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教育沒有萬人爭過獨木橋的現象。(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德國看當地學生,總覺得他們一天到晚就是玩,沒正經讀什麼書,戴眼鏡的兒童鳳毛麟角。跟幾位孩子在讀書的家長聊天得知,小學初中課業很輕,補習班更是聞所未聞。儘管德國高中畢業申請上名校的壓力也不小,但卻沒有「萬人爭過獨木橋」的現象,為何?
原因很簡單:分流,且是心甘情願地分流。
德國學生的分流分兩個階段:
一是「小升初」階段的第一次分流,絕大部分學生就基本確定今後是走早就業還是升學的大致方向;
二是「初升高」階段的,確定是走職業教育還是上大學,根據學生興趣、學業情況和家長、學生的意願而定。
最終的結果是,只有不到一半的中學生選擇上大學;而一半多的中學生會選擇接受職業教育,其中不乏大量成績優異、完全能被大學錄取,卻依然選擇接受職業教育的中學生。比如,2009年巴符州小學畢業生,只有40.2%的學生進入文理中學(目標上大學),34%進入普通中學(實科中學,可雙向選擇),剩下24.6%進入職業預校。
「雙元制」職業教育
德國人崇尚實用主義,讀書是為了就業的想法根深蒂固。德國的許多就業行當裡需要入門證書,正所謂「一證在手,終身不愁」。在德國,大約有350種官方承認的職業執業資格證書,這構成了超過2萬種職業的技術門檻。相比大學通識教育,職業教育往往能實現「職業證書直通車」,其時間短、見效快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德國的年輕人中,差不多3人中就有2人通過職業教育實現就業。這其中,德國特有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功不可沒。
所謂「雙元制」,就是學生一部分時間在職業院校學習、一半以上時間在企業實習工作的職業教育模式。早在1969年,德國就出臺了《職業教育法》,明晰政府、行業協會、職業院校和企業在職業教育與培訓上的職責。後來,德國政府與各行業協會簽訂協議,提出除極個別特殊工廠外,所有企業必須提供各種實習工作崗位,確保有充分的實習崗位來支撐這一體制。
「雙元制」的好處很多。對於學生來說,學以致用,學前即與企業簽訂協議,與就業實現無縫對接,還有實習工資可拿。對於企業和行業協會來說,通過實習,可提前挑選到技術熟練的工人。「雙元制」學制一般為3年至3年半,學業結束後參加全國統一資格考試,拿到國家認可的執業資格證書。「畢業即就業」對許多年輕人和家庭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實際上,「德國製造」和德國「經濟奇蹟」之所以能笑傲世界,就是因為職業教育培養了千千萬萬個崇尚「工匠精神」的技工在支撐。德國之所以有許多工業界的世界級「隱形冠軍」,就是有這些頂尖的技術工人在支撐。
沒有高低貴賤的觀念,均衡就業
有人或許會問,德國職教的這種「雙元制」並不複雜,照搬過去也不難,為何只在德國繁盛發達,換個地方就水土不服呢?原因在於:學模式易,改觀念難,均衡就業更難。
從觀念上來說,在德國,藍領、白領與公務員之間的社會地位沒有高低之分,德國社會一直沒有瞧不起藍領的風氣。在德國,文、匠不分家有著悠久的傳統,絕對沒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歷史羈絆,「師傅」一直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到訪過歌德故居的人們會發現,這位享譽世界的大文豪有一間工作室,裡面擺滿了各種金屬工具,歌德喜歡在寫作之餘製作和修理種種器具。實際上,德國作為西方「紡錘形」社會的典型,技工是中產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社會的主體。正是由於有各行各業平等互尊的觀念,上職校不僅不丟人反而由於就業前景緊俏而讓人羨慕。筆者的一位德國朋友,孩子在德國一所名牌大學讀書,談了個女朋友是普通理髮師,大大方方地向我們隆重介紹,壓根就沒有一點「般配」觀點作祟。
從收入上來說,藍領技工的收入也不落下風。普通公務員的收入可能比不上管道工,高級技工的待遇可能會超過大學教授或醫生。換言之,當你看到一位汽車修理工擁有花園樓房,不要驚訝。
實業經濟發達,產業均衡分布
更重要的是,德國實業經濟發達,產業均衡分布、窮鄉僻壤有企業讓有一技之長的人不需要往大城市跑就能獲得體面的工作。
與法國等世界許多國家將大企業集中於首都和沿海大城市不同的是,德國的東南西北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支柱經濟,11個大都市圈分布在德國各地,解決了國內70%人口的就業。比如大名鼎鼎的貝塔斯曼集團的總部放在一個名為居特斯洛的小鎮,全球化工巨頭巴斯夫總部在路德維希港,大眾、奧迪、歐寳的總部分別在世人不熟悉的沃爾斯堡、因戈爾施塔特和呂瑟爾斯海姆。德國排名前100名的大企業,只有不到5個將總部放在首都柏林。
很明顯,產業平衡分布的好處是方便就業,讓幾萬人小城市、幾千人小城有產業支撐。在家門口上個職業高校就能到世界頂級的企業工作,拿著高薪,環境優美,還有必要擠破頭去申請上大學嗎?更何況,德國大學出名的「嚴出」,學制又長,淘汰率高,到頭來還要考證找工作,何苦呢?
責任編輯: wendy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