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位於印度孟買東北方,在公元前2世紀至9世紀之間被建造,是印度最珍貴也最大的佛教石窟遺址,但是卻在被使用9世紀後突然被廢棄。
直到1819年,海德拉巴邦的藩王招待英國軍官約翰・史密斯一起獵虎,約翰在印度山林河谷追捕老虎,在斷崖上舉槍瞄準對岸上的時侯,老虎在佈滿植物的岩壁上消失不見了。好奇的約翰仔細觀察岩壁,好像看到了一些雕塑,於是他將此事報告了藩王,這才意外在斷崖處發現石窟。
第10窟的岩壁上至今刻著「約翰・史密斯,1819」,據說那隻老虎就是在這裡逃遁的。這個阿旃陀石窟群總長達500公尺,是印度最重要的佛教石窟。石窟群總共由29個洞窟組成,內部有非常豐富的彫刻和壁畫,文化價值極高。
其彫刻和壁畫都是利用天然岩時製成,忠實呈現了過去的信仰、生活狀況,目前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現在已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有大量人潮湧入朝聖。
依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阿旃陀石窟(अजिंठा-वेरूळचीलेणी;Ajinṭhā-verūḷacīleṇī),《大唐西域記・摩訶剌侘國》稱之爲阿折羅伽藍及石窟,是一個位於印度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遺址。
阿旃陀石窟位於德干高原的溫迪亞山脈的上,距離阿金薩(Ajintha)村3.5公里處,在一個林木茂盛的馬蹄形溪谷中。大約建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後7世紀期間建造。石窟始建時,正值阿育王時代。石窟內的壁畫及雕塑被視為是佛教藝術及世界繪畫藝術裡的經典。
根據印度官方考古調查的數字,沿途有29個洞窟,分布在瓦格河(Waghur)河谷南側陡峭的岩壁上,距離河面大約35到110英尺。每個石窟的大小不一,最大可達52英尺。一般是方形的,內部裝飾差別很大,有的簡單有的富麗,有的帶有門廊。
每個石窟都有一個廳堂,在早期部派佛教時期的洞窟裡不一定有佛龕,因為那時洞窟主要用於居住和集會;後期,佛龕常見於後牆,一般塑有說法相(又稱持法輪印)的佛像;在最近期的洞窟裡,兩側的牆上、門廊上、前庭也出現了佛像。洞窟的正面一般都裝飾有彫刻,內牆和天花板則裝飾有壁畫。
石窟主要由舉行佛教儀式的支提(chaitya,塔廟,9,10,19,26,29號窟)與供僧侶修行用的毗訶羅(vihara,精舍、僧房之意)兩種類型,共有29座石窟。一號石窟的釋迦牟尼雕像正面表現沉思、左面表現微笑、後面表現凝視,其拱門及石柱上彫刻有飛天仙女,大廳牆壁繪有五百羅漢像。
過去學者們傾向於將洞窟分為三組,最早的一組洞窟形成於前200年到200年,第二組約為6世紀,而第三組約為7世紀的作品。近來更多的研究將石窟主要分為兩個時期,一是部派佛教時期(9,10,12,13,15A號窟),二是大乘佛教時期。
責任編輯: 傑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