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 Rift 头戴显示器(网络图片)
【williamhill官网 2014年02月05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岳超综合报道)虚拟现实技术---科幻作品数十年来一直在向我们描述的一种技术,这次可能真的就要来了。
在2014年1月17日举办的Steam开发者大会上,游戏行业的引领者valve公司宣布,令人惊奇、对用户友好的虚拟现实技术将在一到两年内成为现实,由该公司生产的“极具吸引力”的虚拟现实头戴式设备将在2年内上市。而于此同时,另一家游戏公司Oculus在去年推出的Oculus Rift虚拟现实头盔,已经在电影界等领域产生了颠覆性的效应。
在刚刚结束的圣丹斯电影节上,举办方在现场搭了一套Oculus Rift设施,利用头戴显示器可获得著名歌手 Beck 的第一视角。Wired的作者Angela Watercutter 上台体验了一把,他感受到了自己作为Beck,在台上一展歌喉,然后粉丝排山倒海的呐喊,现场疯狂的拍照和欢呼,这是他一直幻想的一幕。直到他低头发现,脚下是 Beck 的靴子,才从“虚幻”中清醒过来。这是 Oculus Rift 头戴显示器在虚拟现实的一次实验,将彻底改变人们看影视时的体验。
Oculus Rift 头戴显示器是 2012 年出现的,Oculus Rift 提供了全沉浸式的体验,360 度无死角视觉,代入感更强。事实已经证明:如果可以以第一视觉进入电影中,这种体验将产生颠覆性的效果。针对 Oculus Rift 头戴显示器量身打造的 3D 短片已经上路,不久前美国一家视频公司 Condition One 宣布制作一部半小时的纪录片,观众可借助 Oculus Rift 感受美国国防部虚拟训练、游戏开发者、黑客的片段,也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眼球。
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对虚拟现实感兴趣的电影界人士越来越多。知名导演 Alfonso Cuarón 最近拜访了 Oculus 总部,期望了解更多的技术细节以用于电影的虚拟现实制作。Alfonso 最近导演了电影《地心引力》,假使观众可获得宇航员的第一视角,那么这种体验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因此有人预测,即将到来的虚拟现实技术,将会“重新定义人类的基本经验”,比如看电影,想象一下,电影院里的观众每人佩戴一副显示器,画面里 3D 效果更出色,在你转头的时候,你看到的不是旁边的观众,而是电影里的场景。
虚拟现实的体验还不仅仅如此,在Steam开发者大会上,Oculus甚至宣称Oculus Rift 在与电影进行奇妙的化学组合后,可以让当男/女观众“互换”口味,让男人品尝当女人的感觉,也可以让女人体验当男人的感受。2013年10月12日在美国纽约电影节上演的威廉亚洲官网 一部高分科幻爱情片<<她>>(也叫<<云端情人>>),讲述的是在未来人和人工智能相爱的故事,更是推高了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全沉浸式”体验,让无数观众如痴如狂,在网上下载疯传。
然而,在完全享受过“全沉浸式”的体验之后,人们冷静之余不免会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虚拟现实技术在未来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我们如何真正区分虚幻与现实呢?
最先担忧的可能首先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许多现代社会的家长,从2、3岁起就开始担心电子产品、网络游戏对孩子可能带来的伤害,当然也有一些家长以自己孩子在3岁左右就能熟练使用iPhone/iPad的游戏为荣,认为这是代表孩子的智商比普通孩子要高。不管这个判断正确与否,至少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一旦Oculus Rift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引入到游戏和现实社会中,而社会如果对虚拟现实设备的生产厂家没有约束、任其发展,这对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这种连成人都难以抵抗的诱惑力,如果其不走正道,把孩子们拖下水可谓易如反掌。
Google公司1月27日在其 Glass Developers 博客里,自豪的放出了 5 个小游戏的演示视频,业界普遍认为这是Google公司将把google class产品推进游戏领域的前奏。这5款游戏中有一款小游戏叫“切水果”(“Shape Splitter”),它能够让带google眼镜者感觉自己完全变成了“水果忍者”或“钢铁侠”,挥手即可切开出现在Google眼镜上的虚拟方块,而背景则完全是真实的世界。如果这款游戏被大量普及,不知道看到大街上很多人一起对着空气挥舞着手臂切水果是什么感觉。如果这款小游戏最终成为未成年人的最爱,不知道这些以前天真可爱、教养良好的小朋友们以后解决争端问题,是否会条件反射的变成“水果忍者”或“钢铁侠”,而放弃以前的“讲道理”的方式,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急于抢占游戏市场的Google公司高层们可能目前还未考虑到。
实际上,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体验在电影或游戏当时,不管如何让观众“至迷至幻”,有难于区分梦想和现实的快感,并进入“梦想成真”的状态,而在游戏结束后的感受,往往如同宿醉后次日的头痛,心中“怅然若失”---因为不管你当时如何爽快,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其实在电影界有许多导演也在思考类似的问题:电影究竟该把观众引向何方?是让观众“如醉如痴”为最高境界,还是把感触人生的真谛与本质作为目标?香港导演韦家辉曾编导一部喜剧片《喜马拉雅星》(2005年贺岁片),初看内容荒诞无稽,毫无章法;但影片的最后却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触的问题:当剧中所有人的愿望都得到满足时,这个世界却马上消失了。这个带有寓意和反思的结尾,着实让香港和大陆的观众讨论了好长一段时间。
同样,如果随着科技的无限发展,尤其当前处于IT界的“淘金期”,如果让技术无限制的满足人的需求已经成为公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无数的初创公司破土而出,挑战前者;而大牌公司诸如微软、Google、Apple既要无休止地和无数新公司血拼新技术,同时又要守住自己的旧市场,这样“肉搏”之后的结果,就是用户体验成为衡量一切新技术成败的唯一标准,而新技术发展背后隐藏的道德责任却被大大的忽略了。试想如果每个用户的体验都“爽到最佳”,那谁来承担用户“爽”过之后带来的问题呢?就像导演韦家辉提出的问题,如果新科技最终导致人人都只想自己爽快,而不愿承受别人带来的麻烦和不爽,那谁来承担这项麻烦和不爽呢?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这个世界还会存在吗?
事实上中国古人对这个问题早就思考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音乐和礼仪,都是以“静心”为目的,用来约束人心不去放纵。因为静心之后,人的本性和善良的一面就可以体现出来,这就是一种回归,人也就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本性。当人不断在这个方向上做积累,那量变到一定程度,人真正的智慧就被开启;否则,如果人们只放纵自己的性子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失去理性,进而被自己暂时的喜好或习惯所操控,实际上也就是离自己真正的本性越来越远。理性和放纵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代表着持久永恒,而后者代表的则是稍纵即逝。
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这里淡泊和宁静,代表着中国古人追求的一种境界:通过对欲望和感官享受的一种放弃,从而获得更大的智慧。因此诸葛亮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即能借调东风,也能制造木流牛马;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带给人类的,比如虚拟现实技术,纯粹是不计后果的欲望发泄和感官刺激,人也因此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和不能自我控制,用中国古人的话说,就是“玩物丧志”。而且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普及,超出法律和道德约束范围的事情也极可能被大量的实现,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和社会效应,恐怕难以想象。
简而言之,现代科技的发展,实际上也正在使人类在放纵和失去本性的路上越走越远。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