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也是現存最大的宮殿。(圖片來源:shizhao/維基百科)
故宮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也是現存最大的宮殿。明清兩代集五百年全力建造,終成人類的瑰寶。很多人曾去到故宮遊覽,但匆匆而過,很多細節未必注意到。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小夥伴們是不是蠢蠢欲動要出來旅行撒歡了呢?如果你有遊覽故宮的計劃,那麼小編先奉上遊覽故宮導遊很少會講到的五個細節。
一、故宮現存中國最大的古代自鳴鐘
在明朝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曾帶來自鳴鐘。自鳴鐘是一種能按時自擊,以報告時刻的鐘。但到了嘉慶二年,乾清宮失火,自鳴鐘被燒毀。時隔一年,嘉慶決定自主製造自鳴鐘,模板就是原來那座鐘,高近六米,是中國最大的古代座鐘,現存在交泰殿中。這座鐘很厲害,當時清廷和整個國家都以這座鐘時間為基準,上朝的大臣們即使帶著自己的懷錶也要根據大座鐘校準時間。
據史料記載,這座鐘「數十年,無少差。」分上中下三層,下層為櫃形,背面有兩扇門。中層正面是直徑三尺的錶盤,盤上有時針、分針和秒針,上面有羅馬數字,盤上有玻璃罩。錶盤背面也有兩扇小門,裡面有弦鈕。鍾砣重一百多斤。一時一鳴,一刻一響。上層主要是裝飾,為了保證計時準確,有專人每日登上台階上弦。這座自鳴鐘已經運行二百多年,至今仍然正常走動。
保和殿前的「太平缸」,用來儲水防火。(圖片來源:Adamantios/維基百科)
二、皇帝的書房「三希堂」面積僅4.8平米
我們知道雍正皇帝將辦公和就寢的地方從乾清宮搬到了養心殿,後續皇帝就遵祖制了。到了乾隆一代,將養心殿西暖閣一個小隔間闢為讀書處,改名「三希堂」。
清史專家閻崇年曾經實地測量過,三希堂「東西長210厘米,南北寬228厘米,面積4.8平米,屋子裡一半為炕,面積2.4平米,比一般的雙人床面積還小。
一想到現在很多官員和大老闆動輒大班桌,辦公室還要套間,講究排場面子,而堂堂一國之君,在如此狹小的房間裡讀書寫字,真的是讓人難以想像。
三、故宮裡面一共有多少水缸?為何有的水缸上有刀痕?
故宮建築主體是木質結構,故宮曾屢次發生火災,因此防火是第一要務。明清兩代在故宮的各個地方放置了大小水缸共308口。叫做「太平缸」,用來儲水防火。明代鑄鐵缸,清代升級了,鑄鎏金銅缸。
據史料記載,鎏金銅缸每口約重1696斤,目前存18口,造價不菲,僅缸外覆蓋的黃金就100兩,整隻缸花費超1500兩白銀。八國聯軍見到如此寶貝,無法搬走就用刀將鍍金一刀一刀的刮下來,所以遊客現在看到的大水缸刀痕累累。
四、保和殿前面的大石雕是一整塊巨石,重約200噸,如何安全運輸?
保和殿後階陛中間有一塊雕刻著雲、龍、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們稱之為雲龍石雕。(圖片來源:Gerd Eichmann/維基百科)
保和殿前的雲龍階石,石雕上面,有九條騰飛的巨龍。(圖片來源:d. FUKA /維基百科)
這塊巨石采自北京房山大石窩,毛坯石頭重300噸。距離故宮有上百里,明代沒有起重吊車和運輸工具,如何將300噸的石頭安全運到紫禁城?當時的建造者的確頗費一些腦筋的。
有學者考察,這塊巨石在房山就地雕刻後,重約200噸,運到紫禁城後再安裝。選在冬天運輸,沿路線每隔一里打一眼井,汲水潑地凍上冰後,工匠民夫們,利用冰船,驅使大批騾馬拉拽,使石料在冰道上滑移,緩慢行進,運到工地。
這塊巨石上雕刻著九條蟠龍,行雲流水,氣勢磅礴,是宮中石雕之最。
五、為什麼故宮的烏鴉特別多?坤寧宮院子裡東南「滿洲神杆」是做什麼用的?
故宮一帶古樹多,烏鴉也多,成為一景。這是為什麼呢?相傳努爾哈赤被追兵堵截走投無路時,見路旁有一棵大樹,樹上有個大洞,他急中生智鑽了進去,一群烏鴉落在了樹洞旁。追兵到此後懷疑努爾哈赤藏在樹洞中,但見到大量烏鴉轉念一想絕對不會,努爾哈赤幸運保命。
為了感謝烏鴉的搭救之恩,滿族和清廷將烏鴉奉為神鳥,進行保護並且世代祭祀,長此以往烏鴉在紫禁城周邊越聚越多。坤寧宮院子裡東南至今保留著「滿洲神杆」的基座。滿洲神杆是薩滿教祭祀使用的,家家戶戶東南角都會有,也稱「索羅杆子」。它是祭祀什麼神的呢?就是滿洲的神鳥--烏鴉。神杆上有個木斗,可以裝一些穀物和牲畜下水供烏鴉食用。
責任編輯: 雲淡風清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