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無需抱怨,一切自有安排。(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生活中,抱怨完全是一種負面情緒,是十足的負面能量。
事實上,人與人之間,如果開始抱怨,那麼兩個人的關係就岌岌可危了,親人、朋友、同事之間,無不如此。
抱怨最可怕的地方在於,抱怨能矇蔽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不到自身的缺點。抱怨就是把錯誤歸結到別人、歸因到事情本身上的一種惡習,它讓我們忽略了我們自身的過失和不足。
可以說,抱怨是一場可怕的自我欺騙。喜歡抱怨的人,一定是懦弱的,不敢自己承擔,卻將責任推給生活和別人,自欺欺人,活的痛苦、卑微。通過抱怨,我們只看到別人的錯誤,卻掩蓋了自身的過失和錯誤,從而使自己越陷越深。
抱怨是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越無能的人越抱怨,越抱怨的人越窮,越窮的人越是發牢騷,越發牢騷越喜歡找藉口,藉口越多越推卸責任,越推卸責任越無能。
曾國藩的一生可以說比較順遂,功成名就。但他的弟弟,情況就不那麼好。他的四弟、六弟,都是花錢買的監生,九弟、和最小的弟弟,雖然考取秀才,但也止步於此。這四個弟弟比較抑鬱,於是多有牢騷之語。
曾國藩的六弟曾國華在寫作方面的天賦很高,曾國藩一直期許他能夠憑藉文章考取功名,做一番事業。
曾國華也很自信,但在科舉考場上,卻屢屢失利。這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打擊,曾經志向高遠的翩翩少年,卻在科舉之路上屢屢碰壁,他的心態一落千丈,整日喋喋不休地抱怨。
曾國華抱怨考官沒有眼光,看不懂自己的文章;他甚至抱怨自己的妻子,沒有管好自己,導致自己沒有盡全力讀書。但始終沒找自己身上的原因。
曾國藩得知後,在寫給曾國華的家書中,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頓。曾國藩毫不留情地說:「你考不上,完全是因為你沒有努力、自暴自棄,怪得了誰?你有什麼資格抱怨!」
在曾國藩看來,抱怨太多是沒有出息的表現,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抱怨不休的人,是不可能有出息的。
曾國藩說:牢騷太甚者,其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
牢騷太重的人,今後的路一定不好走,因為他不會反思自己,不會改進和提升。失敗在所難免。
而他的抱怨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讓人敬而遠之。
《論語.憲問》記載孔子感嘆: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孔子周遊列國,四處碰壁,若喪家之犬,但他始終沒有抱怨過。不怨天,不由人,而知修身立德,完善自我。
成熟的人,懂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就夠了。沒有一種努力會白白浪費,一切自有安排。要相信,只要我們努力了,即便沒有成功,也必然會有另外的收穫。
自己不努力,事情失敗了,還要處處抱怨別人,抱怨事情本身,這種人是最沒有出息的,也是最沒有希望的。
責任編輯: wendy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