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贵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修炼人是真正的好人、善良人,是众生遇到危难时可以挺身而出的救人者。(绘图:Winnie Wang/williamhill官网
)
在杭州拱墅区桥西直街有座张大仙庙,纪念的是晚清一位叫张胜贵的道家修炼人。此人有何事迹值得后人建庙供奉呢?
张胜贵是湖北蕲水县(今湖北省浠水县)人,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沿着京杭大运河云游到浙江,在杭州北新关拱宸桥东结草为庐,也就是搭了个草棚子在此修道。他持戒精严,不吃荤腥,头戴铜戒,腰系葫芦,每日宣扬道家的天尊圣号,时常拿把苕帚为当地居民洒扫街巷,逢人即劝行善积德。他还会用医术给人治病,仁心妙手,治病效果很好,对穷人经常分文不取,有时还免费赠送他制作的治病丹药。
张胜贵治病有一个规矩:从不到病人家里去治病,你要请他医治,必须到他的草棚子里来,哪怕是当地的豪强大户都得如此。慢慢的人们越来越敬佩他,认为他是有道的高人,开始叫他“张大仙”,“大仙”是当时江浙一带民间对道家高人的尊称。
有一年当地县令,听说民间有位张大仙,觉的这是张胜贵妖言惑众所致,于是令人捉拿。抓人的衙役到时,却发现张胜贵停止呼吸死了,于是回报已死,县令不信亲往查验:真的发现张胜贵呼吸全无,额角冰冷,心头不跳,气息绝,身僵硬,于是让乡人收殓,第二天他却复活了过来,一切正常。这个奇迹顿时轰动全城,人们更加相信他是有道之士了。就连原来不信的县令,也相信他是有真功夫的了。
张胜贵住处附近的拱宸桥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也是杭州城区最大的一座石拱桥,为当地的名胜古迹之一。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秋,左宗棠率军向杭城的太平军猛攻,由于拱宸桥桥心设有太平军堡垒,经战火洗劫,古桥损坏严重。张胜贵发心维修拱宸桥,由于他的号召力,当地官吏、乡绅、民众同心合力,遂使古桥焕然一新。
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三月二十一日,张胜贵正在桥上打坐,忽然看见有位妇女堕河,他当即俯跃而下跳入河中救人,妇人获救了而张胜贵却溺水死亡了。张胜贵溺水时,有只雄鹰飞过来,抓着他的道士发髻试图将他救出水中。等到众人将他救起时,发觉他面色如生却已经去世了,大家都认为他是用“尸解”之法成仙走了,时年五十九岁。
张胜贵一生善心利人,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众人。当地人于是在他桥东原结庐处将其安葬,墓顶塑雄鹰,并建一亭,塑其像于其中。绅老联名上书朝廷,请求敕封建庙以资祭祀。
次年,光绪帝敕封张胜贵为“张大真人”,于墓庐处扩亭为祠,敕曰“张大仙庙”,就连慈禧太后亦赐“显佑仙官”尊号,以彰其功德。在当今大陆的教科书中,慈禧太后几乎是完全的负面形像。但从此记载中可见,当时的晚清从太后、皇帝直至全社会依然都是敬重修炼人的。
由此可知,在传统社会中,无论是王朝的初始阶段,还是王朝的末期,全部都是信仰佛、道、神的,整个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都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对神佛的信仰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信神、向往修炼、注重道德与阴阳的和谐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全部。
资料来源:《张大仙道行碑》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