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商表示,商品賣出白菜價。(圖片來源:Ruby Tang/看中國)
【看中國2024年4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編譯/綜合報導)中國廣交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正在廣州舉行,今年比去年參展企業數量大幅減少,凸顯經濟蕭條。中國出口商表示,商品賣出白菜價,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將關閉公司。
中國商品賣出白菜價
第135屆廣交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於4月15日至5月5日在廣州分三期舉辦。
據路透社4月17日報導,吳先生的中國電子工廠過去常常對訂單要求達到一定的商品訂購數量才接受,以有效管理生產。現在經濟形勢如此嚴峻,工廠願意接受任何訂單。
佛山市冠威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利潤率已從三、四年前的2%降至現在微薄的0.5%,吳先生是這家廣東工廠的共同所有人,也是在南方城市廣州舉行的中國最大貿易展覽會上對商業前景感到擔憂的眾多出口商之一。
「我們賣的電器跟白菜一樣便宜,」他補充道。「如果這種情況再持續,我們就得換工作了。」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一季度經濟數據增速高於預期,但這並未緩解一年一度的廣交會的低迷氣氛。
儘管中國3月份出口量有所增長,但以美元計算的出口大幅萎縮,且數據顯示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延續了一年半的跌勢,這削弱了人們對中國經濟在疫情後實現持續增長的希望。
中國出口商正面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日益加劇的經濟和政治緊張局勢,以及烏克蘭戰爭和中東危機加劇導致的全球貿易放緩。中國製造業也受到產能過剩的困擾。
一些與會者表示,業務進展得比較慢。
「去年(廣交會)第一天,我接到十幾個問詢,但今天我只收到三張名片。」生產揚聲器和麥克風的廣東恩平市雙藝電子工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女士說。
江蘇一家戶外取暖器生產企業的經理表示,自己的大部分客戶都分布在歐洲和北美市場,但對這些市場他不抱太大希望。
「我們一個大客戶今年的訂單比去年減少了25%,其他客戶還未決定是否繼續下訂單。」范先生說。
范先生說,他的客戶仍在減少庫存,他希望今年晚些時候他們的訂單會回升。
與美國和歐洲進一步加劇貿易緊張關係的可能性也是一大擔憂。美國前總統川普(特朗普)曾威脅稱,如果他在即將到來的選舉中擊敗現任總統拜登,將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60%的關稅。
滾筒式烘乾機製造商江門金環電器的銷售經理潘峰表示:「無論是拜登還是川普,都令人存在一種真正的不穩定感。」
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官員愈發抱怨,他們指責中國加強和升級製造業的戰略舉措加劇了工業產能過剩,並將價格壓低至其他經濟體無法競爭的水平。
不過,展會上也有一些高科技製造商的情緒保持樂觀。
廣交會參展企業數量大幅減少
據中國官媒4月12日報導,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本屆廣交會展覽面積155萬平方米,共有7.4萬個展位,超2.9萬家企業參展,數量創歷史新高。」
報導稱,其中,出口展企業2.86萬家、新參展企業超4300家、進口展企業680家、來源地擴至50個國家和地區。
廣交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是由中國商務部和廣東省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承辦的綜合性國際貿易展會,創辦於1957年,是中國大陸目前規模最大的國際貿易展會。
官媒本次報導廣交會的口吻和去年相似,但似乎沒有和去年發布的文章做下比較,實際上,今年比去年參展企業數量大幅減少。
去年5月9日,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發文稱,時隔3年,廣交會首次全面恢復線下舉辦。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迎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展覽總面積增至150萬平方米,吸引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萬採購商報名參會,線下參展企業達3.5萬家……從4月15日到5月5日,這個「中國第一展」雲集萬商,累計客流量超290萬人次,現場出口成交216.9億美元。」
「低價」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展會的關鍵詞
從4月15日開始,外國買家將湧入中國最大的貿易博覽會--廣交會的寬敞大廳,尋找中國商品的交易機會。
第135屆廣交會正值中國進行戰略政策轉變之際,中國正加速將資源從受到危機重創的房地產行業向製造業領域轉移,希望提升製造業的規模。
這引起了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的警惕,目前,美國和歐洲政府抱怨這些低價的中國商品正在充斥全球市場。尤其是對中國所謂的「新三樣」產業,即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的警惕。美國和歐盟官員擔心本國的工業無法與中國龐大的工業產能競爭,從而導致價格下降。
但長期下降的工廠出廠價格指數(PPI)凸顯製造業深度緊縮,這也已成為中國國內的一個問題,因為許多製造商(特別是技術含量較低的製造商)陷入了價格戰,爭奪剛性而疲軟的全球需求。
「今年展會的關鍵詞將是‘低價’,無論是來自中國的低技術產品還是高科技產品,」香港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對媒體表示,「由於中國國內商品需求遠低於正常水平,且大多數行業產能過剩嚴重,製造商不得不降價以實現更多出口。」
廣交會的主辦方還表示,此次展會將展示中國為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經濟「新質生產力」的號召。
儘管中國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崛起備受關注,但去年「新三樣」的出口僅佔總出口量的4.5%。大多數工廠的技術水平較低,國內需求低迷,導致它們只能瞄準外國買家。
目前,中國經濟成長並不平衡。經濟學家們並不認為中國經濟會出現快速復甦,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房地產行業危機的拖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