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尚一专栏】香港经济2016年展望(一)

 2016-01-17 00: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williamhill官网 2016年01月17日讯】作者前言:我始终认为,社会的进步是靠人去推动的。社会不会在没有任何力的作用下自动滚滚向前,只有大部分人关心社会并且身体力行去推动,我们才有可能享受到社会前进发展的果实。所以,我愿意写下自己思考的成果和大家分享。你可以说,然而这并没什么用,但我想,作为个体我在努力改变些什么,这就够了。

2015年香港的关键字是财富危局,2016年将是惨烈的断崖式硬着陆。

2015年,香港处于前所未有的财富危局。危局的核心表现是高资产价格,或者说天价资产。其实质是虚壳价格泡沫和高负债的组合:一方面,高资产价格=汇率x(股市+楼市),高资产价格看起来很辉煌,但只是表面漂亮的肥皂泡;另一方面,背后是天量负债的极其畸形的经济,包括过度依赖大陆经济、生产要素价格奇高、企业经营困难,民众实际收入萎缩以及天量负债。高资产价格是香港经济的毒瘤,已经吸干香港的社会财富。在2015年四季度,随着股市下跌、楼市冰冻、美联储加息,香港高资产价格泡沫开始破裂。

2016年,香港将进入硬着陆阶段。世界上所有的经济泡沫破裂之后都不会有所谓平稳的软着陆,只可能以硬着陆的经济崩溃收场。在经济硬着陆崩溃后,社会往往出现严重动荡,甚至产生饥荒和战争等后果。2016年,中国经历金融危机后进入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阶段,加上国际经济乱局,推动香港的高资产泡沫全面破裂,香港经济将以惨烈的方式崩溃。

2016年是香港历史上最主要的下降拐点。从香港开埠起,经历了长达170多年的长期经济增长,2015年达到表面辉煌的顶点,但内里已经处于全面危局。2016年是香港经济和社会断崖式崩溃的主要拐点。我曾经概述过香港的关键问题,并且提及长期的黯淡图景。在2015年,以多篇经济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香港的主要问题,准确预测香港中近期的经济下滑走势。2016年开始的惨烈崩盘,也是我分析的中近期经济下滑与长期黯淡图景的衔接。

如果考察香港的长期历史,就会发现“2015危局 —— 2016 惨烈 —— 长期黯淡”局面形成,既有香港从开埠以来的制度和文化缺陷的基本原因,也有过去30年香港错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的直接影响。本文主要对过去30年错误道路和政策进行概述,进而推导出香港不可避免的全面经济崩溃以及社会财富的惨重损失。

一、天价资产

2014年,香港楼市物业总市值达20.6万亿港元,折合2.6万亿美元,可以买下将近2个纽约或3个新加坡。2015年4月15日,香港股市市值达到5.1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大陆股市)。当日,日本股市市值不到5万亿美元,意味着小小的香港股市市值超过大企业林立的日本。另外,香港2013年的GDP总值为2700多亿美元,而且增长缓慢。在4月15日,香港股市加楼市的市值达到8万亿美元(考虑到楼价上涨),与当期香港GDP不到3000亿美元的数值相比,差不多达27倍。

高资产价格是香港的主要毒瘤。表面上,股市和楼市构成的高资产价格,让香港经济显得非常耀眼。但实际上,高资产价格如同毒瘤,通过吸干香港的真实财富而发展和维持。资产价格越高,香港的真实财富损失越大。从香港股市和楼市与GDP的比例可以看出,香港经济已经像癌症末期病人,毒瘤超级膨胀,病人身体中的营养几乎被耗光,变得瘦骨嶙峋,只需要最轻微的影响,病人就可能死亡,毒瘤也随之消亡。

高资产价格的根本原因在于香港放弃制造业转向贸易和金融。从资金的角度考量,制造业是长期资金紧张。首先,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初始研发投资(专利等)、固定资产投资和现金流才能开工生产和销售;其次,制造业在发展和运作过程中,都必须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和设备投资、运营管理和维护、支付员工和供应商账款;第三,不论制造业发展规模多大,只要一直在发展和升级,就必须持续投入资金。

尤其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制造业研发投资需求极度膨胀,制造业必然资金紧张,而且是长期紧张,可以动用的资金储备相当有限。所以,在一个制造业为主的地区,人们手头的现金有限,楼市股市等金融资产价格也很低。与之相对比,贸易和金融的固定资产投入少,运营费用低,研发投入更低。当贸易和金融获得收入后,所得现金流充裕,随时可以进行大量的资金调配。在制造业少、金融资金充裕的地区,资金的主要投向是楼市和股市等金融资产领域,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因此贸易金融为主的地区,金融资产价格高,尤其是股市楼市价格高。

在制造业流失和贸易金融发展的推动下,香港股市和楼市迅速变得火热。1990-1997年,恒指从2000多点升到16000多点,楼价也从1000多元涨到接近10000元,涨幅达5-10倍。如果从制造业资金和贸易金融业资金的对比角度,可以看出香港1997年前的炒房热和房价暴涨的基本原因。

从1980年代开始,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和深圳的发展,香港制造业开始向大陆转移,在1990年代急剧加速。随着香港制造业大量向大陆转移,香港制造业形态也发生关键改变。香港制造业搬到大陆后,各方面运营成本大幅降低,产生的利润急剧提高,香港制造业不再投入研发资金。同时香港籍高技能员工被大陆低技能员工替代,制造业也不再进行员工高技能培训投入。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蓄积在香港制造业大量现金,被充分释放出来。而且,香港在大陆血汗工厂也获利丰厚,持续释放大量现金。

香港的贸易和金融获得极大发展,行业利润高,对总体经济拉动能力强,支持香港经济繁荣,推动高端市政和建筑发展。在香港制造业萎缩而实现大量资金释放、香港在大陆工厂实现利润、贸易和金融获利丰厚的共同作用下,大规模的溢出资金自然流向房地产和股市,从而大幅推高香港房价和股价。地产商则通过高价销售楼花获得丰厚的收益,成为巨富。在1990年代前半期的世界财富排行榜上,多个香港地产商位居世界前十位。

1997年后,香港错过重大的独立发展机遇。董建华被委任特首之后,实施“8万5”政策打压房价,制定极具远见的战略规划,推动香港向数码港等现代高科技产业升级。但是,董建华为人傲慢,缺乏亲和力,而且任人唯亲,甚至官商勾结(后来在辞职前自己承认),成为其执政的主要问题。

除了其个人问题外,董建华的规划还忽略了三个关键背景:

1、基础沦陷。中国血汗工厂对香港制造业形成摧毁式打击。香港的工厂老板们为了眼前的利益,全面将工厂搬到大陆,去享受血汗工厂政策,不再持续投入研发。当制造业停止研发,高科技成果很难转化,难以实现利润,无力继续投资,最终导致高科技发展步履艰难。

2、香港文化缺陷。香港文化的基本问题是只关注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长期努力,而且投入极大,但是,香港社会已经转入贸易和金融的短期获利模式,人们天天讨论的是股价和楼市,很少有人对高科技这样的长期投资感兴趣。很多制造业老板看到股市和楼市赚钱,也放弃制造业而转向炒股、炒楼和房地产中介等。

3、房价暴跌。在“8万5”政策实施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同时制造业加速流向大陆,香港失业率急升,房价崩盘。一部分香港民众因为高位炒房而成负资产,对“8万5”怨声载道,这成为董建华下台的关键原因。

从政策思路上,“8万5”打压房价与维护香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人们陷入负资产的时候,不是检讨1997前香港楼市过于疯狂,不是反思自己参与股市和楼市投机炒作的错误,不是思考失去制造业后的香港生存基础,而是将矛头指向董建华的长远经济战略。当人们都只看自己的眼前利益,谁会关心香港的长远未来? 最后,董建华顶不住香港民众的舆论和示威压力,认错辞职。董辞职后,其曾经推动的富有远见着实的经济规划也被抛弃,香港彻底失去以内在财富增长(制造业+高科技)而独立发展的未来。

香港制造业的流失加速香港文化的浅薄化。从财富的角度,制造业是积淀知识技术、资金设备、人才管理等各类社会财富的深水池。尤其在1980年代,香港制造业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一部分制造业由于本身技术含量低,缺乏升级转型的空间,开始遭到淘汰;一部分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则越来越高,在国际上形成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从长远的角度,香港社会应当强化第二部分,进行更大的研发投入,推动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让香港的综合财富积累越来越多。但是,香港社会选择了第一部分,全面淘汰制造业,将制造业转向大陆,包括将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也一起转移到大陆。

在香港人将制造业的深水池抽干后,也溢出大量的资金,人们显得更有钱。但是香港人没有意识到的是,知识技术、设备和维护、人才管理等财富在整个转移过程中完全流失,成为香港最重大的损失。随后,人们将财富投入股市和楼市等资产市场。人们从制造业追求技艺精深变成追求资产价格泡沫,意味着香港文化加速浅薄。

随着资产价格泡沫化,香港贫富悬殊急剧加大。在制造业溢出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后,股市楼市很快溢出各种漂亮的资产泡沫。无数港人看到泡沫的表面收益,随即为之疯狂。在1996-97年的炒作高峰期,港人茶余饭后讨论的主要一个主题是楼市,这种讨论促使更多人跟风入市。民众追高炒房大量贷款,等于自己借贷变穷同时把大量资金送给房地产商。房地产商拿着买房者的垫资,再从事房地产开发,一本万利。

民众只关注房价带来的增值,忽略自己实质上变得越来越穷。因为不论房价涨到多少,只要不卖房,都是虚假的泡沫;当房价过高(核心指标是租售比),不论房价涨多高,都是泡沫或者庞氏骗局。随后香港房价暴跌,部分房屋成为负资产,这些香港市民沦为负翁。但是人们并不自我反思,而是去埋怨董建华。此时,李嘉诚等地产富豪坐拥巨额资金,在楼市暴跌后抄底。因为,只要香港不再从事制造业,资产泡沫化还会重新出现,房地产富豪在新一轮资产泡沫产生后,必然再次实现新一轮财富增值。

随着大陆经济增长,失去制造业基础的香港主要依赖大陆而获利。在2003年沙士之后,香港经济明显好转,越来越兴旺。首先,由于大陆血汗工厂和劳务出口急剧增加,促进香港贸易和技术服务业高速发展。香港作为自由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可以比较轻松的从这部分获取丰厚利润。其次,大陆经济的融资需求急剧增加,刺激香港金融业极度膨胀。金融业被看作是经济金字塔尖的行业,社会地位高而且收益丰厚,吸引最聪明的港人学习和参与。第三,自由行带来越来越多的内地权贵游客,让旅游商业变得日渐火爆,给中低技能的港人以增加收入的机会。

在香港人都积极搵钱时忽略了三个重要问题:第一、依附性。收入来源主要依附大陆经济,香港基本失去经济独立性,一旦大陆经济出问题,香港必然受到冲击。第二、过时性。虽然贸易和金融表面上显得高端,但实际上都是传统行业,极大过剩,一旦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出问题,这两个过剩的传统行业将大规模倒闭。但是香港人注重眼前利益,继续欢迎和积极参与这些业务。第三、浅薄性。贸易、金融和旅游商业没有独立的积累,所有财富都浮于表面,一旦中国和世界经济转差,这些行业立即受到冲击,没有任何缓冲余地,也没有转型空间。

2009年以后,香港的依赖型经济和资产价格泡沫被进一步强化。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香港经济也经历几个月的短暂困难期。不过,世界各国很快采取行动,通过大规模印钞和政府负债的方式给经济打鸡血。中国大陆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与各国印钞合流,制定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增长策略。而香港作为中国大陆和西方的主要中转金融贸易港,很快得到天量资金的全面支持。国际资金通过香港进入大陆以及大陆大规模到香港股票上市和发行债券,都让香港金融业极度繁荣。大陆官员和土豪到香港旅游购物,让奢侈品销售极度火热,香港酒店和商铺赚到手软。旅游商业的兴旺支持房租大幅上涨,让包租公获利大幅增加。另外,大陆资金疯狂涌入香港楼市,抢购香港豪宅,支持楼价的持续上涨。在新的股市楼市繁荣期,香港地产富豪坐拥大量土地,以饥渴销售的方式控制市场,保持市场热度,支持楼价上涨。股价、房租和房价的大幅上涨,使香港地产商实力更强。

港元跟随美元升值,导致资产泡沫进一步上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金国际化程度高,资金拥有者普遍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而不同国家的货币汇率变化对资产价格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美联储减少QE以及预期加息,美元指数从2014下半年开始大幅上涨,到2015年基本在95以上。与2011年72的低位相比,美元指数上涨达到30%左右。而港币作为与美元严格挂钩的货币,也跟随对非美货币持续走强。港币升值和本港股市楼市价格上涨支持了世界第一的楼价以及世界第三的股市市值,资产价格上涨反过来再支持租金上涨,让香港经济的运行成本急剧上升。高昂的运行成本挤垮了大量低利润行业,也让香港的国际竞争力显著下降。由于人民币持续对外升内贬,香港对内地物品价格相对更便宜。香港经济希望从对大陆业务中获利维持自身运营,意味着香港经济对大陆依赖性日益严重。(待续)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独家供稿)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首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