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4年9月18日訊】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前幾天在一場演講中說,最終這一波房地產危機帶來的問題,就是看央行能不能把資產負債表壓進去。
這話很多人聽了很費解,什麼是把資產負債表壓進去呢?
過去很多人提到今天國內宏觀經濟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都會想到美國降息會不會是一個較好的契機,能不能吸引到外資進來。這個想法是很美好的,但現實恐怕很殘酷。
答案也很簡單,投資投資,本質上投的是回報率,是預期的未來收益,有了這個前提,國外的資金和人才會回來。
但今天,中國的國債長期收益率已經接近2個百分點了,這意味著中國國內的投資回報率是非常低的,在投資回報率極低之下,社會上沒有好的投資標的物,因此大量的錢被拿去買了國債。
這也導致,哪怕是美元降息了,美聯儲在9月份決定降息了,但屆時美國的國債收益率可能仍然高於4%,孰高孰低,一眼便知。
這也給中國帶來了一個極具挑戰的選擇,那就是不管美國降不降息,中國都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即要不要放大招。
而這個大招,其實就是印錢。
高善文所說的央行把資產負債表壓進去,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事實上,這也不是高善文一個人的觀點,更早之前,經濟學家辜朝明就發表過類似的看法。
作為最早提出「資產負債表衰退」的經濟學家,辜朝明對上世紀日本房地產泡沫的觀察可謂是非常獨到,也正是辜朝明對日本地產泡沫的細緻觀察,他所提出來的一些建議,不僅僅被日本所採納,甚至被後來的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所採用。
辜朝明對資產負債表現象提出來的建議也是一樣的,就是由央行出手進行人為干預經濟,通過大規模的刺激,最終撬動經濟的增長,保住人們的就業和收入。
這也是高善文所說的把資產負債表壓進去。
當房地產危機進一步擴大的時候,此刻居民負債、企業負債之下,投資意願不僅沒有,而且還會忙著把賺來的錢拿去提前還債,這對個人來說是最佳決策。但當所有人都這麼做的時候,宏觀經濟就陷入了可怕又漫長的衰退之中。
辜朝明和高善文的建議都是一致的,既然家庭和企業不願意消費和借貸投資,那麼就應該由政府來扮演這個角色,充當宏觀經濟的干預者,讓經濟早一點恢復到正常增長的軌道上來。
具體來說,這是什麼意思呢?
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開啟無限印鈔模式,央行最後兜底提供金融援助,這個過程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市場徹底恢覆信心,民眾敢於消費、企業敢於投資為止。
但由於支出的這筆賬是算在央行自己頭上的,也就等同於央行把自己押進去。
這就是所謂的經濟藥方,看起來很苦很嚇人,但正所謂良藥苦口,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儘管這是下下策,但顯然,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無限印鈔放水,看起來很嚴重,很反常識,但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後果只會更嚴重,更可怕。
當下中國的基本消費環境,已經不用多說了,就差沒有把通縮兩個字刻在腦門上了,國內的CPI、PPI儘管是有增長,但那微弱的增長實在是可以忽略不計。整個社會的消費降級、企業不願投資,且居民端和企業端提前還債的現象也在發生。
如果不進行印鈔的話,會發生什麼結果?
在沒有人為刺激下,這麼一個「蕭條」的市場,最終會持續性地帶來消費降級和內卷,債務問題無法解決,價格戰之下企業利潤無限下降、居民員工收入跟著下降,然後就是低利時代的開啟,企業低利潤、員工低收入,長期來看,負債表的償還時間就更漫長。
這個時候,債務越積越多之下怎麼辦?最後怎麼償還這天量的債務,答案還是印錢,通過大規模地放水,去稀釋掉國內的債務規模。不管是稀釋居民端還是企業端,還是地方債務,總之印鈔所帶來的實際效果,就是稀釋一切債務。
印錢,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藥方。唯一的區別只在於,是現在印錢,還是以後繃不住的時候印錢。
現在印錢,就具備先發優勢,就可以提前解決好債務問題,拖到越久,整個宏觀經濟的負面效應就越強,市場的信心就越弱。這個藥方,就是早吃早用早享受。所以,既然早印錢是印錢,晚印錢也是印錢,那麼不如乾脆早一點印錢,早一點解決。
當年的日本是這樣,2008年的美國是這樣,日本如今的國債和美國國債都很高很高,不過好處在於,雖然國家債務居高不下,但居民端和企業端,卻能夠維持著一個不錯的基準。
這就是當下印錢的好處。
繼續拖下去,拖的時間越久,屆時積累起來的債務就會越多,那麼印的錢自然也就會更多,早一點解決,就能夠少印一些錢。
中國的債務從新冠病毒三年,到前10年遺留下來的地方債,各種隱形和顯現債務加在一起,疊加居民端和企業端的負債,整個債務規模大到不可想像,這個時候不印錢,還能夠有什麼招數呢?
要知道,今天宏觀經濟螺旋式的下跌動能已經是形成了,這個動能只會強不會弱,除非是通過印錢干預市場的方式去大範圍救濟,否則這個趨勢,很難止住。
當然,中國也可以通過一些其他辦法去減緩這個勢能。例如,增加非稅收入、增加房地產稅等等,但這個辦法治標不治本,非稅越多,那麼正稅就越少,總和還是負的,最後債務仍然會加速積累。
那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呢?
很多人說構建市場體系,進一步對外開放,這些招當然也很有用,但效果是很慢很慢的,幾十年前開始用,幾十年後的今天能夠看到很好的療效,但現在用,要想見效快,很難很難。
提到印錢,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好的、不對的,但事實上,世界上所有的經濟體,每年都會通過這個模式去釋放增長的潛力和動能,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印多還是印少。
美國在新冠病毒三年期間,給美國人和企業發放了幾萬億美元的現金,這筆錢是從哪裡來的?其實還是印出來的。
印出來的錢,未來也完全存在收回去的可能性,比如美聯儲現在提高利率,就是為了將市場上過熱的錢「收回去」一些。但中國則不同,中國經濟現在不是過熱,而是經濟太冷太冷。此時印錢不會造成惡性通脹,還能夠解決債務問題,刺激經濟增長,可謂是一舉兩得。
但印錢這件事本身,也並非沒有成本;債務也是貨幣,超發的貨幣就如同決堤的洪水,會淹沒普通人的存款,而那些連存款都沒有的普通人,則會感受到急劇上升的通脹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不能夠控制好印錢的尺度,就有可能從一個極端,演變到另一個極端,這是這件事的風險所在。
任何事情都有風險,今天不印錢,未來只能等債務到一個變數的時候多印錢,屆時錢可能還會被稀釋得更多。
印錢當然是一件顛覆三觀的事情,但這僅僅只是因為沒有對這件事樹立一個正確的認知。今天,市面上的活錢太少太少,各項經濟數據表現自然也不會太好;而今天的央行要做的,就是人為干預市場投資借貸消費,不管是全民發錢還是繼續降低利率,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市面上的錢熱起來。
只有經濟轉起來,錢運行起來,債務才會有得到解決的可能性,至於貨幣還值不值錢,那反倒是次要的事情,今天的日元一樣很廉價,但並不妨礙日本是發達經濟體。
經濟問題能不能解決,債務問題能不能解決,最終可能還是要看,央行能不能把資產負債表壓進去。
這不僅需要勇氣,同時還需要智慧。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