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雖然因為政見而遭受排擠,但他在隱居之後依然關心著百姓疾苦。(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宋代詩人蘇轍因政見不同,而受到排擠。隱居十幾年不問世事。然而他的心中的那份初心仍在。這首《遺老齋》僅僅二十個字:「久無叩門聲,啄啄問何故?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
「久無叩門聲,啄啄問何故?」此時的詩人已經對當時的社會沒有了一點的奢望。因為政見不同受到排擠的他,只得隱居山林。一個「久」道出了時間的久遠,和自己心中那團烈火的熄滅。詩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說多年的隱居生活,已經很久沒有人敲門了。不知道今天為何會一改往常。
詩人即使隱居多年,也一定會碰上僕人或親人來訪,為什麼會「久無叩門聲」呢?或許詩人平時的門都是虛掩的,熟人都是直接進入,無需敲門。但官場的人來訪,就不一樣了。出於禮貌,必定得先敲門的。詩人從側面點出了後面的來人是官場朋友。
「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似乎有點像是隱語。一場大雨怎麼會需要匯報呢?這裡應該是指朝堂上那些把持政權的人出現變故,或是朝廷出現極大改變。這正是詩人一直等待和關心的。看來,蘇轍的心仍關心著朝堂之事,也就是百姓的疾苦。他無論身處在朝堂,還是在僻靜處隱居,心中總是惦記著自己的責任。
責任編輯: 初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