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賜岳飛手敕〉寫於紹興七年秋天,岳飛率軍至防區邊界巡視,高宗以御札回覆其報。(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宋高宗趙構(1107~1187年),字德基。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欽宗之弟,亦是南宋第一位皇帝、宋朝第十位皇帝。宋高宗在政治上雖昏庸無能,卻精於書法,得益自家傳、薰陶和皇子時期所受的書法教育,又極為勤奮,成就傑出,對南宋末書壇貢獻卓著。
康王趙構曾質於金 「靖康之變」後被擁立稱帝
趙構於15歲受封康王。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望率金兵東路軍過黃河,一路逼進開封城下。宋徽宗南逃,李綱說服宋欽宗固守保衛東京開封。完顏宗望與宋議和,提出金銀財物、割地和以宰相、親王為質的條件,簽訂《宣和和議》,宋欽宗以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為人質。其後,主戰的李綱、种師道被撤銷軍權。金兵復至開封城下,宋欽宗驚恐不已。完顏宗望再攻城時為西軍擊退,遂停止攻城,改肅王趙樞為人質,康王趙構得以回歸,金軍撤退。
宋欽宗在主戰、主和之間搖擺不定,錯失滅金良機。同年八月,金兵再次大舉南侵,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開封城破。靖康二年(1127年)春,金軍俘虜徽、欽宗二帝和皇族數千餘人,史稱「靖康之變」,北宋亡。五月初一,領兵在外的河北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被擁立稱帝,即位於南京應天府(今商丘),是為宋高宗,改元建炎,史稱南宋。
即位之初,宋高宗曾起用岳飛、韓世忠等一些主戰派將領。但後來苟且偷安,無心抗金。重用奸臣秦檜,以稱臣、納貢、割地等屈辱的條件向金乞和,殺岳飛,簽訂《紹興和議》。宋高宗在位36年,成偏安之局。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高宗以「倦勤」為由,禪位於養子建王趙眘,是為宋孝宗,自尊為「太上皇帝」,群臣上尊號為「光堯壽聖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病逝,享壽80歲。
宋高宗善真行草書 「宋尚意」書風中力倡復古
宋高宗天資聰穎,藝術天分突出。《宋史‧高宗本紀》記載他:「資性朗悟,博學強記,讀書日誦千餘言,挽弓至一石五斗。」在封康王以前,高宗一直生活在瀰漫藝術風氣的皇宮中,父親宋徽宗就是他書法之路的啟蒙老師,父子二人是中國書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式帝王書法家。
雖然高宗早年模仿過徽宗的書跡,在行筆中多少保留了一些徽宗尖峭的筆跡,但他學書摹今追古,曾深究黃庭堅書法,頗得其神髓,又學米芾、孫過庭、二王、鍾繇等人,書風幾近智永。筆法清雅醇厚、婉麗灑脫,書風脈絡由北宋兼修唐法,直入魏晉,更多的是集眾人之長所展現的面貌。自謂:「自魏晉以來,至六朝筆法,無不臨摹,眾體備於筆下,意簡猶存取捨。至若契帖,側之益深,擬之益嚴,以至成誦。」
對於宋高宗的書法藝術,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有言:「高宗善真、行、草書,天縱其能,無不造妙。」高宗在所著的《翰墨志》中說:「余每得右軍或數行、或數字,手之不置。初若食口,喉間少甘則已,末則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也,故尤不忘於心手。」亦曾自言「凡五十年間,非大利害相彷,未始一日捨筆墨。」一代帝王能在書法道路上孜孜不倦,具有標竿意義。對魏晉書風的復古,成就了高宗晚年「隨意所適」的自然流暢書風,並在「宋尚意」的風貌中力倡復古書法,影響南宋書風走向甚鉅。
宋高宗傳世墨蹟有〈草書洛神賦〉、〈正草千字文〉、〈宋高宗書七言律詩〉、〈光明塔碑〉、〈賜岳飛手敕〉、〈真草嵇康養生論書卷〉等。傳本〈顧愷之女史箴圖題字〉、〈褚遂良倪寬贊〉等亦有指為高宗所書者。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早年即是以宋高宗的書法為學習榜樣。
〈宋高宗書七言律詩〉
宋元寶翰 冊〈宋高宗書七言律詩〉,又名〈暮春三月詩帖〉。(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宋高宗書七言律詩〉選自「宋元寶翰」冊第一幅,內容為杜甫七言律詩〈即事〉,又名〈暮春三月詩帖〉。字體圓潤勻稱、章法疏朗,高宗典雅飄逸的筆墨與杜甫如畫的意境相得益彰。原作本來還有趙孟頫所作的圖,可惜已被裁去。
〈賜岳飛手敕〉
清三希堂法帖 冊 宋高宗書〈賜岳飛手敕〉。(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宋高宗〈賜岳飛手敕〉字體介於行、楷之間,妍媚多姿、潤朗俊秀。(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宋高宗〈賜岳飛手敕〉行間參差錯落、疏朗寬穩。(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宋高宗〈賜岳飛手敕〉寫於紹興七年(1137年)秋天,岳飛率軍至防區邊界巡視,高宗以御札回覆其報。字體介於行、楷之間,妍媚多姿、潤朗俊秀;點畫中的撇和捺挺健有力,鐵畫銀鉤,時以側鋒取勢;行間參差錯落、疏朗寬穩,可看出黃庭堅和米芾的書風。卷末署「付岳飛」三字,有高宗御押之印。
南宋雖偏安江南一隅,但書畫風氣頗盛,「紹興書畫院」的影響力不亞於北宋徽宗時期的「宣和書畫院」。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