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着性子仔细看完了全文,看着看着,案拍不下去了,围绕心头的“愤怒”二字也逐渐被“荒唐”一词所取代。且看“雇佣军”们是如何反华的!
“千龙网记者在暗访中发现,仅针对2003年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很多被访者谈到,在新浪、雅虎、163等中文网上经常看到一些对美国历次行为叫好的言论。‘我始终觉得很奇怪,怎么现实中的所见所闻与网上看到的言论在比例上是如此不协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前不久他的一个美国公司驻京办事处的朋友说可以给他一些经费,请他在网上发一些对美国比较正面的言论。这件事正好给出了答案。”……这位人士声称:(美国)明显存在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权且称之“中国亲美网络雇佣战士”,“这支队伍的人数大概有200名左右,费用粗算总计约合160万美元”,主要任务之一是:在中文网上发一些支持美国战伊的帖子。
我们不妨对这段文字稍加剖析。支持美国倒萨战争就是亲美,亲美就是反华,何其荒唐也!这是什么狗日的逻辑!这些年,中美高层互访频繁,两国首脑经常肩并肩坐在一起,灯红酒绿,满面春风,是不是我们的领导人也亲美?难道他们也反华?在美军逮捕萨达姆后,我国外交部的声明中有这样的话:……在萨达姆执政期间,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大意如此),这也能与亲美、反华划等号吗?中美关系错综复杂,不是用“亲美”、“仇美”几个简单的字眼就能说清楚的。有位哲人说得好:中美之间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两者之间有竞争,也有共同利益,更多的时候是合作,是互惠互利。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隐士认为,在新浪、雅虎、163等中文网上经常看到一些亲美言论,而现实生活中则很少,两者很不协调,他感到很奇怪。其实笔者也感到奇怪:现实生活中“亲美”(例如支持倒萨战争)言论为什么很少?仔细一想,也就清楚了,在中国还存在着一种较强的“反美”惯性,“反美就是爱国,亲美就是卖国”这一流毒久肃不清,加之在现实生活中言论(主要是与政治有关的)还不怎么自由,一般人都不愿意冒哪怕是小小的风险给自己背上一个恶名及带来不利。到了网上就不同了,言论自由的空间明显扩大了(奇文也认为:“网络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绝好的发表意见的平台,为言论自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网民们比较容易亮出自己的心里话;不过还是有所顾虑,不是有那么多在网上游弋巡逻的网警吗?且一个人不可能老是生活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总要下网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一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大气候就心存疑虑。可以说,没有这些顾虑和压力,中文网上的“亲美”言论恐怕还多,不知那位隐士是否想到了这一点?
奇文例举了很多反华言论和现象。不可否认,有些确属“反华言论”的范畴或有反华的重大嫌疑,而不少只是提提意见、发发牢骚,或者观点奇异、荒诞,或者是学术探讨……奇文一概斥之为“反华”。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摆出来。需要警惕的是,奇文称这些“写手”是“拿工资的‘网特’”,是受雇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情报特务机关的,即这些“写手”是美日的特务和间谍。这样的黑锅谁背得起?如此的大帽子哪个敢戴?奇文何其恶毒也!
笔者未做调查,也未暗访,因此不敢断言,只是随便猜测。或许其中确实混有少许CIA的特务和间谍,或许“美国和日本,尤其是美国有大量基金会出钱”确实雇用了一批反华“写手”。中国目前网民约八千万,按照奇文所定的“反华言论”的标准,发表如此言论的“写手”又何止200人!如果个个是雇用的,个个是间谍,个个拿了工资,对美国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美国将会不堪重负的,美国佬还远没有这么大方!是“雇佣军”还是“志愿军”?明眼人自有公论。
我们知道,美国人的“反美言行”向来肆无忌惮,发表言论的,呼喊口号的,游行示威的……应有尽有,既批政府,也骂总统,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他们又是哪个组织的“雇佣军”?谁给他们发了工资?
奇文刊出后,网民反响激烈。绝大部分人都表示了强烈的愤慨,怒斥“美狗”“日狗”,大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势,最有代表性的声音是“成立网络警察局,将这些美日网络特务绳之以法”。其反面则是零零星星的微弱的声音,如“遇事要三思,不能人云亦云”,“拿美元的‘写手’没见过,刚碰到一个拿RMB的”(颇带几份诙谐),“我怀疑这是打压网络言论自由的开始”。
其实对任何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观点不尽相同,有对有错,甚至还有荒谬的,在很宽松的场合人们一般都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相互争辩和批驳。BBS本来是供人们随心所欲谈天说地、议事论事的好平台,何必硬要和“美元”“RMB”扯在一起;倘若动辄给人扣上“特务”“间谍”等令人颤栗的黑帽子,BBS将会变成个阴森可怕的地方。
源自《议报》http://www.chinaeweekly.com(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是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