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新能源汽車搶灘 歐洲傳統車企面臨變局

 2023-07-22 19: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23年7月22日訊】近期在國際市場走弱,中國出口下滑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出口逆勢上揚,新能源汽車開始搶佔國際市場。新能源汽車出口快速攀升,在中國汽車出口的重要核心增長力量。繼中國鋰電池廠商在歐洲投資建廠後,有報導指中國國企上汽集團計畫在歐洲建設新能源汽車工廠。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危機,歐盟已確定到2035年全面停止銷售非零碳排放的新燃油汽車,歐洲國家主要車企陸續推出電動汽車轉型計畫。燃油汽車退市將引發汽車行業生態的巨大變革,同時也將對傳統汽車行業及相關產業鏈的就業人口產生衝擊。

近年來,中國車企紛紛出海搶佔國際市場,一些品牌在歐洲國家已經佔有一席之地。歐洲寬鬆的市場准入條件給了中國電動汽車難得的機遇,美國對中國製造的汽車收取27.5%的關稅,而歐洲經濟區的稅率僅為10%。

國際能源署統計顯示,2022年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中,有16%是從中國進口。中國汽車出口總量在2022年突破300萬輛大關,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量達107萬輛,同比增長58.1%,超越日本和德國,成為世界出口汽車最多的國家。

中國電動汽車登陸歐洲

中國官方長期以來對新能源汽車發放購置補貼,該補貼政策在2022年底退場。中國官方的財政補貼對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中國新能源車產銷量近8年來居世界首位,中國國內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比亞迪、小鵬、蔚來等中國品牌開始走向歐洲市場,很多車型在歐洲高於中國國內售價,不過由於歐洲消費者具有較強的購買力,中國電動汽車佔據了一定市場份額。近期中國國內電動汽車市場增速有所放緩,中國電動汽車品牌走向國際市場勢頭不減,2022年在歐洲範圍內,比利時、英國和德國是前三大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目的地。

作為世界新能源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挪威消費者購置電動汽車無需繳納購置稅和排放費,購買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同樣享受稅收優惠待遇,因此挪威是中國車企進入歐洲市場的首選。截至2022年,新能源汽車在挪威滲透率高達87.8%,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基本實現了電動化目標。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ía-Herrero)表示,中國電動汽車進入歐洲市場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補貼和生產能力:「中國電動汽車大舉進入歐洲市場,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這些車輛是接受補貼的,價格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另外他們確實有非常先進的生產能力,中國在生產電動汽車的成熟模式出於領先地位。這基本上幫助他們擁有高效的產能和較低的成本,但實事求是來說,這些產品也是有補貼的。」

艾西亞介紹說,歐洲在可再生能源產業所需的太陽能電視板、風力發電機等設備大量從中國進口,歐洲的貿易逆差在2021和2022年增長,很大程度上與進口可再生能源所需設備和電動汽車輛有關。艾西亞認為,如果不採取措施,這種情況很可能將繼續下去,例如法國總統馬克龍就有反傾銷調查的想法,此外還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對碳強度產品徵收關稅,這些情況未來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中國政策分析師格雷戈爾·塞巴斯蒂安(Gregor Sebastian)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在價格上對歐洲消費者更具吸引力,同時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也在利用歐洲本土製造商產能不足,需要排隊等待數月交付的劣勢。「中國製造商進入歐洲市場的影響可能相當大,中國電動汽車會加劇歐洲製造商之間價格和技術的競爭,消費者將有更多選擇,也會潛在促進產業的創新和提升。」

當前歐洲的能源轉型和晶元製造領域大量依靠來自中國的產品,由於電動汽車所需電池需從中國採購,因此歐洲車企的新能源車輛產能有限。另外,中國最近對鎵鍺兩種稀土礦物實施出口管制,這兩種稀土元素是晶元製造的關鍵材料。據統計,2022年中國稀土產量佔全球比重達70%以上。歐洲各國正在制定措施調整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的過度依賴,但調整產業鏈尚需時日。

未來挑戰及疑慮

福特公司的SEO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摩根斯坦利舉辦的一場金融峰會上表示,他們將中國公司視為主要競爭者,而不是通用或者豐田。歐洲國家對於中國電動汽車不斷上升的市場份額表現出了憂慮,而歐洲傳統汽車廠商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上只佔很小的比例。

格雷戈爾·塞巴斯蒂安(Gregor Sebastian)認為,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在歐洲設廠,本地生產電動汽車,首要的問題就是建立品牌認可度,獲得歐洲消費者的信任,包括品牌形象、良好的售後服務等等。格雷戈爾·塞巴斯蒂安支持,只有少量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廠商在財務上有能力在歐洲建廠,很多中國廠商持續打價格戰造成虧損。然而歐洲車企也必須面對中國的競爭壓力。「歐洲傳統製造商面對適應快速變化的電動汽車市場挑戰,他們必須投資研發活動,與中國廠商在技術、價格、產品選擇上競爭。歐洲製造商也要面對產品線和供應鏈的轉變,滿足對電動汽車的需求。」

特斯拉電動汽車在中國國內被質疑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特斯拉汽車在車身安裝有攝像頭、感測器等裝置,通過視覺演算法處理感測器數據,以自動減速、避開障礙物,中國當局擔心特斯拉可能將收集的數據傳回美國,因而禁止特斯拉駛入政府機關、軍隊和重要國企等場所。

美國運輸部長彼得·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本週表示了對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對國家安全威脅的擔憂。亦有議員要求調查在美國使用的中國自動駕駛技術以及美國如何採取限制措施。在歐洲有類似的討論,認為自動駕駛技術的攝像頭和感測器可以蒐集基礎設施的數據並將數據傳回中國。

未來車載軟體及自動駕駛技術將面臨涉及數據、隱私、演算法等高度敏感的問題。格雷戈爾·塞巴斯蒂安表示,由於汽車越來越依靠數據支持,對於隱私和國家安全有額外的考慮,中國製造商必須對當局和消費者表示,他們蒐集的數據是有限的,不會傳往中國。這一議題讓人聯想到中國社交媒體抖音在美國面臨的挑戰。

一些中國媒體的報導中已經表現出對歐洲國家對本國汽車行業採取保護性措施的擔憂。同時有報導指,中國的汽車晶元製造高度依賴國外,已有車企因為晶元短缺而影響到產品交付。與自動駕駛汽車性能密切相關的大算力晶元自給自足將成為「卡脖子」的難題。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