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真偽難辨的太平天國史(圖)

 2011-01-16 13:4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7
    小字

太多的歷史是人造的

我是南京人,生於1970年,祖籍在皖北,那裡是捻軍的故鄉,1948年,我們家和很多窮鄉親逃荒來到南京。

我從小就聽過很多「捻子」的故事,既有「鬧捻子」的,也有「打捻子」的,捻軍和太平軍關係很深,順帶就瞭解了不少太平軍的掌故,在當年,太平天國是顯學。

印象最深的,是說鳳陽的「大捻子」張龍,評書裡把他傳得神乎其神,說他有東宮和西宮娘娘,東宮娘娘叫蔡小姐,武藝高強,上房如履平地。抗戰前幾年,有個說書的在鳳陽說這段故事,當場站起個老太太,大喝一聲:「胡扯,根本沒這回事。」那說書的不服氣,說他這段書傳了兩代了,怎麼可能錯?那老太太大怒,說:「我就是蔡小姐,我這麼小的腳走路都不穩,怎麼可能上房?」

這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我去皖北采風,在鳳陽文史館還看見過這段記載,這個給我一個教訓,就是孤證不立,不要迷信任何口碑,除非它得到其他有力的旁證。

真偽難辨的太平天國史

太平天國的研究曾如日中天,上世紀90年代初起,又跌入低谷。

對於這段歷史,從清末開始一直被各種影射史學左右,為了當時需要,肆意歪曲,比如梁啟超、高天梅為「激發民氣」,就偽造過石達開遺詩,如影響最廣的「我志未酬人猶苦,欲憑赤手拯元元」。

辛亥革命前後,為弘揚革命精神,開始大力推崇太平天國,因為革命黨反清,太平天國是敵人的敵人,自然被認為是盟友,且確有太平天國後人參加辛亥革命,於是,太平軍被現代化了,推崇民主、男女平等、平均地權等革命黨的綱領,被安到洪秀全的頭上。

對太平天國,國民黨一直比較矛盾,一方面,正面褒揚太平天國是孫中山的主張,不好違背;另一方面,又不願直面農民革命。於是一邊是蔣介石出版《曾胡治兵語錄》,推崇曾國藩;另一邊白崇禧修亭子紀念石達開。

以後不同左派為爭奪話語權,進一步歪曲歷史,到戚本禹搞《李秀成評傳》,則完全成了惡作劇式的作偽和比附,無非是借歷史研究之名,為政治運動製造影響,這就讓太平天國史成了謠言和影射史學的重災區。

最近幾年,因憎惡暴力,人們又走向另一面,負面意見較多,一些學者將其視為邪教。

我們總在說謊,狂熱吹捧太平天國和狂熱抨擊它的人往往自覺不自覺地殊途同歸。

春秋筆法造就了謊言慣性

為什麼太平天國歷史研究幾度沉浮,真偽難辨,成了時評家遮人耳目的道具呢?

這與太平天國的影響分不開,它歷時14年,縱橫18省,建立了特色鮮明的政體,留下豐富的出版物、文書、口碑和記載等,可以說,任何一種主張、評價,如果不採取科學的歷史方法,戴著有色眼鏡去找,都能找到「一手資料」。

就像李秀成口供,同樣的7萬字,羅爾綱看到詐降,酈純看到變節,范文瀾看到革命家本色, 而戚本禹看到投降派面目。洪仁玕的《資政新篇》,有人看到「脫離農民崇洋媚外」,有人看到與時俱進改革開放,有人看到可貴的進取精神,而有人卻看到權術迷的異想天開……總之,帶著結論去找論據,結果必然是偏頗的。

中國人有時評傳統,借古諷今是通例,所以歷史總在被重新發現,這成了精英知識份子的慣性,他們總覺得老百姓是蠢蛋,需要替他們思考、下結論,所以絕不滿足於敘述歷史本身,而要代為剪裁、代為思考和評論,而且唯恐自己的越俎代庖被發現,索性連歷史素材一併修改了,好讓讀者看上去就是自己說的那麼回事。

更諷刺的是,太平天國自己就喜歡這樣做,洪仁玕說過,揚雄死於西漢被寫成王莽大夫,是值得推崇的春秋筆法。洪秀全為抬高自己,乾脆連古代的帝王稱號都取消了,唐太宗成了唐太侯,梁惠王被稱為梁惠相。清軍也差不多,根據《欽定剿平粵匪方略》裡殲「敵」總數,中國人死幾回都不夠。

我提倡說歷史,而非評歷史,我所希望大家逐步擺脫這種誰站在誰一邊的思維定式。

走向明天須拋棄精英主義

太平天國的困境,很多是我們文化的困境,其中一些問題至今仍存在,比如我的書出版後,支持太平天國和批評的人都有人說,我的書是站在他們一邊的,事實上我沒有站在任何人一邊,我只站在了歷史的一邊而已。

我的感覺是,國人還沒學會與異己共存,還沒有學會讓別人說話,什麼時候我們的社會學會了這些,並且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常識,迷局就解脫了。

現實的問題是,很多意見不同的人感覺壓抑,很容易走向極端,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問題,反而最不允許批評,結果被黑暗吞沒,成了黑暗的一部分,這就是二元論的延續,彷彿不是黑的,就必然是白的。近來歷史讀物流行,我感覺這種風氣非但沒有消退,反而因流行而增強了,因為這種簡單邏輯雖然不準確,但吸引人。

黃仁宇先生那個著名的比喻,即歷史的三峽,近代史的中國無數次接近了它,但一直未能去的突破,我認為,要超越這一難關,有賴民族智慧的整體提升。這就要我們徹底擺脫精英主義思想,樹立精英社會的理念。只有全社會精英化,實現思想的兼容並包,才能徹底擺脫非此即彼、非王即寇的歷史輪迴,否則悲劇必然會一次次重演。

所以我提倡說歷史,而非評歷史,我所希望的,就是從自己做起,大家逐步擺脫這種誰站在誰一邊的思維定式,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走向未來。

 

本文對原文有所刪改。原文題為《要精英社會不要精英主義》

来源:北京晨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