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的到来意味着冬季进入了寒冷阶段。(图片来源:Adobe stock)
1月5日(腊月初三)是小寒,俗话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是24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冬季进入了寒冷阶段。在中国北方,一直有着“小寒胜大寒”的说法,所以御寒保暖势在必行了。中国人讲究饮食顺应节气,老辈人传承下来的小寒传统可别丢了。今日小寒,再忙也要记得“吃2肉、食3样、做1事”!
何谓“吃2肉”?
(1)羊肉
每逢寒冷冬季,大家率先想到的滋补肉类当属羊肉。羊肉富含蛋白质以及多种营养元素,食用过后有御寒暖身的作用。对于冬天尤其怕冷的人来说,经常喝些羊肉汤是不错的选择。羊肉和山药、胡萝卜、白萝卜等“根菜”相互搭配煲汤滋补效果都很不错。
(2)鸡汤
自古以来,鸡汤都是大家“进补”的首选之一!老南京人有“逢九吃鸡”的传统习俗,故而小寒节气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会在餐桌上准备好鸡汤和鸡蛋。鸡汤经过文火慢炖,鸡肉营养价值融入鸡汤中,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整个人都暖和了。
何谓“食3样”?
(1)糯米饭
小寒节气处于“数九寒天”阶段,气温持续下降,广东人会在小寒这天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糯米饭。糯米的营养价值比大米高出不少,有不错的滋补作用,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在寒冷冬季经常吃些糯米来抵御严寒。在南方,糯米饭除了糯米为主食材,大家还会习惯加入花生、红枣、红豆等食材蒸着吃,香浓软糯,营养丰富。
(2)菜饭
对于老南京人而言,小寒节气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当属菜饭!过去生活条件艰苦,所以菜饭只不过是盐、油、青菜、大米煮的饭,而现在菜饭的搭配食材也丰富多样化。香肠、咸肉、青菜、板鸭丁、糯米等食材加上姜末混合煮成菜饭食用,生姜有驱寒的作用,寒冬食用再合适不过了。
(3)腊八粥
小寒过后就是腊八节了,所以中国不少地区有小寒节气吃腊八粥的传统习俗。所谓“腊八粥”,就是用大米、小米、红枣、莲子、花生以及各种豆类食材熬煮而成的粥。喝完腊八粥,春节也就越来越近了!大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暖胃又消寒。
何谓“做1事”?
腊祭
小寒节气在腊月,而自古以来,祖辈们就有在黄历十二月份举行“腊祭”的传统习俗。腊的本义为“接”,故而有新旧交接的说法。在中国,腊祭是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祭祀习俗。腊祭有着对祖先的怀念、祭百神造福百姓以及老百姓农忙丰收后的喜悦三层意义。所以说,小寒节气“腊祭”的传统习俗可不能丢!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