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到底是朱德的扁擔 還是林彪的扁擔?(圖)

 2020-04-08 09:3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朱德到井岡山跟毛澤東會合的宣傳畫。林彪當紅時,畫中人物被篡改為林彪。
1928年,朱德到井岡山跟毛澤東會合的宣傳畫。林彪當紅時,朱德被篡改為林彪。(網絡圖片)

中國大陸小學語文書裡的模範課文——《朱德的扁擔》在50年代出籠,後來時代不同了,改成了《林彪的扁擔》。如今時代又不同了,朱德扁擔上的字也由原來的「朱德記」與時俱進為「朱德扁擔,不准亂拿」,並且經典版上的字是朱德親自寫的,升級版上的字是朱德找人寫的。這真是根神奇的扁擔,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辨別虛構與真實

1950年代,一篇頌揚朱德艱苦樸素精神的文章——《朱德的扁擔》被編入了小學教材。然而,在十多年之後的1967年2月,學生們過完寒假回到學校後發現,同樣一篇課文,已經換成了《林彪的扁擔》。無數的「紅小兵」們又開始在這篇課文中學習林彪的艱苦樸素的精神。

僅僅數年之後,1971年林彪事件發生,教材又悄然換回了《朱德的扁擔》。一根扁擔,就這樣隨著政治風雲變幻而不斷發生換位。這是對常識的褻瀆,還是對現實的嘲諷?

雖然這個故事是出現在語文課本,但從來以課本和老師的話為金科玉律的孩子們,如何去辨別虛構與真實呢?

教材之於一個人的意義,遠不止於普通的書籍。教科書中的內容成為一種先驗的常識和固有的知識框架,而被不假思索地接受下來。由此出發,這些常識成為我們認知這個世界的起點和原點。

然而,一旦常識出現問題,則後續延展的知識無論是在邏輯上,還是在結果上,都會出現偏差。

因此,學者謝詠指出,教科書的編纂,一般來說有國家強制特徵,這是教科書編纂的通則,因為它可以保證知識傳播的國家意志。

而另一方面,教材本身由此面臨著諸多悖反。其一,它試圖提供一種「標準答案」,而這種答案,卻時常隨著人們的認識的深化,或者主流意識形態的變化而變化。其二,作為一種「標準答案」,它無法展現出我們對歷史認知的多元性。另一方面,作為一種高度「濃縮」的規範化知識,它遠不足以展示我們經歷的過去的豐富與多彩。

最危險的 是對真理與良知的麻木

因此,1995年,美國學者詹姆斯・洛溫寫了一本書,名為《老師的謊言——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錯誤》。他在序言中出語驚人:「實際上,歷史是唯一一門讓學生學得越多就愚蠢的學科。」

他發現,「美國人既對自己國家的過去感興趣,卻又飽受著他們中學美國歷史課程的折磨。」那些充斥於課本中的謊言與偏見,有人總結為虛構之說、片面之詞和掩飾之計。而這些,大多來自於沿習已久的認知誤區和基於某些冠冕堂皇理由——最常見的是愛國主義——而有意的修飾。

在《老師的謊言》中,洛溫告訴人們,不必擔心真相會引起混亂;最危險的,是對真理與良知的麻木,以及對思考惰性的習慣。「我們需要培養所有階級、所有種族背景以及不同性別的美國人都能掌握歷史的力量——即用自己關於過去的理解去激勵和證明自己當前的行動。這樣,無論是作為個人還是作為一個國家,美國人都將從歷史中獲得嚴肅的教益。歷史不再只是令人厭倦的『殭屍』」。

那麼,逐漸長大的我們,究竟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去審視那些我們從小到大,認為理所當然的「常識」?

我們能做的,只有回顧常識,回到起點,重新見識歷史豐富多彩的另一面。

責任編輯: 李曉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