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又将一外资数据藏入黑箱。(图片来源:Adobe stock)
【williamhill官网 2024年7月30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7月29日,“加强版”上证指数发布,而中国官方将停止发布外资每日进出股市等相关数据,随着中国经济前景堪忧、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外资不断撤离中国,当局要出台《金融稳定法》加强控制。
“加强版”上证指数发布
7月29日,“加强版”上证指数首秀。根据此前安排,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自2024年7月29日起正式发布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实时行情,同时将指数代码和简称分别调整为“000888”和“上证收益”。
根据上交所联合中证指数公司的公告,此举是“为便利投资者观察上海证券市场整体收益情况”。
据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编制方案显示,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是上证综合指数的衍生指数,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符合条件的股票与存托凭证组成样本,并将样本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以2020年7月21日为基日,以3320.89点为基点。样本空间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组成。ST、*ST 证券除外。
中国官媒称,上证综合指数发布于1991年7月15日,即投资者最为熟知熟悉的“上证指数”、“沪指”。作为价格指数,上证综合指数不计入样本现金分红,仅反映指数样本价格表现。而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则是上证综合指数的衍生指数,其在上证综合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分红再投资收益。
不过,投资者们发出质疑:目前上证指数尚未收复3000点,这是直接发布新的“加强版”指数强行突破3000点吗?
官方将一外资数据藏入黑箱
据彭博社7月29日报道(链接),为了掩盖海外资金持续撤离A股的资讯,中国将在8月19日停止发布外资每日进出数据。
据沪深交易所的公告,自8月19日起调整沪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机制,公告显示沪深股通调整后,每日收盘后公布当日成交总额及总成交笔数、ETF成交总额、前十大成交活跃证券名单及其成交总额,并按月度、年度公布前述数据汇总情况。每季第5个沪深通(指外资动向)交易日公布上一季底外资对个股的总持有量。
彭博社分析指出,和此前实施的第一阶段披露机制调整比,8月份调整的主要变化在于目前港交所在收市后公布的买入和卖出成交额将调整为成交总额。这意味着,目前投资者还能在盘后获得的当日外资进出数据,以及前十大成交活跃证券的买卖成交数据,8月19日起将无法再看到,同时,外资对个股持股数量也将改为季度公布。
彭博社认为,这一次不再披露信息可以被视为中国政策制定者为提振当地投资者信心的进一步尝试,当地投资者的信心因全球资金外流而受到打击。至7月1日-26日,海外基金经理抛售了约3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大陆股票,创下10月以来最大单月流出量。
经济刹车 中国官方忙着把数据藏入黑箱
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曾停止发布青年失业率,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舆论认为或因中国经济不断下滑,就业市场十分紧张,而青年失业率的数据很难看,所以停止发布该项数据。
在去年6月份,中国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为21.3%,这是自2018年有该项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之后中国官方发布了改变统计方法的“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
除了青年失业率,北京当局不断限制和缩减披露范围的还有土地销售、外汇资产、债券交易、CONVID-19(新冠病毒)疫情死亡人数、学术信息、高官履历等信息的揭露。
例如,从去年开始,中国每月发布的土地销售数据,缺少房地产开发商购买的土地面积数量和支付的价格,该数据是在1988年开始发布。此前用于开发的土地销售数量暴跌逾50%,凸显中国房地产危机比中国官方所说的更为严重。
再如,外汇储备数据自2017年以来一直保持非常“稳定”。在此期间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照理应该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中国央行可能在掩盖其中的变动情况,外汇储备或隐藏在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中,或因权贵及富裕阶层转移资产到海外,以及被官方将其中一些外汇储备用于干预人民币汇率,这些因素都导致外汇储备没有增加。
《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指出,去年以来中国官方限制或切断海外用户取用不同的数据库,包括企业注册资料、专利、采购文件、学术期刊和官方统计年鉴。特别令人关注的,是取用万得(Wind)的数据也受到限制。万得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库,公司位在上海,其经济和金融数据被中外分析师和投资者广泛使用。
并且北京当局对西方顾问、核数师等信息提供者施压及审查,因为跨国企业都依赖相关数据及信息,评估在华营商的风险。
金融风险越来越大 即将出台《金融稳定法》
中国即将出台《金融稳定法》,其中包括设立基金援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这是北京致力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环。
中国官媒6月26日报道,《金融稳定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进行二次审议,之后发布了二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7月底。
立法机构通常在三审后通过新法案。《金融稳定法》是中国首部专门针对该国66万亿美元金融市场之风险预防、化解和处置的综合性立法,这涵盖了银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
华泰证券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该法律提供了“系统性金融风险预防和跨机构监管的顶层设计”,以解决金融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协调问题,从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稳定法》在2022年12月进行了首次审议。7月1日发布的新修订草案显示,“中央金融工作领导机构”将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政策的决策和监督。
草案二审稿删除了草案中有关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FSDC)职责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了中央金融工作领导机构职责。中央机构将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工作的决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修订案还规定,金融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也应承担起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责任。
《金融稳定法》新草案赋予中共在风险防范和化解方面更大的话语权,凸显了中共在引导国家金融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中国人大会议去年3月通过组织改革方案,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划入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金融稳定法》的其中一个关键优先事项是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该基金旨在作为救助陷入困境金融机构的后备资金来源,以防止风险蔓延。该基金主要将从金融机构筹集资金。
中国央行还可以通过再贷款工具提供低息贷款,这些贷款应通过处置风险机构的收入来偿还。
基金的具体规模尚未正式公布。不过,2022年,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表示,该基金最初从金融机构筹集了646亿元人民币。
中国证券的分析师预计,该基金每年将筹集1200亿至1800亿元人民币,使其足够应对任何重大金融危机。
分析师表示,该基金将涵盖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重要金融机构,例如主要银行和保险公司,以及被认定为高风险的机构。
法案还规定,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及其主要股东必须首先自救,采取必要措施清理债务和挽回损失,然后再寻求外部援助。
目前,中国金融体系正面临房地产危机持续、经济复苏乏力等多重挑战,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也威胁着中国的金融稳定,中小银行成为金融业的脆弱环节。
中国虽已设立了存款保险、保险保障基金和信托保障基金,但这些基金的规模并不足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