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传媒用词频率“厉害国”输给“稳预期”(图)

原标题:中国传媒用词频率“厉害国”输给“稳预期”反映贸易战严峻

 2019-01-03 12:2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中国传媒用词频率“厉害国”输给“稳预期”
(图片来源:Adobe Stock)

【williamhill官网 2019年1月3日讯】(法广RFI)根据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计划2018年年终报道,在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中国大陆传媒的惯用词也有所改变,从2018年7月初美国开始发动贸易战之后,“厉害了,我的国”已经在传媒上失去往日的光芒,取而代之的是“稳预期”,一个较为收敛的用语。甚至连环球时报的用语,也从之前好战的《自卫反击战》变了《贸易战唤醒中国,我们的社会在成熟》。

撰写这份报道的是该计划中心主任、前资深大陆新闻工作者钱钢。报告以统计方式,计算大陆传媒惯用词的使用频率,反映中国的政治状况。

报告书指出,人民日报8月11日的头版大标题是《稳预期,不畏浮云遮望眼》,这是中共官方喉舌首次在标题上用上“稳预期”这个用词。“预期”基本上是信心,要对中国经济和大体上的情况要有信心。红色的小标题写道《经济形势年中看》,之后另一个粗体字的小标题是《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经济稳则预期稳》。文章大致的意思就是不必要对中国经济担心。

但报告书同时指出,中国的政治术语当然不是光从字面来解释,而是要懂得个中字里行间的奥妙。“稳预期”这个词在人民日报的历史上,在标题上只出现两次,两次都在2018年8月。内文中出现这个词,2018年上半年只有3次,但下半年却出现48次。

“稳预期”频频出现,“厉害国”却逐步收缩。赞扬中国在习近平领导下取得举世瞩目经济和科技成就的《厉害了,我的国》,2018年3月成为中国有史收入最高的纪录片。国家传媒之前亦一直为此片大搞宣传。但到了下半年,其出现的频率次数,只有上半年的六分之一。

美国刚发动贸易战时,环球时报在7月6日的社评标题是《用打抗美援朝的意志打对美贸易战》。但到了10月17日,它的社评标题是《贸易战唤醒中国,我们的社会在成熟》。后者的内容讲的是贸易战对中国“战略耐心”的“巨大考验”。内容指出:“贸易战来得还是很突然的,整个中国社会都没有预料到它会形成今天的规模和强度。这样的强刺激对在现代化路上立足未稳的中国来说显然是巨大考验,中国有可能被激怒,开展一场准备不足的鱼死网破式的战斗。中国社会是很容易被美国逼出原有的改革开放之路,退回到保守和封闭中去的。”

报告书指出,“中国制造2015”和“中国方案”也在下半年逐步退出传媒的版面。所谓“中国方案”就是中国已经发展出一套特有发展模式,可以借鉴其他国家仿效。根据报告书,中国传媒出现“中国制造2025”的用词,上半年占了全年大概75%,下半年只25%。至于“中国方案”,下半年只占全年的五分之二。

报告书认为,上述两个政治用词频率在下半年明显缩小,可能是中共领导层对国际大环境变迁的反应,也顾及其对本国政治环境的影响。

习近平在最近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用上了以下的用词:“难以想像的惊涛骇浪。”这是对中国面临巨大挑战的一个明显的警告。

人民日报用“金融风险”这个词,也有明显的增加。报告书指出,2015年和2016年,“金融风险”的见报率只是属于“温”的类别,但到了2016年已经成为一个“热”词,而且还一直的继续发热下去。根据报告书,2015年,“金融风险”这个词出现大约225次,之后一直升温,到了2018年已经差不多出现350次。

“下行压力”也一样。根据报告书,2018年第四季传媒出现“下行压力”的次数,比起其他三季高出至少一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法广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