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岁飞虎队员迎娶中国6旬村妇(图)
“做我的新娘吧!”说这句话的,是一位95岁的老人,听话的是一位62岁的农村妇女。老人名叫郑金源,是旅美华侨,原籍广东省恩平市君堂镇简头坪村。妇女叫岑清霞,和老人是同一个村子的。
岑清霞至今都记得这位百岁老人给她的第一个电话:2007年11月,老人在电话里说:“我是个好人,我是真心的,假如你也是个好人,也是真心的,那我们可以谈谈。”
说到这儿,岑清霞笑:“我和他从没见过面,第一次他说这么一段话,我就想,这老头挺可爱的。
”
今年1月1日,一脸幸福的岑清霞和她的“可爱老头”领取了结婚证。这对新婚老人还玩了回“闪婚”,因为在那个电话后,仅仅过了一个月,“可爱老头”就难掩相思之情,乘坐10个多小时的飞机从美国赶来,与心上人共结连理。
深夜里的越洋电话
郑金源在美国的子女都已经成家,也都小有成就。30多年前,郑金源的原配去世,此后他一直没有娶妻,过着“出门一把锁,回家一盏灯”的生活。
后辈们看老人孤单,纷纷劝他快些找个伴,郑金源却不答应,他说:“另一半不能刻意去寻找,如果有缘分的话,自然会遇到意中人。”
老人的话一语中的,在他即将满105岁的时候,缘分悄悄来临。
2007年11月底,郑金源的侄孙女阿梅陪老人在聊天时,提到自己的闺中密友岑清霞。不知为何,当侄孙女说起岑清霞的情况时,郑金源的心突然动了一下:“大概命中注定要和她一起,当时我就非常好奇,急忙向侄孙女打听她的情况。”他说。
郑金源从阿梅那里得知,岑清霞是他的老乡,在广州生活,丈夫去世后她与儿子相依为命,现在儿子工作了,她也需要一个老伴。于是,在征得了岑清霞的同意后,郑金源从侄孙女那儿要来了岑清霞的电话号码。
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细心的郑金源等到了深夜才拿起电话,因为中国与美国有10多个小时的时差,那时打电话广州正值中午。
第一次打电话,郑金源有些紧张。老人笑着回忆:“电话打通前我还想了个草稿,可一听到她的声音,脑中就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没想到聊了一会儿后,两位老人放开了,竟然在电话里越说越投机,空间的距离被电话里的绵绵话语越拉越近,两人就像老朋友一样交谈了一个多小时。
第一次通话双方就互相留下很好的印象,快结束时,两人约好了下次的通话时间。就这样,他们的电话一发而不可收,这边是深夜,那边是白天,郑金源经常放弃睡眠,守在电话机旁,与岑清霞煲“电话粥”。短短的一个月,他们共打了36个越洋电话。
传奇经历赢得芳心
在这36个越洋电话里,岑清霞慢慢地了解到了郑金源传奇般的人生:
1926年,郑金源与父亲一道赴美国谋生,因为年纪还小,就先读了2年书,然后和父亲在加州中部贝克尔菲的农场做工。
1942 年,郑金源抱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参加了支援中国抗日的陈纳德“飞虎队”,远渡重洋回到祖国。当时飞虎队的基地设在云南昆明,因郑金源除了开车以外并无其他所长,于是他成为一名专职司机,一路开过了举世闻名的九拐十八弯的“滇缅公路”,在驻地与机场之间为空军服务。
据郑金源回忆,开车最艰苦的一段路程就是从印度到中国昆明,当时他开车运送军用物资,整段路足足走了11天,“眼前除了路还是路,翻了山还是山,就连睡觉都在开车。”
1945年抗战胜利,他在上海乘军舰返回美国。令郑金源引以为自豪的是,由于当年他在飞虎队的出色表现,获得了美国总统颁发的退伍军人勋章。
在这样的聊天中,岑清霞对郑金源充满着钦佩,两人的感情也渐渐升温。记不清是第几次电话,他们在电话中做了约定:不管人长得怎样,最重要的是一颗疼爱对方的心。就这样,两位老人相爱了。不久后,他们开始商定结婚,而且约定要“越快越好”!从2007年12月开始,说自己像“充满活力的小伙子”一样的郑金源开始办理回国结婚的手续。
回国前,后辈们和他开玩笑:“人家买头牛都要看一下,你怎么这么快就决定要娶一个没见过面的人?”
郑金源爽快地哈哈大笑:“用不着,我知道她的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情人终成眷属
2007年12月29日,一切准备妥当,郑金源再次打电话给岑清霞:“你就等着做我的新娘吧,我马上就要回来了。”听了这句话,远在广州的岑清霞眼睛湿润了。
次日上午6时许,坐了10多个小时飞机的郑金源抵达广州,一下飞机即被亲属接往恩平老家,而岑清霞也早早回到了恩平。中午时分,两位有情人终于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下见到了对方。如同想象中的那样,两位老人都非常满意,来不及说话,两双饱经沧桑的手就紧紧地握在一起。
今年元旦一大早,郑金源不顾连日来的劳顿,与岑清霞一道返回广州,前往荔湾区民政局登记结婚,老两口异常兴奋:“我们可是区里今年登记的第一对。”
1月9日,在国内度完蜜月后,郑金源带着岑清霞返回了美国,开始了他们夕阳满天的幸福生活。
- 关键字搜索:
-
10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z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