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代枕头为什么又高又硬?(图)

 2025-11-28 11: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间定窑白瓷婴儿枕。
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间定窑白瓷婴儿枕。(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现代人强调健康舒适,枕头通常用记忆棉、乳胶等较柔软的材料;古代枕头从木、竹到瓷,各种硬式材质都有。这不禁令人好奇,古人为什么要睡高高的、四四方方的硬枕头呢?

“枕头”二字的由来

人类最早被发现有使用枕头的记录,是在公元前7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也就是现今的伊拉克。

原始时代,人们睡觉时会用石头或捆草去垫高头部。直到战国时期,才陆续出现竹枕、木枕,也开始衍生功用性的枕头,如:警枕、药枕等。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枕头”一词最早竟然是由曹操所创立的。据传,有一次曹操挑灯夜读,突然睡意袭来,他的书僮来不及挪开床头的一叠木匣军书,曹操便靠在军书上呼呼大睡。书僮发现,平时辗转反侧的曹操,那天竟睡得十分安稳。

第二天,书僮便献上一个雕刻过的木箱给曹操,曹操问,这东西为何物?书僮应答是垫头之卧具,曹操便将此卧具取名为“枕头”。之后,“枕头”就渐渐地普及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古代硬枕的作用

古代枕头的种类有很多,大致上可分为“软式”和“硬式”两种,包含玉石、陶瓷、漆器、皮、藤、竹、布等。

但事实上古人还是使用软枕居多,只不过软枕不易保存,留存下来的不多,而硬枕利于长久保存,出土的数量相较之下更多,导致给现代人一种错觉,认为古人每天都睡在又硬又高的硬枕上。

相较于现代柔软的枕头,古代的硬式枕头又硬又冷,为何古人会如此钟情于硬枕呢?

由于硬式枕头大多冰凉,可算得上是一件消暑神器,且古人的头发比较长、发髻比较厚,垫在冰冰凉凉的硬式瓷枕上,能够起到一点缓冲作用,让他们躺在瓷枕上时不至于太难受。

除此之外,古人认为瓷枕有明目益睛、老而不昏的保健功能,因此不少百姓都喜欢在夏天时,躺在瓷枕上睡觉。

而且,瓷枕对古人来说还是一种文化载体。工匠们喜欢在瓷枕上刻出各种名言警句,让使用的人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可看到,能够精神充沛、充满正能量。

更重要的是,古代的硬枕还有让人发奋读书的功用。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喜欢睡木枕,因为当他枕着木头睡觉的时候,若不小心动了一下身子,木头就会翻滚,从而被惊醒,继续起来用功读书,所以这种枕头也被称作“警枕”。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时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