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僧拾得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神僧傳・卷第六》記載了拾得的故事,甚是有趣。提及拾得,世人多聯想到跟拾得一同隱居在天臺山國清寺、一起被稱為「國清三隱」的寒山、豐干。傳說豐干為彌陀化身,寒山為文殊菩薩化身、拾得則是普賢菩薩化身,號稱「三聖」。
清代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拾得為和聖、合聖,民間稱拾得與寒山二禪師為「和合二仙」,這兩位遊戲世間的神僧,在民間多以童子面貌示人,如同兄弟般。他倆亦象徵著相親相愛、情深義重,同時表示了祥和、圓滿之意。
寒山、拾得雖然像是一對活寶,卻也展現不少怪異趣事。當然,他二人的言行往往發人深省。在諸多禪畫畫題中,寒山多半是以有髮形象出現,有時會拿著卷軸,拾得則往往手持掃帚。這裡主要為大家介紹拾得的故事。
根據《神僧傳・卷第六》記載,拾得,是豐干禪師在赤城道邊撿到的,後來被帶到了國清寺,並告訴典座僧:「或許會有人來尋找他。」可是,到了最後都沒有人來尋找拾得。於是,拾得便在國清寺中慢慢長大。
一日,僧人靈熠忽見拾得登上佛座跟佛像對望著,甚至旁若無人地大笑了起來。寺裡僧人不解,遂將拾得給趕走,並讓他從此以後都待在廚房洗刷碗器、將吃剩下殘渣通通裝到竹筒裡,再讓寒山背著竹筒帶走。
後來,拾得又進入了護伽藍神廟做事,當時食物殘渣都被鳥兒取去。拾得見狀,便使用錫杖擊打土地二、三下,並接著說道:「汝食不能護,安護伽藍乎?」當天晚上,全寺的僧人都夢到了土地神來託夢。土地神在夢中說道:「拾得打我」。隔天,諸位僧人都在談論自己昨晚所作的夢境。這時,眾人才驚覺,原來大家的夢境都是一樣的。頓時,大家都明白了:拾得絕非尋常人。
拾得後來又在寺裡的田莊放牛。當寺中的僧人在集會聽法時,拾得會驅趕著牛群來到堂前,並倚門撫掌笑說:「悠悠者聚頭。」首座僧人當時對拾得斥喝道:「瘋癲之人為何如此喧囂,阻礙說戒?」拾得回說:「我不放牛了,這群牛多是這寺廟的知僧事人。」拾得隨後又呼喚著死去僧人的法號,牛居然各自應聲而過,驚呆了在場所有人。眾僧開始追悔過去的所作所為,並感謝菩薩顯神跡來度眾人。
關於拾得的神奇趣事當然不只這一些,就算是講述同一事,說法也不同。
民間流傳廚房中的食物每日都有烏鴉飛來偷吃,搞得一片狼藉。拾得有次拿起一根棍子前往伽藍殿,打了護法神兩下,並說道:「你們接受出家人的供養,守護著佛寺清淨道場,卻又不管理寺裡的事情,導致廚房食物都被烏鴉給吃了,這樣如何當得起護法之職呢?!」
那天夜裡,全寺的僧人都夢見了護法神,並被告知說拾得打了他們(護法神)。次日,僧眾前往伽藍殿查看,果真看見護法神的身上留有被杖打的痕跡。
民間還流傳拾得在天臺寺時,會自言自語說著:「我有一顆明珠,埋在暗中,可惜沒有人能夠識別!」眾人聽見這話,都笑拾得實在是癡狂,至於身為拾得好友、也在廚房做雜役的寒山,同樣被視為瘋瘋顛顛,跟拾得著實是情投意合的一對兄弟。
提及拾得,想必許多人立即聯想到一段著名對話,這也是絕對不可被忽略的金玉良言。
某日,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答覆:「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切勿因對話簡短而輕忽其中道理。人生在世,遇上不如意事可謂俯拾即是,若每件事情都要去計較,絕對難以活得舒心,不妨學習拾得提及的忍讓、忽視等作法,或許忍著避著就自個兒生出一套應對道理,或許不一會兒即能看開,屆時抑鬱之感將逐一消除,天地依舊廣闊,日子依然光亮著過。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