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連續發出各種政策或密令,試圖從多渠道進行資本管制。(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面對人民幣不斷貶值和資本外流速度加快,以及外匯儲備的快速下降,中國央行連續發布各種政策或密令,試圖從多渠道進行資本管制。包括收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嚴控人民幣淨流出,還有加大企業到海外借債槓桿率等等。
阻止人民幣淨流出 匯出100元必須進口100元
中國的資本管制愈發嚴厲,而中國整個金融系統亂象紛呈的根本原因是金融監管的過度干預,行政命令代替市場機制。繼推出境外機構境內存款準備金制度後,央行為收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再出新招。
近日,有消息稱,中國大陸的商業銀行得到央行有關部門的通知,主要包括:從即日起,嚴控資金池業務的流出上限,任意時點淨流出餘額不得大於0;截至1月18日淨流出的餘額已經大於0的,暫停流出,僅可以流入,直到淨流出的餘額小於0為止;淨流出餘額已經大於0的,當天辦理業務為淨流出的,銀行要對超出部分繳納100%存款準備金,情節嚴重的監管機構將取消銀行的資金池業務資格。
據第一財經日報1月23日報導,一位總部在上海的某銀行自貿區分行人士確認了此事。「這一規定就是為了嚴控通過人民幣資金池向外流出的渠道,不過,現在對外投資和關聯公司對外放款還是能做的,只是管得更嚴格了,要在合規的範圍內,不能是虛假的交易。」
目前中國跨境資金池主要分為兩個:人民幣跨境資金池和外幣跨境資金池。前者的主管單位是中國央行貨幣二司,後者主要由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來負責。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司長王允貴表示,外幣資金池主要涵蓋的是大的跨國公司,去年年底以來,外匯局做了一個系統,對資金池的流入、流出、淨流入、淨流出的數據進行調查,這屬於外匯局應該掌握的數據。
收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提高做空成本
目前離岸人民幣匯率存在貶值的壓力,中國央行相繼出臺的一系列措施目的都是為了收緊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從而提高做空人民幣的成本。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總經理宗良向媒體透露,市場上想要買外匯,就得有人民幣,這就涉及到人民幣的進出,短期來看,央行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想增加炒作套利的成本,使其難以達到預期的效益,從而穩定人民幣的匯率。
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出現了資本外流加速的狀態。而人民幣對美元貶值預期增強,資本流出的壓力也隨之加大。外匯局數據顯示,2015年1∼12月,銀行累計結售匯逆差4659億美元,全年跨境資本流動呈現淨流出態勢。
從1月11日開始,人民幣在離岸市場上的借貸利率在迅速上升,香港離岸人民幣銀行同業隔夜拆放利率(HIBOR)暴漲印證了這一點,這裡面反應了中國央行收縮境外人民幣流動性的意圖。
中國境內企業跨境融資槓桿率翻倍
陸媒23日消息,中國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最為顯著的變化是,境內企業跨境融資的槓桿率由1倍提高到2倍。
從事離岸金融的人士表示,企業跨境融資額度翻倍是境外直貸的利好。將企業跨境融資的槓桿率由原先的1調整為2,這表明,假設淨資產不變,企業可借的外債額度翻倍。同時,《通知》還鼓勵企業借用人民幣融資和中長期融資。
另有猜測認為,這是中國央行在鼓勵國內的企業到境外發債(借外匯),然後回來結匯以充實外匯儲備。
人民幣國際化的停滯甚至倒退
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對大陸銀行業發出密令,要求各銀行不准向客戶透露抑制資本外流的相關措施信息,這個指令被業內人士解讀為中國央行試圖阻止人民幣貶值引發的民眾恐慌情緒蔓延。
最近一段時間,不僅是資本項下,還通過經常項目,推遲結匯、不結匯,總體的收緊,對抑制資本外逃有一定的效果。但中國央行一系列收緊措施,讓市場存在一種質疑聲,這是否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暫停,甚至倒退?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中國央行出臺的限制購匯的辦法來看,中國央行放棄了資本自由流動,也就是放棄了加入SDR(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籃子)的基本承諾。因為只要對資本自由流動進行了限制,該貨幣就宣布放棄了國際化的努力,因為任何一種貨幣都不可能在無法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實現國際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