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體
「干」的演變
干 gān gàn
干,是一個像形字,甲骨文像帶杈的木棍形,在丫杈兩端和分叉處捆上石頭,是原始的狩獵工具,金文跟甲骨文字形大體一致,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干。如今又成了干、干、干的簡化字。
干,讀gān,本義為原始狩獵工具,用以攻取野獸,所以引申為觸犯,冒犯:「干國之紀」、「干犯」。又引申為沖:「哭聲直上干雲霄」。又引申為追求,求取:「子張學干祿」。由干犯又引申指強行過問或制止不該管的事:「干涉」、 「干擾」、 「干預」。又引申指牽連,發生關係:「毫不相干」。又 用作「干」表示乾燥:「塗干則輕,椽燥則直」。進而引申為不用水的,乾洗。又表示枯竭,空虛的:外強中乾。
又表示徒具形式的,如:乾親。乾親是指將子女承寄他人認作乾父母的做法,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期以來較為流行的一種習俗。乾親是沒有血緣或婚姻關係而結成的親戚,「乾爹」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爹;「乾媽」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媽。
又用作干、干的簡化字,讀gàn,表示事物的主幹,樹幹,用作動詞,指從事某種活動,又引申指才幹。
地支配天干,猶如樹枝配樹幹,所以又引申指天干。
干,從乙從,表示上出的意思,倝也兼表聲,讀qián,由傷處借用為八卦之一,象徵天,乾坤、幹道。也讀作gān,由傷處義引申表示乾燥,有引申表示枯竭。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