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谁来为中国人养老?

 2011-08-18 12:0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4

2011年8月16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近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攀升。

老龄化加剧,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劳动力减少和养老负担的加重。若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中国老年人口的增速,将远高于劳动力人口增速。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正是中国告别“劳动力过剩时代”的征兆。更值得担忧的则是,将来谁来为中国人养老?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而言并非新问题。应对老龄化,自然也要未雨绸缪,建立养老保障制度。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非就业城镇居民和农民群体的社会养老制度,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但如何确保养老待遇的公平,依然路远且长。

对大多数正在工作的人而言,最大的问题是,随着老人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将越来越多。如现有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不改革,养老保险基金不能有效保值增值,在不远的将来,养老基金入不敷出就会变成现实。

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现收现付制,即将年轻一代缴纳的费(或税)直接支付退休者的养老待遇;二是完全积累制,每个人在年轻时就为将来养老做准备,政府为其建立强制性储蓄账户。

在老龄化的大趋势下,现收现付制,终有一天会入不敷出;从长期看,实现完全积累制,保值增值的压力较大。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则是两种模式的混合:企业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20%缴费,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实行现收现付;个人缴纳月工资的8%,进入个人账户。

这种制度设计的本意,具有过渡期的特征,其本意乃是寄望于两种制度的优势互补,但事实上累积着双重风险。

就个人账户而言,与个人缴费多少相挂钩,最终待遇取决于个人缴费的多少和增值率。但由于在基本养老制度建立之初,为支付当时已退休人群的养老金,养老保险机构挪用了个人账户的钱,导致个人账户形成“空账”。

尽管中央政府提出“做实”个人账户多年,但截至目前,除了少数省份“做小做实”个人账户,绝大多数省份个人账户“空账”依然难解。即使那些“做实”的个人账户,也只能按银行一年期利率计息,近年来已输给了飞涨的CPI,事实上已在贬值。

正因此,现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更倚重统筹基金,沦为事实上的现收现付制。尽管目前统筹基金有上万亿元的结余,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支付压力逐年递增,而且受制于现有政策,缺乏投资渠道,绝大部分存于财政专户,保值尚难,更不用谈增值了。

有学者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退休人员将超过1亿,平均两个半在职职工养一个退休老人。为解决养老金支付问题,延长退休年龄、适当降低缴费率,拓宽养老基金增值渠道,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是,至今尚无明确的方案,并已引发巨大的争议。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大量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在其工作期间,政府并未为其建立养老保险账户,其工作所得除了微薄的工资,全部作为利润上交财政。但其退休金却要从现有养老基金中支取,这种历史欠账,有学者估计可能高达十万亿元,究竟如何解决,也在未定之天。

从这个意义上说,老龄化的中国,主要风险就是两个,一是劳动力供给短缺造成的宏观经济失速;二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民众丧失对政府的信任,引致社会不稳定。当政者岂能等闲视之?!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财新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