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系統去槓桿,股市、樓市和債市都將受影響。(圖源:公有領域)
【看中國2017年5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大陸防控金融風險、金融去槓桿仍然是今後一段時間的輿論焦點。那麼,在金融去槓桿大環境下,股市、樓市和債市這些大類資產該如何配置,也成為投資者所關心的話題。
4月25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並表示,要高度重視防控金融風險。4月26日晚間,中共官媒新華社播發了這次政治局會議的新聞通稿。在新華社發的這篇通稿中,風險這個詞被提到了22次。
4月27日,中國央行網站發布消息稱,深化金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高度重視防控金融風險,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
業內人士指出,防控金融風險、引導金融機構有序去槓桿仍然是今後一段時間金融領域的重點,而這一切也都意味著金融監管大風暴已經來臨。在金融去槓桿大環境下,中國金融系統將發生很大變化。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這是官方第一次將應對金融風險提到這樣的高度。中國金融風險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的金融創新呈現野蠻發展態勢,金融業風險不斷蔓延,金融創新發展超過了金融監管的預期。
金融風險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現跨境傳染的複雜性,交叉傳染的特徵明顯增加,尤其中國多年積累的風險正在不斷顯現。中國經濟處於下行通道,從去年以來,無論是中共政治局會議還是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都聲稱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上述要求意味著,金融監管體制將有重大變革,有一些職能將合併。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曾剛表示,金融業交叉混業趨勢越來越明顯,由於現有金融監管規則按照機構分業監管,當機構跨行業時,便存在監管空白,由於不同機構開展相同業務時,所受到的監管強度不同,還容易出現監管套利空間。
一系列微觀風險的爆發引發了監管機構的關注。例如,2016年12月,國海證券的「蘿蔔章」事件;2017年4月,民生銀行的「虛假理財事件」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監管部門監管的強度進一步加大。近期銀監會出臺了多份銀行業監管文件,重點對同業和委外進行檢查,這些規定的落實直接限制了銀行和金融機構加槓桿的空間,也將改變過去金融機構無序擴張和無序加槓桿的情況。
今年金融機構的經營壓力增大,不但要保住利潤增長,還要防範風險,特別是去槓桿帶來的流動性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銀監會第一季度工作會議上也放出「狠話」,表示必須下重手整治金融亂象。
這些都對資本市場產生影響。金融監管從嚴利空債市,銀行為應對MPA考核,需要調整自身資源分配,首先賣出的資產便是債券和貨幣基金,MPA預期會持續擴圍加碼直接利空債市。
股市短期受到流動性及預期的負面影響,無風險利率上升和風險偏好下降,但分子基本面有支撐,且槓桿去化比較充分,整體以震盪為主。長期來看,MPA考核、資管新規等一系列金融監管動作直接作用於銀行、券商等機構,對股市有一定負面作用,但信貸收縮存在一定的滯後性。
熱點城市限購限貸加碼升級,銀監會要求嚴禁房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預計這一輪房價上漲接近尾聲,可能調整到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週期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長期人口向大都市圈流入趨勢不變,中期大都市圈土地供給不理想,短期金融收緊,因此未來房地產調整主要是短週期調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