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應韓國首爾一學者之邀,去他家鑑定他收藏的一幅中國畫。當我告訴那位學者他家客廳的那張吳昌碩的畫的價值之後,我隱約感到他家還可能藏有名畫。就掃了他的客廳一眼,看到在客廳的一個角落裡,有一堆書報紙張堆在一起,就問他,那一堆東西裡有無好的中國畫,他說,那是一堆準備丟棄的廢品,可能沒有。我說,我能看一下嗎?他說,當然可以。然後我就去看,從廢品堆中發現了一幅筆勢縱橫的寫意畫竹,畫中帶有一股獨特的文人氣息,遒勁質樸、老辣酣暢,再看落款為「白龍山人」,原來是一副王一亭的精品。
王震(1867年——1938年),字一亭,號白龍山人、梅花館主、海雲山主等,浙江吳興人。清末民初著名畫家、實業家、慈善家。在民國初期的畫壇上,師法吳昌碩已成風氣,以至出現了吳昌碩流派,王一享就是其中最有成就的畫家之一。他早期曾得徐小倉指點,後來結識吳昌碩,拜吳為師。他的繪畫風格,28到46歲受任伯年影響;46歲以後由任氏風格轉向吳昌碩,得吳氏大筆如橡的神髓;晚年個人風格臻於成熟。他在50歲以後,幾乎每天畫佛像一幅,題詩也多取自佛經。
王一亭稱得上是一位全能畫家。人物、花鳥、山水俱佳,尤長於佛像。就這一點講,他繪畫比吳昌碩的路子更寬更廣。他勤研梁楷、老蓮、八大,將任伯年的清新飄逸和吳昌碩的沉雄凝重,融入自己的畫作中,千錘百煉,融會貫通,終成自家面目。他的作品外表粗疏而內蘊渾厚,構思布局新穎別緻,奔放處見工整,精微處有氣魄。既具太岳之雄,又不失匡廬美秀;有河出潼關之勢,又不乏江流曲折之姿。氣能震驚四筵,韻以閑適獨座。他的畫風影響後人,開啟來者,無可否認,在中國近代藝術史上,王一亭確實是海上藝壇一位巨擘。
王一亭既是著名畫家,又是實業家、慈善家。這樣的多重身份可謂罕見。他善於經營和精通金融,中華民國時期,曾兩次任上海總商會主席,在船務、銀行、企業、辦廠方面多有建樹。先後出任上海軍政府商務總長、華商電氣公司董事、中華銀行董事等,家產豐厚。
同時王一亭是虔誠的佛教徒,是服應蔣太夫人的教導,誠心仁厚,秉性慈祥。王一亭熱衷公益事業,凡屬慈善之事,無分國籍,總是爭先恐後首倡贊助,無不悉力以赴。在上海創辦孤兒院、殘廢院、習藝工廠等救濟機構,廣結善緣。國內外遇有突發的天災人禍,都必盡力奔走呼號籌募拯恤,勞瘁不辭。1920年,大江南北水旱交替,災民達千萬人,王一亭參與主持的中華慈善團及時設立了湘陝閩浙籌賑處,組織上海各界救濟災區。1921年夏,連續不斷的暴雨,使蘇浙皖成了一片澤國,王一亭緊急動員,出任賑務主任投身救災。
王一亭的這幅作品應該畫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是其藝術風格比較完善成熟期的作品。與吳昌碩的交往和學習,使他受到了「直以書法演畫法」的書畫同源觀念與融金石書畫於一體的大寫意畫風影響,此時王震的繪畫創作因此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畫風由以前的秀逸俊朗轉為粗獷渾厚,個人風格也漸漸鮮明、突出。在這幅畫中,用長短不一、錯落有緻的竹子組合使得畫面具有裝飾意味。作者筆下竹竿排列很有意味,成組排列,長短不一,顯得既整體又有變化。竹葉則以書法入畫,融篆、隸筆法,染以澹石綠,高古樸拙,趣味橫生。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王一亭又組織賑災,並墊募大批大米、麵粉船運日本神戶。那個時代,能組織這麼大規模的民間賑災活動,慈善家實至名歸,現在的日本人也稱對他的「恩義永遠不忘記」。但是,1937年11月,日寇入侵上海後,逼其出任偽職,王一亭堅辭不就,決不與侵略者合作。他不顧自己年邁體弱,毅然拋家別業遠避香港,體現了可貴的民族氣節和高潔的文人風骨。
有這樣品格高潔的畫家令人心生敬意,正如所說,人品即畫品,王一亭有這樣高潔人品,才能畫出那麼多好的傳世之作。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