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林保華:新一輪通貨膨脹考驗胡溫體制

 2007-08-18 00: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通貨膨脹也自自然然的降臨。這一輪通貨膨脹對中國政治會造成什麼影響,值得關注。

一九八六年,中國在缺乏配套情況下,由鄧小平率領沖關進行物價改革,在引發通貨膨脹後,衝擊社會穩定,也導致政局動盪,鄧小平躲到幕後,由趙紫陽承擔責任,也造成改革停頓,甚至引發後來八九民運,再演變成六四屠殺。雖然如今中國的經濟、政治情況與當年已經有很大不同,但是如果不能解決問題,其後果會如何也很難說。

在朱鎔基擔任總理的時代,"刺激內需" 一直是發展經濟的方針,當時沒有通貨膨脹的問題。然而後來經濟結構有很大變化,但是計算物價指數的辦法還是老一套,加上不肯加息以免打擊股市與損害國企利益的情結,一直忽略物價升高的潛在壓力。人民幣不斷升值和經濟過熱自然也容易帶來通貨膨脹,但是也沒有引發當局的注意。一直到去年年底糧食漲價,到今年春天豬肉漲價,才引起社會的重視。因為只有關係到民生的物價才叫物價,至於能源、鋼鐵等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似乎不叫"物價";然而這些物價的上升,怎能不影響民生?

去年底的糧食漲價,有政府托價之說,原因不明。但是到了豬肉自發漲價,政府才明顯的發急了,總理溫家寶多次巡視,還髮指示,但是由豬肉掀動,許多食品開始漲價,包括牛肉、雞蛋、食油,乃至月餅、速食麵等等。在中國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中,食品佔三成八,正是"民以食為天",這才能理解為何生產資料上漲,樓價上漲,在數字上並不明顯,當局也並不在乎的原因了。

根據官方數位,2006年CPI只上漲1.4%,有關部門預計2007年才2%,但是人們的感受才遠不止這個數字。2007年第一季度的CPI是3.3%,但是5月初,一位元香港駐北京記者列舉許多物價上漲的事實說:"火車票加價了、商品房價格大幅上漲、食品價格上漲了……,在全國各地居民物價漲聲一片之中,國家統計局的CPI數字顯然跟廣大百姓的感覺不太一樣,難怪近年不斷有人對統計局的CPI數字提出質疑。"但即使如此,CPI數字還不斷上升,5月是 3.4%,到6月突然是4.4%。人們的感覺自然也更大不同。

最能說明當局心理的,是7月19日官方公布經濟統計數字時,香港"大公報"的標題:"增長超預期,經濟未過熱"。這反映了官方看法的不一致 ,還是明知通脹加劇,為了某種原因而必須刻意迴避問題?

這個問題在7月26日拿到政治局會議討論,結果確定是經濟過熱,特別指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擴大,涉及大眾切身利益的有關問題極待解決。" 胡錦濤也表態必須壓抑經濟過熱。然而怎麼壓抑法呢?新華社的報導說:"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確定的方針政策,穩定、完善和落實宏觀調控政策,財政政策要加大對結構調整支援力度,貨幣政策要穩中適度從緊,著力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加快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些話裡大部分都是廢話。關鍵還是,要讓經濟迅速發展,股市一直創新高,迎接十七大,迎接奧運會,但是不能讓經濟與股市因為泡沫而爆破,這是高難度的事情。所以溫家寶常跑菜市豬肉檔詢問價錢,給予降價承諾。另外還有一個絕招,為防止民眾的通脹預期而推動通脹,媒體又成了替死鬼。湖南一家報紙因為根據業者的說法報導"豆腐香干擬8月起漲價"而被處罰,說它發布假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宣布,新聞媒體不得發布虛假資訊、誇大價格上漲的影響,否則當局要追究不實報導的相應責任。由此可見當局對通貨膨脹的惴惴不安心理。

因此至今為止,政府的調控手段仍是非常溫和,所以經濟繼續快跑,股市繼續新高,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最近在上海舉行的2007國際金融投資博覽會上,投資大師、量子基金創始人吉姆羅傑斯表示:"我認為中國股市的牛市還將持續80年。"形勢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胡錦濤與溫家寶就不必那麼緊張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