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對於中華神傳文化方面的貢獻是非常大的,而他寫的很多詩篇都是站在更高境界看問題。(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唐朝的李白曾經有詩云: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與「流放」的情緣
這首詩的名字叫《早發白帝城》是李白在被流放夜郎國的途中遇赦回返時寫的。根據《新唐書・李白傳》中記載:「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譯成白話: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西梁帝李局第九代孫。他的祖先於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龍「705—707」初年,他的父輩從西域逃回來,客居於巴西,即今四川江油)。李白的一生也是不得志,也被流放過。從以上記載我們可以看出李白與「流放」二字還是很有緣份的。
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記載了李白讓唐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的事情。這段故事在明朝馮夢龍的筆下(《警世通言》中「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就被演繹成李白因為東北的渤海國呈上一份國書,而滿朝文武無人能識,而李白為了壓制渤海國使臣的囂張氣焰,讓貴妃捧墨,高力士脫靴,然而正因為如此,李白隨後也被排擠出京城,四處周遊,後來因為受別人的事情受到了牽連,而被朝廷流放,在途中被赦免。
李白的一生不得志,但他依舊保持那種本性的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李白的一生雖然不得志,但在這份壓抑和苦難中,他依舊保持那種本性的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寫下了太多的千古名篇。晚年時也許對人生看得更透徹,喜歡參悟「黃老」(道家、修道)方面的學問。
貢獻巨大的謫仙人
李白對於中華神傳文化方面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他被人稱作「謫仙」,自稱「青蓮居士」。他寫的很多詩篇都是站在更高境界看問題。而不是我們能用簡單的用比喻、修辭之類的說法能帶過的。為什麼人們常說:「李白斗酒詩百篇」?
修行人都明白,當李白用酒將主意識麻醉之後,副意識開始起作用。而且因為李白是上天有意安排其在人間起到在文化上的某一方面引領作用的。所以他才會在酒後寫出那麼多的清麗華章。
咱們前文說了李白與流放很有緣份,其實在歷史上很多很有名氣的人(例如蘇東坡)也是被流放過的。他們在被流放的過程中,身心雖然受到很大的傷害,但是那種高貴的靈魂卻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熔煉和升騰。李白遇赦寫下《早發白帝城》,蘇東坡在流放黃州時寫下《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這些都被後人當作瑰寶一直傳頌著。其實後人很多時候願意吟詠這些詩詞歌賦,但往往忽略了作者遭受苦難時能寫出這些詩詞的心路的歷程。
中亞的碎葉被稱作李白的故鄉,流放與李白的一生息息相關,因為生命高潔,不容於流俗只好寄情於山水,正因為這樣才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也許正因為李白有著這樣的狂放不羈,明朝馮夢龍才把與東北的渤海國緣份跟李白「牽」上。(因為此事不見正史,只見故事傳說中,所以牽字加上了引號。)帶著中亞西域的因素連上中土的山水,並接上東北的緣份,以及他「謫仙」的身份與修行向道的愛好等等,這一連串因素都聚集在李白一人身上,讓其用那秀口吐出半個盛唐(化用台灣余光中的詩句),在讓後世的人們在吟詠他的詩句時,不經意的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從而得到啟迪。
責任編輯: 淡然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