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没了啥,也别没了对父母的牵挂(图)

 2007-01-23 01:2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辞旧迎新之际,中国大陆荧屏电视剧的苦情戏占了半壁江山。《悠悠寸草心》是收视热点,讲的是善良母亲金凤丧夫后,携子女改嫁,忍辱负重支撑整个新家庭的故事。近来荧屏大战的最大赢家,大多是与母亲有关的苦情戏:《春天后母心》、《徽娘宛心》、《依靠》、《老娘泪》、《叫一声妈妈我恨你》、《妈妈无罪》、《女人不哭》、《真情无限》、《年年岁岁年年》……人物命运凄风苦雨,故事情节煽情催泪,都抓住观众眼球,拨动观众心弦。

"母亲"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前不久,英国文化委员会在102个非英语国家对4万人作了一次调查,选择了70个单词,供人们评选人最喜欢、认为最优美的英语单词,结果"妈妈"名列第一。时下,在中国大陆广袤土地上,一场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群迁徙"春运"开始了。人们离开工作地,踏上归家路,返回家乡探望家人团聚过年。这家人中,母亲无疑是探望的重要对象。

一封家书

半月前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采访,张家港港务集团公司的李玫说起春节前要回家,那种企盼回家的心情不亚于一个孩子。她父亲五年前去世了,妈妈健在。她说:"我牵挂妈妈,妈妈也牵挂我。每年回家半个月前,我就开始准备行程,坐什么车,提醒自己别忘了带照相机回家给老妈照像,和老公上街忙忙乎乎给妈买她喜欢吃的东西。快到回家的日子,妈总是催邻居给我打电话,问我哪一天回家,我告诉邻居,别说具体时间,免得她整天在家数日子。每次回家,妈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哎哟,俺闺女回来了'。"李玫说,遗憾的是,她现在很少写信给母亲,母亲识字不多,父亲健在时,她还常常写家信。

10年前与家人道别会说"别忘了常常写信",如今,这话已被"有空打电话"、"网上见"取而代之。一句话的变更,折射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鸿雁传书正淡出人们的生活。步入E时代的现代人,没有多少人愿意以手写的方式来传递情感了。那天看北京电视台节目,镜头中,在邮局工作了28年的纪京玉说,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一天还会有80%的信件是由手写的,现在很少了,这天下午的166封中,只有6封是手写的信,其它都是商务信函或广告。她说:"对我们这样年纪的人来说,还是写信比打电话来得温馨,可是孩子们都不写信了。家书的感觉与机器写出来的东西相比,毕竟不一样,它承载了自己的感情和亲情一类的东西。"

一项调查显示,在25至45岁的受访人群中,95%的人平均一年亲笔写的私人书信不到3封,而每周接到的电子邮件达20 封。手写家书的邮寄量急剧萎缩,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过去一年里,私人家信就减少3000万封。在现代化进程中,计算机、手机带来更多便利,不过,一张薄薄信纸,承载的不仅仅是信的内容,字里行间更多的是亲情友情。2006年12月12日,北京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透露,中国大陆 60岁以上的老人有1.44亿人。从整体上说,老人对新科技总是有一段难以踰越的距离。不能因为新科技而让父母"远离"了你。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水平,生活中不应该缺少一份真情。

前不久,在中国药科大学镇江校区门口,一名来自河北的贫困学生,竟然将从农村老家来探望自己的年迈母亲拦在校门外,那学生耽心衣着破旧的母亲被同学看到后笑话。那母亲带来一篮自己包的粽子,儿子还震怒地却要母亲全部带回去:"你快走啊,现在谁还会吃这东西。"最终母亲抹着眼泪离去。消息传出,骂声一片,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尽孝道

2006年12月22日,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首届中国百名优秀母亲评选结果揭晓。读一读这110位母亲的故事,足以让人感慨。母亲是伟大的。

云南省怒江张光泽向朋友借了20万元人民币,回到老家兰坪县营盘镇新华村,带着父母于2006年重阳节那天,抵达北京游览,尽了一次孝道,引起当地轰动。他父亲88岁,继母91岁,从没出过远门,更没坐过飞机,游览北京笑得合不拢嘴。有人认为借钱尽孝不可思议,借20万元更是夸张。张光泽说,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昆明大学毕业后,买了一辆单车(自行车),骑了几个月到达北京,回来后写了本一路上的见闻和感悟的书《单骑万里到北京》,后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那时他就萌生了一个愿景,带父母去北京。他的岳母和生母年前先后去世,他深深自责,发誓要在父亲和继母健在时实现尽孝的心愿。他说:"如果等我赚了钱再带他们去,恐怕就没有机会了,他们年龄太大了。"

辽宁省丹东市53岁的张克勤是下岗工人,从七八岁开始走进孤寡老人家中做好事起,就深味"人老难,特别是无儿无女老人更难 "的滋味,渐渐萌生照料老人的志向。40多年来,对孤寡老人的照料始终没有间断。11年前,他拿着开小印刷厂挣来的10万元人民币,在九连城镇下尖村办了个"夕阳之家",把社会上无儿无女又没收入的老人领回供养。他服侍的38位"穷爹穷妈"中,已为8人养老送终。

在当下人心浮躁而违背人伦的事时有所闻,张光泽和张克勤的孝心故事当能引起作为儿女的反思。

春节快到了,乘父母还健在,回家看看。健在的父母,是儿女辈的福份。

李玫说,没有了父母的孩子,是没有人疼爱的孩子,就跟街上那些没爹没娘的流浪儿一个样。世上别的东西失去了可能还会再有,亲爸亲妈失去了便再也没有了,到那时就会有空荡荡的失落感。李玫说的失落就是一种牵挂。牵挂是一种拥有,牵挂是一种充实,牵挂是一种幸福。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填补失去父母的空落感。如果父母还在,那就能拥有一种牵挂,有牵挂还真好。

(江迅:中国事务特约撰稿人)

来源:BBC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