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許多人都知道,古人已經開始使用香,甚至成為文人雅士的最愛,在古時生活多方面都可見香的存在,而古人的熏香、配香、調香等等傳統方式均涵蓋複雜又精細的程序和意涵。中國的「香」文化,擁有非常豐富的內涵,故有論調提及中國歷史有一大半是香熏染出來的,這也是香文化被推崇為「香道」之因。
其實,在春秋戰國時代,古人就有在室内薰香的習慣,但主要是為了辟瘟、驅邪、除穢、去臭。最早時候是用於諸侯王的朝儀,當時的宮室、朝堂都會焚香。此外,先秦時期的百姓佩戴香草的習俗亦延續迄今。
關於以香氣驅除毒蟲及毒氣,南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有載:「端午四民踏百草,採艾以為人,懸之戶上,禳毒氣」。到了端午節這天,百姓習慣懸掛艾草或配戴香囊,欲達到驅蟲殺菌、祓除毒氣之功效。
到了秦漢時代,來自域外的香料屬於昂貴的舶來品,成為權貴的身分象徵,因此以香「熏衣」成為王公貴族的禮儀與潮流。在漢代還出現了專業的焚香爐。《御定淵鑑類函‧卷十九‧歲時部八‧七月七日三》有載:「太液池西有漢武帝曝衣樓,七月七日宫人出衣曝之。」曝衣樓即是指設置於漢宫裡專門為帝后香熏烘烤衣被之場所。唐代詩人沈佺期的《七夕曝衣篇》亦有言:「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
此外,漢代皇后居住的宮殿,就是以花椒一類的香料和泥來塗抹牆壁的,這也是皇后宮殿最早為何會稱為「椒房」或「椒室」的原因。之所以使用花椒,主要是取其芬芳、溫暖之意,加上多籽的花椒象徵著祈求繁衍多子之意,而花椒亦具良效,像《詩經‧周頌‧載芟》中所載的「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就在說明花椒的香氣能使人長壽安康。
關於焚香熏衣,明代周嘉冑的《香乘‧卷十一‧曝衣焚香》有載:「元載妻韞秀,安置閒院,忽因天晴之景,以青紫絲絛四十條,各長三十丈,皆施羅紈綺繡之服。每條絛下排金銀爐二十枚,皆焚異香,香至其服,乃命諸親戚西院閒步。韞秀問是何物?侍婢對曰:今日相公與夫人曬曝衣服。」綜觀諸多歷史紀錄來看,古人焚香熏衣的奢豪程度,令人難以想像。
其實,古代的焚香熏衣,應等同於今人所知悉的日常焚香,但透過相關紀錄,可知古人當時焚香的心境與應用場合為何,像唐代蘇鶚的筆記小說《杜陽雜編‧第二卷》所載的「上好食蛤蜊,一日左右方盈盤而進,中有擘之不裂者。上疑其異,乃焚香祝之」,或是宋代大文豪蘇軾在《一月二十九日斗首》中寫的「酒醒夢回春盡日,閉門隱几坐燒香」,或是明代陳繼儒在《太平清話‧卷二》中所言的「凡焚香、試茶、洗硯、鼓琴、校書、候月、聽雨、澆花、高臥、堪方、經行、對畫、漱泉、支杖、禮佛、嘗酒、晏坐、看山、臨帖、刻竹、餵鶴、翻經,右皆一人獨享之樂。」。
雖然古人焚香的過程相當繁瑣,像連焚香都需淨手,甚至是很講究味道,但在注重每一個步驟的同時,可看出古人對裊裊香氣的喜好,以及焚香背後所欲達到「淨」與「靜」的境界。這也是為什麼有論者評價古人的生活是處處離不開香的原因。換言之,古人不只祭祀慶典時會需要點香來敬奉神明,連日常起居坐臥的環境都需要香氣縈繞,甚至在走出家門後,身上穿的衣物也是充盈著香氣的。
宋代的包拯畫像,上有明初宋濂題跋,今藏於美國Freer Gallery of Art。(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那麼,香文化又是如何跟包青天產生聯繫的呢?難道包拯也喜歡用香?
眾所周知,電視劇「包青天」中赫赫有名的「包拯」,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號以正直聞名的影視人物其實是同時融合了北宋兩位「鐵面無私」的官員——包拯與趙抃的形象。
一提及剛直如鐵的官員會過著怎樣的生活,大家都會覺得理應是辛勤工作、一成不變、日日單調,缺乏趣味的生活。非也!非也!宋代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有載:「趙清獻公好焚香,尤喜薰衣。所居既去,輒數月香不滅。衣未嘗置於籠,爲一大焙,方五六尺,設薰爐其下,常不絕煙,每解衣投其間。」這一段紀錄,說得是趙抃喜好焚香,縱使他搬遷離開,先前居住的家不只充滿了香氣,還能維持好幾個月香味不退。而趙抃不會將衣服置放在衣籠中,反倒是放在一種加熱使乾燥的架子上,並在架子下方設置薰爐。趙抃時常焚香薰衣,每回脫下的衣服便會放在架子上。
古人講究「天人合一」,重視與天的溝通。圖為天壇。(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有論者認為,趙抃此舉不只是喜歡薰香,更達到深刻的「通天」意義。自古以來民間一直存在「香是溝通神靈的橋樑」之說,而對古人而言,高溫及氣味往上升,確實代表了人與天的溝通,《禮記‧祭法》中也有相關記載:「燔柴於泰壇,祭天也。」古人亦言:「謂積薪於壇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氣達於天也。」
對趙抃而言,經過了焚香薰衣這一道「淨化」過程後,再向上天禱告,能一再提醒自己做人處世都必須要符合正道,加深必須要做一個潔淨、清廉之人的理念。《宋史‧列傳第七十五‧趙抃》即有載:「日所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於天,不可告,則不敢為也。」
可惜,古今大不同,現代人的住家中再沒有設置熏衣樓,亦不似古人那般焚香熏衣,想要整身香噴噴,只消噴灑上幾滴香水即足矣!不過,近幾年也曾流行焚香,有意模仿古人雅致之人,不妨一試,學習學習古人的生活樂趣。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