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被滥用的气候行动:称拯救地球却带来危害(图)

科学迷思之三

 2025-11-22 06:5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上海 雾霾 空气污染 环境
 空气污染严重的日子里,太阳从上海天际线升起。(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很多气候活动家高喊“拯救地球”。然而,这些口号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经济安全、国家主权甚至基本生存权的风险。下面从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简明扼要地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1、绿色幌子下的财富转移——巴黎协定、碳信用与ESG投资

1.1巴黎协定的结构性不对称 

巴黎协定(2015年)被誉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里程碑,但其框架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了从发达国家向中国等大型碳排放国的单向资本流动。美国等富裕国家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约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而中国虽已是世界最大碳排放国,却仍被划为“发展中”国家,直至2030年后才面临硬性排放上限。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分析指出,这种不对称在未来20年可能导致美国GDP损失高达2.5万亿美元,而全球减排效益却相对有限。

-表面:巴黎协定(2015年)被称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里程碑。 

-实际:发达国家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约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 

-问题:中国虽是世界最大碳排放国,却仍被划为“发展中”国家,直到2030年后才会受到硬性排放上限的约束。 

-后果:美国等富裕国家可能在未来20年因资本外流损失数万亿美元,而全球减排效果却有限。

1.2碳信用(Carbon Credits)市场的隐蔽流向 

《巴黎协定》第6条允许国际碳抵消交易,预计到2030年形成约1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国在该市场中既是信用生产者,又是主要买家。北京支持的企业通过内蒙古等地区的再造林项目生成碳信用,并向西方公司出售,实质上将资金注入中共的财政金库。并大量惠及中国的光伏与电动汽车出口企业,占全球绿色技术供应链的80%。

-机制:巴黎协定第6条允许国际碳抵消交易,预计到2030年形成约1000亿美元的市场。 



責任编辑: 瑜正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