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首季經濟數據發布 統計局越來越不會算數了(圖)

 2024-04-16 21:5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出口大降、消費低迷,房地產不斷爆雷,中國經濟如何增長的?
出口大降、消費低迷,房地產不斷爆雷,中國經濟如何增長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4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4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但是,和去年數據對比則有矛盾,並且出口大降、消費低迷,房地產不斷爆雷,經濟如何增長的?

一季度GDP和去年同比矛盾

據中國官媒報導,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港臺時間4月16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2024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盛來運公布數據稱,初步核算,一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2962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538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109846億元,同比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174915億元,同比增長5.0%。

按照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計算方法,不變價格是指用同類產品某一基期年份的價格為固定的價格,來計算各年產品價值。按不變價格計算的產品價格消除了價格變動因素,不同時期對比可以反映生產的發展速度。

2023年4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GDP為2849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575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07947億元,同比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165475億元,同比增長5.4%。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指出,按照上面兩組數據均以不變價格計算,實際上,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為3.96%,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萎縮了0.3%(-0.3%),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僅增長1.7%,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可以說,數據是一塌糊塗,中國統計局數據兌水越來越無所顧忌了。

不過,中國的經濟數據歷來存在水分,這得到官方和官媒的證實,包括中國前總理李克強也不信任中國經濟數據。

李克強的名字曾被命名一項衡量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克強指數」,該概念最早由英國政經雜誌《經濟學人》於2010年提出。包括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組成,比重分別佔40%、25%及35%。源於李克強在2007年任職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時,認為當地經濟狀況的數據有人為修改痕跡,李克強告訴來訪的美國駐華大使,他更喜歡通過三個指標來追蹤經濟動向: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以擠掉統計數字的水分。而中國的GDP數字是人造的不可靠,僅供參考。

出口下降 消費低迷 經濟前景更加不確定

中國的出口歷來是經濟增長的槓桿,對就業有直接影響。4月12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3月單月,中國進出口總值5008.1億美元,同比下降5.1%。其中,出口2796.8億美元,同比下降7.5%;進口2211.3億美元,同比下降1.9%。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日前將中國的主權信用前景下調至負面,稱「經濟前景更加不確定」,導致中國公共財政風險增加。

北京當局去年取消「清零」防疫政策後,人們期待已久的經濟反彈是短暫的,並很快失去了動力。在此不確定的背景下,家庭和企業的信心低迷尤其阻礙了復甦,這對消費不利。外界關注到中國民眾消費力下降問題,包括CNN、《華爾街日報》及彭博社都報導了中國民眾人均消費出現縮減跡象。

中國經濟處於通縮(通貨緊縮)狀態,雖然價格下跌對於購買力來說似乎是件好事,但通貨緊縮對經濟構成威脅,因為消費者傾向於推遲購買,希望價格進一步下跌。由於需求不足,公司被迫減少產量並同意新的折扣來出售庫存。

除了消費低迷之外,中國的經濟活動還受到房地產危機、年輕人高失業率以及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這些因素都影響了對中國商品的需求,進而影響了工廠活動。

金融信息提供商穆迪分析公司分析師Heron Lim告訴法新社,儘管工業生產方面有所改善,但「內需不足仍然是增長的阻礙」。

復甦情況各不相同,服務業等行業受益於顧客回歸餐館、交通和旅遊場所。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投資銀行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強調,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在不斷發展。但由於國內和國際需求疲軟,其它行業(特別是工業)仍在苦苦掙扎。

與美國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某些西方國家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或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的願望,這些也都對中國經濟不利。

房地產還未觸底

此外,前所未有的房地產危機和大型集團(恆大、碧桂園、萬科等)的受挫,加劇了人們對這個長期佔中國GDP四分之一以上的行業的不信任。國際金融研究所(IIF)分析師吉恩.馬(Gene Ma)強調:「購房者仍然非常猶豫。」尤其是每平方米價格的下降,讓人們失去了購房興趣。

4月以來最令人矚目的房地產新聞是中國龍頭房企萬科陷入困境。不同於恆大,萬科是中國房企中的「好學生」,很早就預判風險,降低槓桿率,在寒潮來襲時沒有倒下。但持續的市場低迷,讓這家企業也開始求生。

3月28日,萬科發布2023年報顯示,去年淨利潤121.6億元,同比2022年的226.9億元下降了105.3億元,降幅46.4%。在利潤大幅減少的情況下,萬科集團管理層已集體降薪。

安邦智庫報告分析稱,「萬科、金地等‘優質’房企再次面臨‘爆雷’危機,碧桂園、恆大等出險房企‘躺平’的情況下,市場的出清還遠未實現。」這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市場不僅軟著陸的「春天」未到,供需失衡的寒冬也遠沒有過去。對於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的長期性需要有充足的準備。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3月在一場媒體會上表示,短期房地產市場還是面臨一定風險,瑞銀預測在上半年開工和銷售面積還會出現下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