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已成為中國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在應對地下水位不斷下降和缺水日益嚴重的局面。
中國擁有全球20%的人口,但淡水供應僅佔全球的7%。中國是全球水資源最為匱乏的國家之一。
隨著中國的增長,這一問題已變得更為明顯。在水資源短缺的威廉亚洲官网 事例中,未來8個月,南部地區的雲南省省會、擁有500萬人口的昆明市將對城市用水進行限量供應。
洗車業、公共洗浴場所和花園的用水都將受到限制,同時將鼓勵城市居民節約用水。
相對於更廣泛的問題,昆明的困境不過是冰山一角。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分會總監、匯豐與氣候夥伴同行(HSBC Climate Partnership)項目負責人王利民表示:「淡水資源短缺將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國家主席胡錦濤注意到了這一問題,他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表示,水資源短缺已影響到了「中國的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和國家安全」。
除了今年媒體關注的洪水和乾旱問題,由於過度開採,乾旱的北方地區的地下水位一直在下降,這一趨勢很難逆轉。
中國政府一直試圖通過一系列政策解決這一問題,這些政策將加大水利基礎設施投入、嚴格污染標準並減少消耗。
今年,具有象徵意義的「一號」文件就與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有關,國務院一直在密集下發此類文件。
中國政府已撥出高達4萬億元人民幣的預算,用於未來10年的水資源項目,包括農村灌溉、防洪、水資源供應和節水。
但是,今年大多數政策不過是以往曾嘗試過的政策的擴大版,這讓分析人士猜測,中國的水資源危機何時(而非「是否」)將達到開始制約中國經濟的程度。
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咎於政治,因為沒有哪一個單獨的部委能夠直接控制眾多的水資源系統。
在中文裡,與水資源相關的部委被稱為「九龍」,包括水利部、環境保護部和農業部等9個部門。
農業消耗了中國大部分的水資源,因為為了幫助滿足日益上升的食品需求,農作物灌溉面積已擴大。「水資源嚴重影響了(中國的)社會和生態發展,」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蔣禮平表示,「水資源確實短缺,這對食品安全有著重大影響。」
不斷上漲的食品價格以及中國對進口大豆和玉米日益嚴重的依賴,將食品安全提到了政治議程上更高的位置,這為水資源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推動力。
洗煤、紡織染色、紙漿等行業也屬於水資源密集型產業,工業用水約佔水資源需求的五分之一。
如果政府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那麼水資源短缺將對經濟轉型起到一定作用,因為耗水型紡織廠或造紙廠正慢慢被迫提高生產效率。
水資源定價將在完成這些改革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從2002年到今年6月,中國大城市的水費上漲67.8%,達到每立方米2.68元人民幣,」世界資源研究所(WRI)駐北京水資源專家鐘麗錦解釋道。
「但考慮到污染治理成本,目前的水價仍很低。水費佔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低於其它國家。」
一個積極因素在於,與全球同業相比,中國很多工農業技術實踐仍較為低效,所以效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中國政府認識到了這一點,宣布了一個聽上去有些艱鉅的目標:到2020年,將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用水量從2008年的水平上減半。
迄今為止,這條路走的並不輕鬆。在美麗的太湖沿岸,持續瘋長的藍藻證明了管理中國水資源行業的難度。
儘管經過多年的努力,並斥資數百萬美元用於太湖整治,但太湖每年仍有大量藍藻繁殖。
參與太湖整治工作的人士表示,情況正在好轉。但與中國其它水治理項目一樣,進展並不快。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缺水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