆者看來,雖然近年來表外業務的快速發展與創新,但諸多資金並未服務於實體經濟,而是在金融系統空轉,推高金融槓桿率的同時,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蘊含著諸多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降低了銀行資本監管的有效性。2013年以來,中國影子銀行更多依靠同業業務的發展規避監管,主要體現為通過同業存單和同業理財等在負債端主動負債擴充資金池,在資產端通過直接加槓桿或者委外加槓桿投向標準化產品,擴大利潤空間。然而,商業同業存款無需繳納存款準備金,同業資產也不必計提撥備,不受貸款計畫約束,且對銀行資本金的匹配要求僅約為企業貸款的四分之一。過度依賴同業業務加大了銀行體系的脆弱性。
二是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由於金融創新涵蓋多個金融機構且通過嵌套分層,繞過金融監管,不僅推高了槓桿率,也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此前,銀監會發布的專項治理「三套利」的工作通知中詳細列出涵蓋了可能存在的套利手法95種,諸如以理財產品購買理財產品、用同業資金對接理財產品、資管規劃、放大槓桿、賺取利差等,都是資金在金融體系空轉,推高槓桿率的體現。
三是推高了實體經濟資金成本。資金通過嵌套設計在各金融機構逐級增加槓桿的同時,也層層推高了資金成本,促使資金脫實向虛現象的出現。而融資難、融資貴的現狀與金融機構內部資金空轉形成鮮明對比。
四是弱化了信貸投向指導。例如,面對房地產市場過熱,房地產相關貸款比重本應受到限制,但通過同業業務,可以繞道投入非標資產,進入房地產市場等監管限制行業。
五是增加了資金期限錯配的流動性風險。同業存單並未納入同業負債,這對於一些面臨資金壓力的中小銀行來說,往往會有很強動機通過發行短期同業存單支持中長期投資、導致加入同業存單後的負債超過銀行負債三分之一標準,一旦流動性緊張或市場利率上行,則流動性風險加大。基於上述風險,「一行三會」、財政部紛紛採取措施,規範地方融資、強化表外業務監管等。筆者認為,今年金融去槓桿確有必要且會繼續深入下去,但與此同時,去槓桿過程中亦面臨種種政策風險,筆者將在在下一篇系列文章中具體剖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