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腸壽」才能長壽 教你如何保護腸道(組圖)

 2022-01-05 18: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男人正在吃麵
保護腸道,細嚼慢咽,對消化來說,至關重要。

腸道年輕,人更長壽,人體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大腸,腸道健康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只有腸道健康年輕,人才更健康,更長壽!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擔負了人體大部分的排毒任務。在排毒的同時,它還擔負起抵禦疫病的重任。而腸道也是有年齡的,一旦腸道老化,其保護作用失效,各種疾病也會接踵而至。但經過醫學界研究發現,腸道「老齡化」的狀況並非不可逆轉。

腸道不健康的表現

1、便秘

腸道負責將身體的垃圾毒素排出體外,腸道不健康,腸道裡的毒素堆積較多,導致腸道蠕動力變差,這樣就無法將糞便正常排出體外,導致排便受阻,從而引起便秘。

2、腹瀉

健康的腸道,腸道的蠕動一定是正常有序的,腸道蠕動差會引起便秘,而腸道蠕動如果太劇烈則會引起腹瀉。吃了冰鎮或者一些不乾淨的食物,腸道很容易出現腹瀉。

3、口臭

當腸道的毒素聚集過多時,這些毒素由於無法通過腸道排出體外,腸道細菌腐爛的味道只能通過口腔排出,引起口臭。如果在刷完牙之後發現還是有口臭的味道存在,那麼說明是腸道出了問題,而不是口腔疾病引起的,這個時候就該好好調理腸道健康了。

長期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會給腸道「添亂」,引發腸道疾病。

危害腸道的飲食壞習慣

1、太油膩

油炸食物
長期高油、高脂飲食,吃太多肉,會導致腸道產生的毒素增加。

長期高油、高脂飲食,吃太多肉,植物類食物吃得少,會導致腸道產生的毒素增加,保護能力下降,人體免疫系統就會介入,身體開始「發炎」。

2、太刺激

酒、過濃咖啡及茶水等刺激性飲料、過於辛辣的食物等都會刺激腸道,引起胃腸黏膜損傷,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吃鹽過多,容易使胃腸道內形成高滲透壓環境,使腸道內水分無法被吸收,從而引起腹瀉等腸道問題。

3、太精細

飲食
現代人吃得越來越精細,膳食纖維攝入普遍不足,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現代人吃得越來越精細,膳食纖維攝入普遍不足。如果膳食纖維長期過少,腸道動力不足,不僅排便速度慢,還導致有益菌缺乏繁殖所需的「糧食」,大大增加患腸癌的可能。其實,便秘時除了膳食纖維之外,還需要水分幫助糞便膨脹,才能對腸道產生刺激。身體越缺水,糞便越乾燥,便秘越嚴重。

日常採取正確的腸道養護措施,可以顯著提升腸道益生菌群的活力,延緩衰老,進而遠離各種潛在的腸道疾病威脅,人也就容易活得更久更健康。

4個方法保持「腸壽

1、讓腸道休息

在兩餐間,需要給腸道提供足夠的時間休整,從而讓它為下一次工作儲備能量。

兩餐間隔太長或太短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影響食慾和消化。兩餐間隔4~6小時比較合適。

此外,睡覺之前也不吃太多東西,以免給腸道增加負擔,打擾腸胃休息。

2、細嚼慢咽

充分咀嚼對消化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會通過食物的味道發送信號到胃腸,告訴它們有哪些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正在路上,讓腸道準備好合適的酶來迎接並分解它們。

這一過程,不僅僅是為了從食物中吸取營養,還是為了確保食物不在原地停留,以免這些滯留的食物腐爛後產生氣體,並導致便秘、腹瀉和食物不耐症等麻煩。

3、堅持運動

堅持適量的運動鍛鍊,還能促進腸道蠕動,以加速排便,延緩腸道老化。中老年人可以每天抽一小時鍛鍊身體,如慢跑、健走、練氣功等。

4、晨起喝杯水

每天清晨起床後喝一杯溫開水,以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清潔腸道。

腸道最喜歡的4種食物

腸道健康至關重要,下面這4種食物就是腸道最喜歡的了。建議在日常飲食中,可適當加入以下食物進行調理腸道。

1、花生

中醫認為,花生入脾經,有養胃醒脾、滑腸潤燥的作用,可以強健腸道。

2、海帶

海帶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在人體腸道中好比是「清道夫」,能夠及時地清除腸道內的廢物和毒素。因此,海帶可以有效防止直腸癌和便秘的發生。

3、黑木耳

黑木耳富含膠質,有助於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和聚集並排出體外,清滌胃腸,效果特別好。

4、酸奶

酸奶中的益生菌,能促進人體腸道菌群的和諧、平衡,及將有毒、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協助腸道抵抗有害菌。

責任編輯: 蓮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