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加快落實延遲退休以避免危機更早爆發。(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11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11月20日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預計會有8-10萬億元人民幣的養老金缺口,並且會進一步擴大。中國棄繳社保的人數不斷增多,北京當局加快落實延遲退休以避免危機更早爆發。
11月20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廣州召開「中國壽險業峰會2020暨人身險專委會年會」,併發布《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預測,未來5-10年時間,中國預計會有8-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養老金缺口,這個缺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擴大。中國養老體系當前主要由第一支柱承擔,第二支柱部分補充,第三支柱發展不足。儘管中國資本市場高速發展,但整體市場深度不足,缺乏長線的、機構主導的投資資金。
《報告》認為,從國際經驗來看,對標成熟市場第三支柱養老金改革歷史和經驗,中國養老金在結構特點、市場有效性和政府管控程度上均有提升空間。
中國養老體系三個支柱發展過程:1997年統一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建立第一支柱;2004和2015年分別出臺了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制度,樹立第二支柱;2018年頒布出臺了個人養老金政策,構建第三支柱。
曾經實施的養老金制度雙軌制,也留下巨大隱患。中國養老金「雙軌制」形成於上世紀90年代初,即企業職工參加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養老保險金;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不參加養老保險,退休後也領取養老保險金。
2015年1月14日,中國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這一文件的發布標誌著,多年來不斷遭到詬病的養老金「雙軌制」從制度層面終結了。
另外,中共政府40年來實施計畫生育,導致中青年人口基數大減,造成人口急速高齡化,讓繳納社保(包括失業、醫療、養老、工傷、生育5方面,其中生育保險被並入到醫療保險)的人變少、領養老金的人變多。許多中國青年和壯年人群擔心,自己每月要預先繳納節節高漲的養老金,到自己年老時,也許會領不到應得的養老金,甚至有沒錢可領之憂。因此,中國棄繳社保的人數不斷增多。
今年8月份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的就業人員達到7.76億人,實際參加社保的才不過3.01億人,佔比只有38%。即便是3.01億人,還有20%的人處於停保狀態,也就是說真正繳費的人才2.4億人。
面對步步逼近的危機,北京當局先前不斷放出要把可領養老金的退休年齡提高的風聲。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公布,這份《建議》帶來了有關延遲退休的威廉亚洲官网 信息,那就是「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實施」二字,標誌著延遲退休,從設想變成了現實。
北京當局之所以要推行延遲退休,除了上述因素,另外也因為中國日益加劇的人口老齡化。按照聯合國的標準,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重超過7%,即可認為進入老齡化社會;如果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佔比超過14%,那麼進入了「中度老齡化」社會。而「重度老齡化」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日本,在2019年,65歲及以上老人比重達到28%。
根據中國民政部前不久公布的威廉亚洲官网 預測數據,到「十四五」末期,也就是2025年,中國將邁入「中度老齡化」國家的行列之中。
雖然「十四五」規劃中準備實施延遲退休,但在政策制定和具體落實中如何在消除差異的同時保障公平仍是未知數。
另外「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提出,在2035年之前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在全國範圍內調整養老基金缺口,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有專家指出,此舉只能短期內緩解財政壓力,維護社會穩定,並不能解決長期的社會公平問題,「現在不統籌不行了,威脅到社會穩定了。一些老齡化很嚴重的地區沒有養老金了,沒有養老金大家都不生孩子了,就陷入老齡化和低生育率的惡性循環。」
中國人社部7月21日召開2020年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稱,全年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三項社會保險預計減費1.6萬億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費減收就佔1.5萬億元。
預計今年會有較多省份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大規模的養老金缺口已經出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